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最厉害的一战(孙悟空五次用钻腹术战妖精)

孙悟空最厉害的一战(孙悟空五次用钻腹术战妖精)(1)

“犯中见避”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实践中的一种艺术方法,也是一条宝贵的艺术经验,要求对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进行完全不同的艺术描写,要写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独特心理特征,写出实践的独特的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生活和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从而避免艺术描写上的雷同,不断贵读者提供新颖独特的美感享受。

《西游记》对孙悟空“钻腹”的艺术描写,可以说是运用“犯中见避”的艺术手法的典范例证。

“钻腹”作为孙悟空克敌制胜的手段,在整部《西游记》中,一共对妖魔使用了五次,第一次是在黑风山对熊罴怪{第十七回},第二次是路阻火焰山是对铁扇公主{第五十九回},第三次是在小西天对黄眉老佛{第六十六回},第四次是在狮驼岭对狮王{第七十五回},第五次是在陷空山无底洞对地涌夫人{第八十二回}。在一部小说中,同样的“钻腹”手段被运用了五次,这数量是不算少了,但读者在欣赏这五次钻腹的具体的艺术描写时,却没有千篇一律的感觉,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运用“犯中见避”的艺术手法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功力。

作者在这众多次数“钻腹”的艺术描写中,是怎样“犯”中求“避”,力免雷同的呢?

首先,五次钻腹的方法各异。

有的主动,有的被动。对熊罴怪、黄眉老佛、地涌夫人,都是事先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安排;对铁扇公主,是在主动中的随机应变;而在八百里狮驼铃,狮王张开大口来吃孙悟空的时候,孙悟空便“收了铁棒,迎了上去”,这完全是被动中的随机应变了。

有变化形态,有自身形态。有几次钻腹,是由孙悟空变作仙丹、小虫、西瓜、桃子等变化形态,采用蒙骗的方法钻入妖精的腹中的,但在狮驼铃,却是以自身形态钻入狮王腹中的。

有单独行动,又配合行动。对铁扇公主和狮王,是孙悟空的单独行动;对熊罴怪,是与菩萨相配合,对黄眉老佛,是与弥勒佛相配合,对地涌夫人,是与唐僧相配合。

这样,可以说孙悟空每次钻腹的方法,都有它的独特指出了。

其次,有详有略,各有侧重。

作者对孙悟空的五次钻腹,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因为那样无疑会造成艺术笔墨的浪费,并容易缺少变化,造成雷同。在这五次钻腹描写中,堵一次最为简略,孙悟空变作仙丹,观世音菩萨变作凌虚仙长,诱骗熊罴怪将仙丹吃入腹中,对钻腹后的描写,作者仅用“现了本相,理起四平”八字一笔带过。而在第四次孙悟空钻入狮王腹中以后,作者则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对孙悟空与妖王的斗智斗勇,作了极为详尽的描绘。妖王用盐白汤罐下,想把大圣呕出来,但“大圣在肚里生了根,动也不动,却又拦着喉咙,往外又吐,吐得头晕眼花,黄疸都吐破了,行着越发不动。”妖王想用药酒药杀行者,却被行者接下吃了,然后在药王肚里撒起酒风来。魔头定计准备在孙悟空出来时将她咬死,又被孙悟空将金箍棒伸出,把门牙都迸碎了,最后孙悟空出来了却还留下绳子,拴住了妖王的心肝。这些描写,不仅表现了孙悟空机智诙谐的性格,更以十分生动具体的形象描绘,给读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五次钻腹的具体描写,大体上是一次比一次更为详尽。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是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的。他使每一次描写都能表现出新的艺术内容,使读者不断被新奇的内容所吸引,产生渐入佳境的艺术效果。试想,如果第一次描写就极为细致,则后来的描写就很难有所超越,并很可能会导致雷同,使读者索然寡味。

为了避免雷同,作者描写钻腹的过程,在各个阶段上,又是有所侧重的。例如对狮王,着重是对孙悟空钻入腹中之后进行描写,而在陷空山无底洞,则着重对孙悟空钻入地涌夫人腹中之前的两次定计行事进行描写。由于对孙悟空在狮王腹中的描写已经很详尽了,所以,作者这次把情节的波折和人物的性格,都放在钻入地涌夫人腹中之前来表现,就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雷同的可能。作者这种侧重描写的方法,不能不说是十分聪明的。

第三,对钻腹的具体描写,切合当时的环境和人物性格特征。例如孙悟空钻入铁扇公主腹中之后,首先便是厉声高叫,“嫂嫂,借扇子我使使!”对铁扇公主的折磨,也只限于登了一脚,顶了一头,这是因为孙悟空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宝扇罢了,况且,孙悟空还要称铁扇公主为嫂嫂呢,怎好十分折磨她?但当孙悟空变作西瓜,钻入黄眉老佛腹中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一骨碌钻入咽喉之下,等不得好歹,就弄手脚,翻跟头,竖蜻蜓,任他在里面摆布”。当弥勒佛要悟空饶他性命时,悟空恨尤未尽,又“左一拳,又一脚,在里面乱捣乱捣”,而且跳出来之后,还挚棒要打。孙悟空之所以这样急不可待,恨之切骨,是因为他吃这个妖怪得亏太大了,他曾被邀摸得金铙卡住,又被人种袋捉住,请来的几起救兵,也均被妖魔捉去。他到了妖魔腹中,当然要尽情的发泄自己的愤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了。

最后,在这对极为相似的情节描写,是尤其注意避免相犯的。

当孙悟空变作蟭蟟虫儿,钻入酒杯中的酒花之下,准备钻入地涌夫人腹中时,却被地涌夫人看见虫儿,“用小指挑起,往下一弹”。孙悟空这次的钻腹预谋是失败了,但这个失败在艺术上却是成功的。因为这次钻腹的方法,和孙悟空变作蟭蟟虫儿,飞到茶沫之下,钻入铁扇公主腹中的方法极为相似,如果这次也成功了,那只不过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伎重演,一个毫无价值的翻版罢了。这次失败,也是切合环境特征的必然的失败,铁扇公主是在口渴的情况下,很急很快地喝茶的,所以没有发现水中的小虫,而地涌夫人喝的是酒,且与唐僧对饮,不会喝得太快,酒花一散,当然能够发现杯中的小虫。所以,这次失败又是真实的。而且这次失败又引出了后来孙悟空变作桃子钻入妖精腹中。促进了情节的曲折多变。这些,都是这次钻腹描写避免了雷同,产生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个性是文学的生命,雷同是文学的死敌。《西游记》运用“犯中见避”的手法,十分成功地对孙悟空五次钻腹进行了形象的艺术描写,使每一次钻腹描写,都呈现出特有的个性光彩,产生了迷人的魅力。

【本文作者:戚玉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