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

在大脑结构中,有一个部位名称,是左右大脑半球中间的桥梁,叫胼胝体,这两个字也属于生僻字。咱们汉字当中有一种是形声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和相似的字对比着蒙,但是这俩字,对于多数不认识的人来说,常常蒙错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您可以好好认识认识它。

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1)

胼胝,这俩字儿是什么意思呢?是老茧的意思,也叫茧子。就是手上、脚底磨出来的硬硬的死皮,医学术语叫皮肤角质层增厚!

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2)

茧,最初就是指吐丝的那个茧壳,后来又有老茧的意思。

再考大家一个字,趼,是什么字?是严吗?

嘿,不完全对,有三个读音,盐、燕、和茧,其中这个茧也是老茧的意思。

清代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吴人,代表作是著名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那位大作家,我过去也一直以为他的名字念无言人。但人家的字,原先是茧人,后来改成了足字旁的这个趼人[1]。这下,您明白了正确读音了吧?

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3)

再考您一个字,膙,月字旁,右边是强大的强,这个字念讲。老膙、膙子,还是老茧的意思。

言归正传

胼胝是老茧,咱们也知道,一般都长在手脚上,那为啥会给大脑中的一部分脑组织起名叫胼胝体呢?

我到处找来源,但目前还没找到。苦苦思索半天,可能还得从咱们博大精深有内涵的汉语中寻求答案。

有个成语叫胼手胝足,指的是手脚经常摩擦长了老茧,形容人们辛勤劳动。

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4)

人的大脑左右半球有各自擅长的分工,但请注意,许多任务的执行,是需要调动双侧大脑共同参与的,胼胝体作为双侧大脑中间的桥梁,它本身就是神经纤维,信号在其中来回穿梭,好像在光滑的脑组织摩擦,摩擦。勤劳的脑组织给磨出了老茧,得了,给它起名就叫胼胝体吧!纯属个人瞎猜,请明白人指点。

据说爱因斯坦那么聪明,他的脑组织跟咱们普通人相比,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胼胝体更粗,双侧大脑沟通的纤维更密集[2]。

如果更大胆些,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来说,只要你能积极的训练,你的胼胝体也会慢慢粗壮起来,脑功能更上一层楼。未来属于终身学习者,希望我们相互鼓励,好好学习,共同成长!

咬文嚼字朱光潜行文结构(咬文嚼字胼胝与胼胝体)(5)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吴趼人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吴趼人/1764557?fr=aladdin

[2]华东师大学者揭秘爱因斯坦大脑:大脑胼胝体整体显著厚于同龄人

https://www.yuge.com/news/getNewsById/4655.ht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