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是反思的最高形式(观自在的意义是什么)

《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观自在菩萨”我们都解释为观世音菩萨,因为刚好都有一个“观”字,不懂的人就都这么理解过去了。如果解释为观世音菩萨,意思是告诉我们要多拜观世音菩萨,然后就能“度一切苦厄”,如果这么解释,那么后面的话就很难解释得顺畅,就会与整个《心经》的内容不相符。观自在,应该解释为“内观”。解释为内观这整句话是否顺畅,意义是否一致,我们来看看。

观自在是反思的最高形式(观自在的意义是什么)(1)

《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当我们向内心观照,发现本我的佛性,本就具足时,也就是“菩萨”的意思。当这种功夫下到“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后,那么我们看所有事物时都能看到它的空性,而且能把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我听过有老师把“般若波罗蜜多”解释为高维度,n趋于无穷大的智慧。初听感觉很妙,很有见地,而当我回头一想,觉得这解释的意义在哪里?经书里告诉我们是“般若波罗蜜多”,如果要解释,我们应该往简单的方向解释,而不是往复杂里去解释。请问什么是高维度,四维空间你能想象得出来它是怎样的嘛,更别说什么五六七八维的空间了。

三维空间里时间有方向,而四维空间却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梭,网上也还有关于什么是五六七八维空间的视频和文章解说,说得神乎其神。网上的解释是否正确,我们无从证实。不过,这种理解就像是从蚂蚁的角度来理解人类是一样的,蚂蚁想象不到人类世界还存在时间这样一个东西,蚂蚁无法理解时间的存在。就像我们也无法理解四维空间是不是人类想象的那样可以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穿梭,这是三维对思维的臆想。

那么,“般若波罗蜜多”简单解释是什么?是开悟,是真静,其实就是当我们的思维处于空白状态时就会出现的状态,你的妄想完全断开,你的佛性显露出来,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而要实现开悟或者真静,我们要做的就是“观自在”。

观自在是反思的最高形式(观自在的意义是什么)(2)

《清静经》

那么,如何“观自在”呢?

科学家证实,我们大脑每天会产生大概三万个想法,而绝大部分想法,我们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存在就消失了,这属于正常状态。而观自在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把自己的注意力预留一部分出来,时刻看看自己的大脑都在发生些什么,只要看看就行。特别是在情绪激动,或者是让自己感觉不舒服时,这个时候你留意自己的大脑时,你就会发现有两个自己存在。

一个是愤怒的自己,一个是克制的自己。愤怒的你就想通过暴力来宣泄情绪,而克制的你就会想到通过暴力后给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时你会控制住自己。往往遇事就大发脾气的人,都是因为另外一个克制的自己缺失了,完全被愤怒的自己所控制,导致做出一些不计后果的事情来。

很多人有疑问,怎么把注意力分开两半,一部分向内看,一部分向外看。其实,不用纠结这个问题,你主要多在内心问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我现在内心发生了什么,以及当你要生气或者发脾气时,也可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多几个为什么后,你就会发现你不再生气了,生气的理由也不存在了。

观自在是反思的最高形式(观自在的意义是什么)(3)

毛泽东《心之力》

不管是道经还是佛经,说的都是怎么修心,而修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观自在”。通过观自在,你能获得以下几点收获:1、你时刻知道自己内心在发生什么,你变得有觉察了;2、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因为你的自我觉察在监视着你的大脑;3、你的感受更多来自于当下,而不是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拜佛拜的是自己,其实就是在修心。当你明白经书《清静经》《心经》讲的就是修心这回事时,你会发现经书也就没有那么难理解。按照经书的说法一一去实践修心,你就能成佛。毛主席在《心之力》一文中对心的论述,是对你修心最好的劝导!不为成佛,只为掌控自己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