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1)

小田和小伟1年前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小两口在蜜月期间如胶似漆,一个月后小伟的“大姨妈”没有按时到来,他俩惊喜的发现小伟怀孕了。这个消息使得双方父母都喜笑颜开,小伟也立刻成了家里的“大熊猫”,被重点保护起来。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2)


到了怀孕三个月,小两口开心的去进行产检,却发现胎儿并没有正常发育,大夫说大概4周前就已经“胎停育”了。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一样,使得小伟夫妇和双方父母都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小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和老公都很年轻,怀孕之后也非常注意,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多一点的地方都不敢去,为什么宝宝就没了呢?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3)


何为“胎停育”

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胚胎停育是自然流产前的一个阶段,胚胎停育后如果被母体自我保护性的排出体外则称之为自然流产,如果排出失败而残留在宫腔内则称之为稽留流产。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4)


为什么会发生“胎停育”

造成胎停育的原因很多,60-70%以上和胚胎自身遗传物质异常有关系,少数情况和母体的黄体功能不足、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

1)染色体异常:多数胎停育是由于胚胎染色体的异常导致,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胚胎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的遗传物质分别由精子和卵子各提供一般“原料”组合而成,在组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结构和数量的异常,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在孕早期被自然淘汰,所以就会出现胚胎停育。夫妻双方年龄越大,这种组合错误的发生率就会越高,所以高龄夫妇的胎停育发生率就会增高。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5)


2)内分泌异常:胚胎正常发育需要适合的母体内环境的支持,也就是女方的内分泌水平。如果女方在孕前及孕期存在黄体功能不足、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异常,就会导致支持胚胎发育的激素水平不足,最终导致胚胎停止发育。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6)


3)免疫因素:因为胎儿的遗传物质是由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结合而成的,其和母体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就会被母体的免疫系统认为是同种异体而被排斥。在正常孕妇的血清中,存在一种抗配偶淋巴细胞的特异性IgG抗体,可以抑制淋巴细胞的反应,封闭母体淋巴细胞对胚胎抗原的识别作用,阻止母亲免疫系统对胚胎的攻击,故称其为封闭抗体。而如果封闭抗体缺乏,就会导致母体免疫细胞攻击胚胎组织,造成胚胎停止发育。但目前对于封闭抗体的检测及治疗尚存在争议。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7)


4)凝血功能:随着胚胎的发育,母体向胚胎的供血越来越丰富,但如果凝血-抗凝机制或纤溶活性失衡,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灌注不良,甚至梗死,机会导致胚胎因失去供血而停止发育。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8)


5)其它因素:除上述因素之外,还可能会因为子宫先天畸形、生殖道感染、环境因素等而导致胎停育。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9)


胎停育后应该做哪些检查

虽然导致胎停育的因素很多,但是在临床上,多数胎停育仍然查不出确切病因,所以对于仅发生过一次胎停育的年轻夫妇,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检查,再次备孕时只需要进行必要的孕前检查、提前补充叶酸制剂、避免毒物接触等一般处理即可。

但对于夫妻一方年龄大于40岁,或者发生过两次及以上胎停育的夫妇,就应该到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相应的检查。一般来说,女方的检查包括血液的性腺激素、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化验、超声检查除外子宫畸形并行排卵监测等;男性检查包括精子常规及精子形态学检查;必要时双方需进行染色体检查。


有过胎停育下次要注意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这个噩梦悲剧的发生)(10)


综上所述,多数胎停育其实是异常胚胎的自然淘汰,通过自然淘汰减少先天畸形和异常儿的出生几率,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胎停育也不完全是坏事情。对于年龄较大或者两次及以上胎停育的患者,需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再次发生。#开往春天新创作大赛# #2019我的创作世界# #清风计划#


作者:吴丹、沈浣

编辑:小超人、叨小妹

美术编辑:柚子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