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黑珍珠最全科普指南
目前,全球一年的黑珍珠产量大约在15万颗,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南太平洋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少部分来自于库克群岛。
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是黑珍珠著名的产地;图源网络
大溪地珍珠的母贝是一种产出量很少的会分泌黑色珍珠质的黑蝶贝,黑蝶贝十分珍贵,对于生长水域要求很高,一般被殖珠的黑碟蚌成功培植出珍珠的概率只有50%左右,黑蝶贝喜欢栖息于潮流畅通、水温盐分变化不大的海域,其生活水层一般在10-40米,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
生长周期长,一旦受到一些自然环境(水温上升、龙卷风等)、人为(污染)的改变,这类母贝就会死亡。
大溪地黑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大溪地黑珍珠的培育很困难,养殖珍珠贝的过程很长且易死亡,加上天气和水质等因素的影响,成品十分罕见。
在养殖过程中,每一百个被植入珠核的黑蝶贝,只有一半可以培育出珍珠,其中能达到高品级的不超过十分之一。
此外,大溪地黑珍珠是单颗养殖的,一只母贝一次养殖一颗珍珠,从育苗到移植到产出珍珠,前后大约需要3-4年时间,其中很多母贝会把核吐出来,还有一些病虫害,所以只有一部分母贝会产出珍珠,大溪地黑珍珠产量并不高。
月亮的甘露
大溪地珍珠不仅珍贵无比,还是一种藏着极致浪漫的宝石。
她出生于碧海蓝天之间,感受着海风习习;她成长于母贝的怀抱之中,经过数千个日夜星光洗礼。她脆弱而敏感,经不得一丝风吹雨打;她华丽而缤纷,当得起一切溢美之词。
法属波利尼西亚波拉波拉岛;版权归属大溪地旅游局
大溪地珍珠有着神秘而悠久的历史 ,在许多国家都留下有趣的传说。有人说是月亮的甘露滴落于黑蝶贝中,在海洋的孕育下,荟萃日月精华,化身为魅惑的大溪地黑珍珠。
大溪地黑珍珠;图源网络
在东方的传说中,黑珍珠被守卫在龙齿之间,想要得到它的人就要征服巨龙;在波利尼西亚的神话中,黑珍珠是神灵送给人类的礼物,它们照亮了天空和海域。
每一个传说的诞生,都为大溪地珍珠增添了一抹神秘高贵的色彩。
一直以来,黑珍珠都是稀有、神秘的代号。直到19世纪,珍珠达人御木本发明了有核养殖珍珠,这为黑珍珠提供了无限可能。
养殖珍珠的植核过程;图源网络
当大溪地养殖珍珠第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时,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白色珍珠被人工染成灰黑色珍珠,所以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随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这种天然颜色的黑珍珠被国际公认,大溪地珍珠也开始被运用到了各大品牌首饰的设计当中。
Harry Winston品牌的大溪地珍珠饰品 图源www.christies.com.cn
Mikimoto的耳饰和项链;图源Mikimoto
读懂她的世界
大溪地珍珠有着太多秘密,富有层次感的颜色、神秘古老的传说……但当你读懂她,就会发现她的美不止于此。
GUILD宝石实验室GUILD宝石实验室于1980年在美国洛杉矶创立,在彩色宝石鉴定、分级、产地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资料库及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目前在美国洛杉矶、香港、深圳及曼谷均设有实验室。
五彩斑斓的黑
大溪地珍珠丰富的颜色是体色和伴色共同作用的结果,体色就是珍珠本身的颜色,常见从浅灰色到黑色,除此之外还有棕色和黄绿色。
不同体色的大溪地珍珠有着不同的价值和商业名称,比如,具有Light-Intense Gray体色的大溪地珍珠,在没有明显伴色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商业名称“Platinum Gray”(铂金灰),Yellowish Green体色的大溪地珍珠可以获得商业名称“Pistachio”(开心果)。
浅灰色到黑色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伴色(overtone)是因珍珠层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光学效应而在珍珠表面产生的颜色,呈现在体色之上,令珍珠的魅力倍增。通常可以在珍珠的顶部和中下部分观察到最清晰明显的伴色。
左图:大溪地珍珠的母贝上的伴色(晕彩) 右图:大溪地珍珠的体色与伴色;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大溪地珍珠的伴色非常丰富,有粉色、绿色、蓝色、紫色,这些伴色有时候单独出现,有时候会同时出现在一颗珍珠上。当珍珠表面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伴色时,称为晕彩(orient)。
展现了丰富体色和伴色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比如当粉色和绿色的伴色同时出现时,可以获得商业名称“Peacock”(孔雀),只有绿色伴色时,可以获得商业名称“Peacock Green”(孔雀绿)。
优化处理指南
美人在骨不在皮,珍珠却不一样。大溪地珍珠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漂白、染色和辐照。经过漂白、染色、辐照的手段,可以让普通的珍珠获得大溪地珍珠特殊的颜色,比如开心果色和巧克力色。
经过染色处理的珍珠在显微镜下能够看到染色剂的残留,染色剂会在有凹坑和孔洞的地方更为明显。
经过颜色处理的淡水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其他处理方式很难通过肉眼进行鉴别,只有通过实验室的光谱学数据才能够发现异常。例如下图黑色为天然黑珍珠的谱图,红色为颜色处理的黑珍珠谱图。
天然大溪地珍珠和淡水染色珍珠的Raman图谱对比 ;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此外,观察发光特征也是一种可以辅助鉴定大溪地珍珠颜色的方法。颜色经过处理的珍珠会展现出斑驳的蓝色和黄色荧光或者没有荧光,而天然颜色的珍珠通常会表现为强弱不同的蓝色荧光。
天然颜色和经过颜色处理珍珠不同的荧光反应;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GUILD宝石实验室GUILD宝石实验室于1980年在美国洛杉矶创立,在彩色宝石鉴定、分级、产地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资料库及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目前在美国洛杉矶、香港、深圳及曼谷均设有实验室。
选购有妙招
01
大小和形状
大溪地珍珠的大小通常为8-16mm,形状从正圆形、近圆形到椭圆形、水滴形、巴洛克都有。一般来说,圆度越高,价值越高。
不同形状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02
光 泽
大溪地黑珍珠的光泽通常都比较柔和,像天鹅绒一般。当然也有像金属般锐利的光泽。珍珠的光泽越强,价值越高,但购买时也要综合权衡一下个人的喜好,并且综合其他要素综合选择。
不同光泽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03
表面光洁度
大溪地珍珠通常都会带点小瑕疵,无暇的大溪地珍珠是十分罕见的,价格也非常高。瑕疵较大或较多的珍珠价格会低一些,但是依然具有吸引力。
表面光洁度不同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还有一些大溪地珍珠会带有一圈一圈的“螺纹”,性价比很高,佩戴起来也很有个性。
不要因为微小的瑕疵而放弃一颗美丽的珍珠,也不要仅仅盯住价格而不顾大的瑕疵对美观度的影响。选一件购买能力内最好的珍珠,才不会后悔。
具有“螺纹”的大溪地珍珠;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04
匹配度
如果是在一串珍珠项链上,大溪地珍珠的颜色越统一,也就越稀有,价格一般也就越贵。
不过,现在也越来越流行莫兰迪色(Morandi)珍珠串了。那些颜色不那么均一,但是光泽很漂亮的珍珠也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节奏感。
颜色统一和莫兰迪色(Morandi)的大溪地珍珠项链;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05
珠层厚度(nacre thickness)
大溪地珍珠有出口规定,珠层厚度大于0.8mm才合格。通常大溪地珍珠的珠层厚度为0.8-2mm,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只有珠层厚度≥0.8mm才可以分级。
大溪地珍珠的珠层厚度;版权 ©GUILD宝石实验室
GUILD宝石实验室GUILD宝石实验室于1980年在美国洛杉矶创立,在彩色宝石鉴定、分级、产地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资料库及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目前在美国洛杉矶、香港、深圳及曼谷均设有实验室。
商业名称大赏
Peacock(孔雀)和Peacock Green(孔雀绿)商业名称珍珠
Peacock(孔雀):
1.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获得最优品质等级
2.具有中-强的Pink & Green伴色
Peacock Green(孔雀绿):
1.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获得最优品质等级
2.具有中-强的Green 伴色
获得Pistachio(开心果)商业名称的珍珠
Pistachio(开心果):
1.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获得最优品质等级
2.具有Light-Intense Yellowish Green的体色
获得Platinum Gray(铂金灰)商业名称的珍珠
Platinum Gray(铂金灰):
1.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获得最优品质等级
2.具有Light-Intense Gray的体色
3.没有其他明显的伴彩
获得Morandi(莫兰迪)商业名称的珍珠
Morandi(莫兰迪):
1.在GUILD珍珠分级体系中获得最优品质等级
2.具有Variously colored的体色或者伴色
GUILD宝石实验室GUILD宝石实验室于1980年在美国洛杉矶创立,在彩色宝石鉴定、分级、产地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完善的资料库及深厚的学术研究背景。目前在美国洛杉矶、香港、深圳及曼谷均设有实验室。
大溪地珍珠分级报告
爱慕者的话:
尽管大溪地珍珠是我专业的研究方向,但我至今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出她的美,所以我总会形容自己是“大溪地珍珠的爱慕者”。有时看着时钟,我会不经意想在遥远的4000公里外的南太平洋中,一只黑蝶贝在用尽一切的温柔孕育一颗大溪地珍珠。这,真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呀!
随着越来越多同道中人喜欢上大溪地珍珠,它的名字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也成为了时尚圈的标配。可气候变化、环境变迁、人类迁徙、远洋运输……每一个因素都牵动着大溪地珍珠的命运,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抹五彩斑斓的黑。
文:杨梦迪 图片拍摄:曹卓,赵慧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