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

湘军将领彭玉麟是近代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他去世以后,朝廷下旨赐谥“刚直”。官方对他的这个盖棺定论,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彭玉麟人生的一个侧面。他一生追求公正、刚直不阿,尤其是在晚年,巡视办案,惩恶伸冤,在民间素有“彭青天”之称,后人将他誉为清代的包拯。

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1)

​彭玉麟不爱财也不爱做官,湘军攻克天京后,朝廷论功赏给他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加太子太保衔。可时隔不久,他便请求辞去所有官职,对于朝廷来说,这样一位功臣辞官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任命他代理漕运总督,可他还是一再推辞,没办法,最后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只让他巡视长江水师。

彭玉麟以秉公办案著称,他所到之处不仅水师将士畏之如神,地方官员闻风震慑,就连民间作奸犯科的亡命之徒也会互相转告:“彭宫保来了,大家收敛一点!”这样一来,就有了彭玉麟断案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在安庆城隍庙有一副楹联,相传上联出自彭玉麟之笔,下联出自吴坤修之手。上联反映彭玉麟嫉恶如仇,斩妖伏魔,下联标志吴坤修慈悲为怀,劝恶从善,联曰:

任凭你无法无天,到此孽镜悬时,还有胆否?

须知我能宽能恕,且把屠刀放下,回转头来。

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2)

​彭玉麟晚年巡阅长江,大力惩治贪官劣吏,除了执行法纪,还有政治上的意义。他爱抓百姓反映强烈的案子,每杀一个罪犯,必定有助于纠正歪风邪气,所以彭玉麟办案,总是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湖北总兵官衔福将谭祖纶犯了一桩大案,此人是湖北忠义营的将领,他看中朋友张清胜的妻子,便把张氏诱劫到自己家中。张清胜去找他讨还妻子,他竟把好友留居密室,拿出一张伪造的借据,逼他还债,才肯把妻子交还。

张清胜还算命大,设法逃了出来,他马上到了当地官府告状。不成想,州县官都是谭祖纶的人,他们将张清胜的状纸给退了回来。但是张清胜并没有放弃,他知道此案只要告到彭玉麟那里,就一定能将那姓谭的恶棍告倒。其实,这个谭祖纶在民间早已引起公愤,彭玉麟那一年巡视长江水师,从黄州到汉阳的路上,就听人议论纷纷,说谭祖纶是个无恶不作之徒。

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3)

​彭玉麟早就想治一治这个恶人,只是还找不到借口,他接到张清胜的状纸后,便将此案移交总督办理,自己先上了一道奏折弹劾谭祖纶,然后叫张清胜到武昌对簿公堂。很快朝廷有了旨意,让彭玉麟和湖广总督会同审讯此案。

当然,谭祖纶不会束手就擒,他派人将张清胜灭口,然后又收买张妻及其父母,叫他们到衙门请愿,要求撤回状纸。如此一来,庇护爱将的总督便有了理由,他放出话来,说诱奸并不能判死罪,谋杀也无证据。看起来,在上司的保护下谭祖纶好像能躲过这一劫。

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4)

​但彭玉麟早已掌握了谭祖纶的罪证,他迅速下令将谭祖纶逮捕并押到了他的水上行辕,亲自审讯。忠义营的官兵听说长官被抓了,倾巢出动,前往观看。谭祖纶见属下在场,以为彭玉麟不敢拿他怎么样,便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彭玉麟历数他的罪过,可谭祖纶嚣张的很说道:“这些都是我干的,大人能把我怎么样?”彭玉麟喝道:“既然对罪行供认不讳,马上就地正法!”随着谭祖纶的人头落地,长江两岸,全城上下,几万围观民众无不拍手称快。

有一次,彭玉麟巡视来到庐州,当时李氏家族权势鼎盛,李鸿章有一个侄儿仗着伯父的势力为非作歹,横行乡里。他经常夺人财物和妻女,官府从来不敢过问。倒霉的是,这个李家纨绔子弟遇见了彭玉麟,本以为借着伯父李鸿章的面子能放过他一马,却没想到被下令砍了头。而且,彭玉麟还亲自给李鸿章写信,说他侄儿败坏李家声誉,已经给他处置完毕了。李鸿章接到信后,对彭玉麟也是无可奈何。

真实历史的包拯官职(此人被誉为清代的包拯以刚直闻名)(5)

​彭玉麟审办了许多类似的例子,所以每到一个地方,老幼相迎,人人都想一睹他的仪容。长江两岸的官吏只要听到他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互相告诫。光绪十六年,彭玉麟病逝与衡州,朝廷追赠尚书衔,并将他的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一代名将就此凋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