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牛歌戏剧集(古老牛歌戏焕发新活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是“中国牛歌戏之乡”6月26日晚,在该县平南镇新盆村上坝屯,灯光小广场搭起了戏台戏台一旁,杨芦花对着镜子,给脸打上底,仔细地描着眉角斜飞入鬓,一身装扮后,立即代入小生模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广西藤县牛歌戏剧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广西藤县牛歌戏剧集(古老牛歌戏焕发新活力)

广西藤县牛歌戏剧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是“中国牛歌戏之乡”。6月26日晚,在该县平南镇新盆村上坝屯,灯光小广场搭起了戏台。戏台一旁,杨芦花对着镜子,给脸打上底,仔细地描着眉角斜飞入鬓,一身装扮后,立即代入小生模样。

杨芦花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南牛歌戏的第四代传承人。这是她和她的剧团6月里第20场演出了。

牛歌戏起源于元代当地农村的舞春牛、唱春牛仪式活动。该剧种以当地方言为唱词,是桂东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它语言通俗,以唱为主,念白为辅,用词押韵,有特定的扮相、脸谱,演出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事迹等传统故事。当地群众对牛歌戏非常痴迷,覆盖面达全县农户的80%,是农村群众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19时许,上坝屯村民早早搬着自家板凳有序地到小广场,不出十分钟,小广场已坐满人。杨芦花打开手机直播,直播间早已有戏迷在等候。

19时30分,好戏开台,传统剧目《缘定半生》让老老少少如痴如醉。新剧目《贪小便宜引火灾》,诙谐讲述生活中安全用电的故事,让村民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学到安身立命的本领:“安全用电连万家,安全二字切记她,电是一个无情物,千万不能乱碰它,电是一只猛老虎,别要小看佢(它)无牙,漏电会引火灾发,触摸冇(不)死身都麻,嘱报村中男共(和)女……”

这个新剧目,是杨芦花和剧团演员们以及南方电网广西贵港平南供电局共同创作的心血。

杨芦花的父亲杨芝是平南牛歌戏的名角,随着父亲年事已高,她接过剧团,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下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牛歌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可避免地遇到瓶颈。

随着国家愈发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歌戏作为特定区域内精神文明传播的重要途径,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和专家学者的认可。近年来,平南县加大了对牛歌戏的保护、挖掘和创作力度,开展牛歌戏传承人培训班、牛歌戏进校园等,并组织牛歌戏表演艺术家创作、编排新剧目,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承载新使命,焕发新生机。玉林师范学院教授王易萍在其研究著作《地方戏剧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变革中的价值——以广西平南牛歌戏为个案》中提出:“地方传统戏剧的中兴不仅有助于乡村当地社会公共空间的活跃,而且对农民私人生活的介入与影响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推动了一种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成为改善代际关系的主要媒介。”

杨芦花开始借助网络直播平台,让各乡镇的戏迷不用赶场听戏,也让更多人认识牛歌戏。同时,结合新时代,将传统与现代融合。 她说:“过去牛歌戏大多传唱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现在我们根据国家扶贫、医疗等工作创作新的剧目,通过一些简洁动人的故事传播正能量,不但传承传统艺术,深化牛歌戏内涵,也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

这个想法,与南方电网广西贵港平南供电局安监部副主任黄平猛不谋而合。黄平猛在农村长大,从小听着牛歌戏长大,跟着长辈们一边农忙一边放碟子听戏。他从事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后,发现近年来平南乡镇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中老年人、儿童成了留守的主要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的指导下,他萌生了以牛歌戏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的想法:“农村老人大多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的安全用电宣传必须要接地气。”

2017年开始,南方电网广西贵港平南供电局和杨芦花的剧团开始合作,结合当地老百姓日常生活,以“戏曲 安全”新唱的形式,编排了安全用电宣传剧目,2年来共举办安全用电专场演出200多场,服务了5万多村民。

平南县平南镇新盆村上坝屯村民李强说:“唱牛歌戏宣传意义更大一点,用本地话讲道理,我们老百姓才听得明白。”

对于村民来说,有牛歌戏听,有知识学,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该村村支书林凤富认为:“通过牛歌戏宣传,很多人都掌握了安全、法律、卫生等方面知识,对我们村发展很有用。”

“用村民喜闻乐见的牛歌戏传递安全文化,效果很明显,群众容易接受。村民的安全用电意识显著提高,没有发生电气火灾等涉电安全事件。”南方电网广西贵港平南供电局副局长陈贤炜说。

据了解,平南县牛歌戏剧团共有十多个,影响扩展到周边县市,如桂平、北流、容县、藤县等地,每年仅在平南发行销售的光碟就超过200万张以上。(韦露 陈海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