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会葬在什么地方(人去世后灵魂会生活在什么地方)
时光流逝,文明更替,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化传承,造就了这片土地上五千多年的璀璨文明。无论是植物或者是动物,终究逃脱不了生老病死这个过程。因此,我们的祖先,对于死亡,也有着他们自己的认识,通过不同的典籍记载,也渐渐了解到了幽冥地府神话的发展史。
在商朝之前,人们信奉神明,坚信先人去世后,会去到天上,变成神。而部落里面的首领或者帝王去世后,则是会变成天上的天帝。
后来,从商代甲骨文里得知,原来那时候还没有幽冥地府这一概念,人去世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辰,或者成为神,而帝王死后,成为天帝或者天上的神。
到了商朝,人们有了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人去世后,只是还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而这些去世的亡者生活的地方,就是他们的陵墓!
因此,陵墓是幽冥世界最开始雏形。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有了严格殉葬制度以及修建陵墓的规定。
周代、春秋开始时期的文献出现了黄泉。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这时候,人们认为,幽冥不应该单单局限于陵墓,时代洪流滚滚,死去的人何其多。因此,亡者生存的世界应该更大才是。
于是便有了黄泉这一说法。这时期的亡者生存的世界就是黄泉,人们去世后就会去黄泉。
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素问》
后来在黄泉的基础上,又发展成为九泉,因此才有了“含笑九泉”这个说法,这个咱们后面会有说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幽都这一说法开始出现在记载中。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山海经·海内经》
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楚辞·招魂》
王逸注:约﹐屈也……言地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觺觺触害人也。
在山海经中,幽都是乃是一座巍峨大山,处于黑水的源头。因此,也有人说黑水即是冥河。
从《楚辞•招魂》中得知,幽都即是亡者灵魂的归宿。而土伯,应是幽都的管理者,亦或者守护幽都之神。
汉代
《楚辞·招魂》云: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东汉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到了汉代,幽都之名已经为世人所公认。而幽都的主宰,则是后土娘娘。
是是后土娘娘并不是在汉代出现的,要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关于她的记载。
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礼·月令》
土正曰后土。--《左传》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
直到汉代,后土娘娘渐渐入主幽都,成为幽都主宰之神。
故此,有了“皇天后土”这一说法。
告于皇天后土。--《周书·武成》
东汉时期,白马寺的建立是佛教传入中原的一个标志,佛教带来了,轮回往生这一理念!
后来有了一种说法,那就是后土娘娘身化轮回,度化幽都亿万灵魂。
既然幽都主人都化身轮回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很快,幽冥便迎来了第二任主人。
东汉,东岳天齐大帝,担任幽冥董事长,办公地点则是在泰山,因此又被称为泰山府君。
从此,人死后魂归泰山!
泰山封禅事件让在泰山举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政治色彩。
因此泰山府君的下属神职人员机构与汉代官僚制度比较相似。
这一时期,人们又把灵魂分为魂与魄,一个正常的人是拥有三魂七魄的。
在当时形成这么一种观念,认为魂去高处的梁父山,魄去低处的蒿里山。而蒿里山、梁父山都在泰山脚下一带。
东汉末年,世事动荡,战乱连年。这时候一位叫作张道陵的人,逃到蜀中创建了天师道,是道家演变成道教的标志性事件。
道教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很快成为处于苦难中的人们心中寄托。
东汉末好分三国后,魏晋时期,道教的酆都神仙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推崇。
从此冥界主人变成了北阴酆都大帝,先统治着北方的罗酆山,后来转移到蜀地的酆都城。
而冥界的又有了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冥界里面还存在地狱这一说法!
北阴酆都大帝
这时候的地狱不是十八层地狱,而且含笑九泉里面的九泉!
师曰:九泉者,北都罗酆幽泉,恶狱也。--《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一曰酆泉,号令之狱,主摄天魔。
二曰重泉,斩馘之狱,主摄不职典祠。
三曰黄泉,追鬼之狱,主摄山魈精魅。
四曰寒泉,毒害之狱,主摄江湖水怪。
五曰阴泉,寒夜之狱,主摄血食邪神。
六曰幽泉,杀伐之狱,主摄山林毒恶。
七曰下泉,长夜之狱,主摄古伏尸。
八曰苦泉,屠戮之狱,主摄师巫逆鬼。
九曰凕泉,考焚之狱,主摄刑亡横死。
然后自唐代开始,佛教在中原大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时候的冥界开始糅合道教和佛教的体系。
幽冥出现了两大救世主,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与佛教的地藏王菩萨。
在北阴酆都大帝下,又增设了十大阎王,其中就包括了,来自佛教神话的阎罗王,来自民间神话的秦广王。
又有了四大判官: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掌生死簿崔珏。
有了十大阴帅:鬼王、日游神、夜游神、无常、牛头、马面、鸟嘴、鱼鳃、黄蜂、豹尾。
九泉地狱也变成了十八层地狱。
明清时期,志异小说流行。此时的幽冥世界,可以说得上是应有具有,什么鬼门关,三生石,奈何桥,黄泉路,迷魂殿,忘川河等等。
可以说的上是十分全面了,也是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幽冥地府印象。
总结一下,幽冥世界发展史:
1.商朝以前,没有冥界,人死后上天。
2.商朝,陵墓即是亡者生活的地方,殉葬制度。
3.春秋时期,出现幽都这一说法,冥界神明土伯。
4.汉代,后土娘娘为幽都主宰。
4.东汉,后土娘娘身化轮回,东岳天齐大帝为冥界主人,在泰山办公。
5.魏晋,道教宗教神话登场,北阴酆都大帝成为冥界主人,九泉地狱这一说法首次出现。
6.唐代,佛教神话融入,有了地藏王菩萨,十殿阎王,四大判官,十大阴帅,十八层地狱。
7.明清时期,极大的完善了冥界的地理(忘川河,奈何桥,三生石),各种阴间神明等。
了解幽冥神话,是不是封建迷信的表现,它发展到今天,已然成为了一种神话文化,了解这种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历史。
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