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小石潭记最后一段(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之《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柳宗元小石潭记最后一段?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柳宗元小石潭记最后一段(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小石潭记最后一段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之《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再向西一百二十步,柳宗元的游览路线,到目前为止一直是由东向西的,隔着茂密的竹林,能够听到流水的声音,声音清脆悦耳,好像玉佩、玉环撞击的声音,我内心深处由衷地喜欢它。《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段,王熙凤人还没有到,笑声先到了,先声夺人,人物的性格一下子就出来了。这里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需要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可见林之密,竹之粗。其一,可见在竹林长起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进去过里边,其二,作者对流水声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不惜伐竹取道。小石潭终于出场,水特别清、特别凉,在见识过钴鉧潭后,还有这样的感觉,还用了一个“尤”字,了不得!潭底是一块完整的石头,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卷曲起来,露出了水面,形成了“坻”、“屿”、“嵁”、“岩”,这四个字其实都差不多,都可以理解为小岛,这就可以看出古人用字的精细处,“坻”强调比较高,“屿”比较低,“嵁”强调凹凸不平,“岩”强调尖锐的山峰。青翠的树与藤蔓,遮盖、缠绕、摇曳、牵扯,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概有一百多头,都好像是在凭空游动。阳光一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投在潭底,刚才还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游向远处,来来往往,好像在逗我们开心。

向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爬行的蛇一样曲折,时隐时现。溪岸的形势像犬的牙齿一样交错着,看不到源头。

坐在潭边,四面竹子、树木环绕,了无人迹,寂静落寞,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哀伤的气息。因为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于是,写了这篇游记之后就离开了。

首先,这一篇是纯粹的山水游记,不能过度解读,过度解读是中国文人经常会犯的错误。小石潭的清、寒、寂这些物理特性,所营造的凄清、哀伤的氛围,与柳宗元的内心产生了共振,导致由最初的“心乐之”到最终的“记之而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