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声音触动我的心(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

在陕北的写意里,被风泼洒得淋漓无比的信天游,像阳光一样在一道道山梁梁上飘飞、穿越时空,最终被人们嵌进了这样一个博物馆——

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

……

有一种声音触动我的心(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1)

驻馆歌手胡俊成在进行信天游表演。

7月9日,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回音壁前,驻馆歌手胡俊成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演唱陕北民歌的经典曲目《兰花花》,获得了阵阵掌声。

高天,厚土,陕北民歌如同天籁,有人形容它是用老镢头镌刻在黄土高坡上的音乐巨著。

“陕北民歌来源于生活,劳动人民耕地、放牧、喝酒、过节、婚丧嫁娶等生活场景里,人们即兴编辑、加工传唱,逐渐流传下一首首经典之作。”陕北民歌博物馆讲解员侯欣余介绍。

歌从陕北来,一首首民歌讲述着黄土高原的社会变迁、风土人情、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等故事。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陕北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传承、弘扬陕北民歌,同时,将陕北民歌进行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以及传播,2017年,榆林市榆阳区开始筹建陕北民歌博物馆,并于2018年建成开放。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反映陕北悠久悲壮历史变迁,体现陕北历史人文精神的音乐类博物馆。”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霍海鹏说,“我们希望把博物馆打造成陕北民歌的音乐圣殿,而一首首经典曲目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霍海鹏介绍,按体裁划分,陕北民歌主要可分为号子、信天游、小调三大类,每一类中都有脍炙人口、传唱不衰的经典曲目。

黄河上的绝唱

“陕北民歌中与生产劳动关系最紧密的就是号子,它的主要特点是一人领唱,众人和声,即兴编词,随心而歌。”侯欣余介绍,“号子又可分为打夯号子、锄地号子、绞煤号子、吆牛号子、船工号子等。”

在众多号子当中,船工号子最具代表性,其经典曲目《黄河船夫曲》已传唱近百年。

“《黄河船夫曲》由佳县黄河老船夫李思命编唱,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以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成为陕北人民战天斗地、乘风破浪的力量之源。”侯欣余告诉记者。

李思命是佳县螅镇荷叶坪村人,从小就生活在黄河边上。十七八岁的时候,李思命就跟着父亲,带着三弟开始在黄河上行船。行船之时,船夫们都喜欢“吼风”,放开喉咙吼上一气,有时一船人齐上阵来“吼”。风来了,船夫马上扯起帆顺风而行。在这轻松、快乐的时候,歌声就扬起来了。

李思命一年四季奔波于包头至禹门口的黄河水道,对这一路上黄河在何处奔腾咆哮、迂回曲折均了如指掌。多年来在风浪里穿行,也铸就了李思命铁骨铮铮的豪放性格。他习惯在风浪里高歌,唱给坐船的客人,唱给同伴,也唱给自己。

1920年,荷叶坪村过春节闹社火,李思命与张士铭即兴唱出了这首《黄河船夫曲》。李思命扮演老艄公,这是他的本色演出,他了解行船的苦,知道黄河的奇和险,更懂船夫对黄河的复杂情感——

老艄公唱: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

几十几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扳?

陈姑娘唱: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

九十九道湾上有九十九只船哎!

九十九只船上有九十九根杆哎!

九十九个艄公哟嗬来把船儿扳。

……

“歌曲完全由对等的问和答组成,属于最典型的民歌特色。问和答分别以‘几十几’和‘九十九’对应,听众聆听之时,既惊叹于黄河的艰险和迷人,也对在黄河边祖祖辈辈生活的陕北人民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侯欣余说。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延安鲁艺学院组织学生去慰问河防将士,安波、关鹤童、张鲁、刘炽4人到佳县黄河边上收集民歌,见到李思命后,迅速将这首歌的曲和谱记录下来,时称《船工调》,后称《黄河船夫曲》,被整理发表在《陕甘宁老根据地民歌选》上。

此后,《黄河船夫曲》多次入选陕北和全国民歌专集,传遍国内外。同时,《黄河船夫曲》还被《黄河情》《西部风情》等十多部影视作品用作插曲、主旋律或主题歌,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经典节目和代表性歌曲。

有一种声音触动我的心(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2)

陕北民歌博物馆内收藏展出的民歌作品。

信天游永世唱不完

“如果说号子是陕北民歌中最具功能性的,那流传最广泛的非信天游莫属。”侯欣余说,“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山曲,是陕北民间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即兴歌唱的山歌体裁,是黄土高原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随性而为的情感表达。”

信天游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生产劳动、革命历史、男女爱情、民俗风情等题材都有经典传世,像《赶牲灵》《兰花花》《东方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就是其中精品。

赶牲灵的人,在陕北也叫脚夫、边客。由于交通不便,生产、贸易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黄土高原上寂寞的山川沟壑间。陕北地区赶牲灵的路有多少条,赶牲灵的人有多少个,谁也说不清。但人们知道,赶牲灵的人唱的歌最多,他们的歌声撑起了陕北传统民歌的半壁江山。其中,唱得最响的就是张天恩的这首《赶牲灵》——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 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 噢哇哇得的那个声

白脖子的那个哈巴哟哦 朝南得的那个呀

哎呀赶牲灵的那人儿哟 噢 过呀来了

你若是我的哥哥/妹妹儿哟 招一招你的那个手

你不是我那哥哥/妹妹哟 走你得的那个路

张天恩是吴堡县张家墕村人,10岁开始,刚有鞭子高的他就跟随父亲赶牲灵了。1945年,张天恩认识了《赶牲灵》的原型王元方和杜锦玉。

“王元方和杜锦玉是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文工团的成员。有一次,王元方随张天恩他们的运输队回绥德开会,面对前来送行的杜锦玉,王元方吆喝着牲口,甩鞭远行,恋恋不舍。见此情景,张天恩来了创作灵感,在前往三十里铺的路上就把歌词给编唱了出来。”侯欣余介绍。

因为注入了饱满的情感,张天恩创作的这首《赶牲灵》经久不衰。1956年秋天,在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唱中,杜锦玉在北京把《赶牲灵》唱红了,中国唱片厂发行了杜锦玉独唱的《赶牲灵》唱片。后来,杜锦玉出访苏联、罗马尼亚、蒙古等国,把《赶牲灵》唱给了外国友人,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

1955年,中央歌舞团将张天恩调到团里工作了3年。“在京期间,张天恩用原汁原味的吴堡口音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清唱了《赶牲灵》。”侯欣余介绍。

在陕北,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说明信天游是从人民心窝里流淌出的曲调。

而《东方红》这首经典力作,正是佳县农民李有源把心中由来已久的感慨,用歌声表达了出来——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

“1943年冬,为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李有源编写创作了有10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1944年初,来佳县采风的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马可、刘炽、张鲁等人将这首歌记录了下来。”侯欣余介绍。

后来,在延安,文艺工作者根据群众意见,将这首歌整理、修改为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段歌词,并改名为《东方红》。1945年9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改编后的《东方红》,从此,这首歌以强大的凝聚力从陕北传出,传遍大江南北。

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一手促成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而举办的大型革命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正是以此歌为开篇曲。1970年,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响彻寰宇……

有一种声音触动我的心(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3)

陕北民歌博物馆内,讲解员向游客介绍打夯号子的创作情况

秧歌一舞动四方

如果说信天游是粗犷的“山野之歌”,那么小调则是委婉的“里巷之曲”了。“小调是流行在群众生活中的娱乐、民俗、集庆等场合中的各种民间歌曲。根据其内容和场合,可分为生活小调、丝弦小调、风俗小调、社火小调等。”侯欣余说。

以风俗小调为例,既有以欢乐为终极目标的酒曲、猜拳调,也有以敬神祈佑为基本诉求的祭歌、祈雨调。

陕北多干旱,祈雨就成了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祭祀仪式。抬龙王楼巡乡时唱“游水歌”,祈雨时唱“祈雨歌”,一般由吼雨人领唱,其他人和唱,充满虔诚、恐惧、渴望和无奈。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就对此有过描写。

“这样的歌声既是无助的祈求,更抒发了庄稼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情感。”侯欣余说, “除了风俗小调,社火小调也不得不提,它是陕北老百姓闹秧歌时所唱的民歌或以闹秧歌为题材所创作的民歌。”

陕北秧歌是陕北节庆活动中一切民间文艺庆典的总称,农耕文化的所有精髓在这样盛大的集会中一一展现。“秧歌起时的陕北是最好的陕北,只看见一个沸腾的黄土地,日月里的阴霾一扫而空,苦难被暂时搁置了。”侯欣余说。

于是,秧歌一舞动四方。陕北秧歌多崇尚大红大绿,色彩明艳,黄土地的颜色也因为秧歌而改变。谒庙秧歌、拜年秧歌、大场子秧歌、九曲秧歌等各有特色,秧歌音乐节奏活泼,旋律明快,情绪欢悦,成为老百姓情感宣泄的最佳载体。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座谈会不久,毛泽东又专门到鲁艺做报告,号召学员走出“小鲁艺”,到人民群众的“大鲁艺”中去。当年12月,一个百余人的鲁艺秧歌队就诞生了,陕北以圣地延安为中心,形成学习秧歌、研究秧歌、加工发展秧歌,并用秧歌的形式进行新的艺术创作的热潮。《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生产舞》等100多个利用秧歌剧的形式新创作的剧目把传统的陕北黄土文化精髓和秧歌艺术推向了空前绝后的新阶段。

时至今日,在黄土地上,闹秧歌从未停歇过,歌声在秧歌会上从未中断过。秧歌还是陕北大地上不可缺少的闹新春群众休闲娱乐活动。

“来陕北民歌博物馆真是不虚此行,不光听到了一首首经典的民歌,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革命故事及陕北人民的爱情婚姻,等等。”来自西安的游客赵先生告诉记者。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曾经在圪梁梁上传唱的陕北民歌,从秧歌会上“闹红火”,已经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走向了全国甚至世界。

听,鼓点又响起来了!

听,陕北民歌又唱起来了!

有一种声音触动我的心(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4)

陕北民歌博物馆内展出的信天游经典作品《赶牲灵》的用具。

记者手记

歌从陕北来 扎根黄土中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采访,听着一首首经典曲目,就像听见了陕北的历史,有沧桑、有心酸、有变迁,就像看到了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景。

陕北民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用心传唱的。今年49岁的驻馆歌手胡俊成原来是子洲县的一位农民,自幼喜爱陕北民歌,来博物馆参观时,清唱了几句,被保安听到后推荐给演出人员招聘部门,最后留了下来。

“咱是个受苦人,在干活时、红火热闹时就爱唱几句,把悲伤的或者高兴的情绪抒发出来。”胡俊成说,“现在在馆里工作,就希望把歌唱好,让更多的人感受、体会咱陕北的民歌文化。”

千年的老根黄土里埋。陕北民歌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最真实地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富有陕北特色的语言,毫不掩饰地表达了爱情;“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到了群山起伏、天高云淡的黄土高原,描绘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革命历史史实。

榆林市榆阳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霍海鹏认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两次大规模收集陕北民歌,为其发展和传承起了很大作用。1942年2月,鲁艺采风团在绥德、米脂、佳县和吴堡一带采集民间歌曲近百首。著名的《黄河船夫曲》的音乐底本就是在此次搜集的。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初,鲁艺派出由张庚、田方等带领的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工作团,历时4个月总共调查采集66次,收集陕北民歌400多首。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之后,陕北民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许多文艺工作者结合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题材创作了一批新的作品,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为无形的歌声建一座博物馆是一种‘冒险’,但这是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征程。”霍海鹏说,“我们将创新展览和培训,加强文旅融合,促进陕北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为建设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相信,从黄土高原上传出的天籁之音——陕北民歌,将传得更远。(记者 霍强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