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分钟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一小时的故事来听听)
这个故事从2020年3月开始,你、我、他就此结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武汉市众多医护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挺身而出。我知道你可能是一位父亲或一位母亲,是家中孩童的依靠。在“大家”与“小家”之中,你依然决定奔赴一线,成为危难中的“逆行者”。你舍弃了大量辅导孩子学习、共享天伦的时间,去守护这座城、这个国。
我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学生,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我能做的远不如你,但是也想结合自身专业,发挥所能、尽我所能地做你的“守护者”,为你守好后方。你守护千千万万的大家,那么,就由我守护你的小家。
他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满天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满天星社工”),我与你相遇便是由他结缘。他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为期三月“一小时的陪伴”公益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为你这样无法兼顾家庭的“英雄”提供儿童伴学关怀。
你、我、他的三月之约已结,但是这份缘还在,这个约、这份缘背后的故事依旧在写。我们以“云端课堂”为媒介,因“一小时的陪伴”结缘,要来听听我们各自背后的故事吗?
以先驱之身,承顶梁之重
梁忠,东湖高新区中小学的一名心理健康教研员,负责指导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初见于阳光甚好的中午,在门口等候访谈时,还能依稀听到他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反复地亲切叮嘱。或许是专业的相关性,亦或许是心灵的相通性,当我们的访谈者表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背景时,梁忠老师显得尤为惊喜,与西装革履的严谨打扮相异,那份惊喜的脸色着实显露出一丝可爱。后来才知道,那是一种终于等到倾吐的期待与喜悦。
梁老师有着七年专职心理教研员的资历,疫情前专注于心理健康课的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及教师的心理维护等常规工作。疫情爆发后,梁老师虽身处远离风暴中心的老家,但是一直在思考:我还可以做什么?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空中心理健康课、战役时期专门建立的心理教研组、不断调整方向孕育而出的亲子课堂、推出超90篇推文,关注度达1370 的团队公众号、由抗疫十大妙招不断升级为的心理口罩系列等等。梁老师和他的团队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快速摸索出一条适合团队操作、服务社会的心理健康道路。
比起普通人的后知后觉,梁老师带领着团队先知先觉,在疫情期间的所有工作都处于时间领先、质量领先的地位。比起他与他的团队多次登上表彰大会,梁老师以更为自豪的语气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位团队中的主播老师参与了心理援助热线,其中一户家庭每日被忧愁和焦虑笼罩,孩子的父亲被感染,母亲居家隔离,艰难的时刻,怎么做?怎么做的更好?成了主播老师的“心头病”,也正是这样的陪伴、疏导,让这户家庭以健康轻松的心态渡过难关。
如果说执行任务是义的本分,那么先知先觉就是梁老师和他团队的团队本能。荣誉加身,不过是日夜耕耘付出的“副产品”。梁忠,是东湖高新区中小学的一名心理健康教研员,我们这样评价他:“先知先觉,自发自省,却只当是敲钟者的使命”。
担一块砖之责,砌家国之铜墙
爱是本能,发自心底。我们以往总是想到父母之爱、男女之情,经历这场“战役”,陌生人之间的本能之爱也被唤醒、亦被高歌。
高扬,武汉光谷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心灵文苑”的一名志愿者,自来汉读书后便扎根于此。我们访谈之际看到了最真实的工作场景,三三两两前来“心灵文苑”聊天散心的爷爷奶奶,尤为荣幸的是还遇到了一位精于剪纸艺术的爷爷。
高扬女士坦言道,成为一名正式的志愿者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的人需要帮助,虽然她负责的药物、食物的采购和分发等事宜并不困难,但是危难时刻的互相帮扶,是没有分明界限的。无非是得空我帮一把,累了你去顶上片刻。疫情期间社区内欲意出门遛弯的老人,不爱戴口罩的居民则成了各志愿者劝导的重点对象,他们采取各种方式对遛弯的老人和不戴口罩的居民进行劝说,最终使得居民们能安心居家隔离,自觉采取防护措施,与全国一起下好“防疫一盘棋”。我们的访谈者一致认为工作并非难事,难的是内心的困顿与不安,可是高扬略自豪说道,“我们这拨人,不是那种害怕的人。无非是多洗澡、多洗头,起码志愿者还有出门的工作权限呢!”拥有这样的苦中作乐的心态的志愿者,不止高扬一位。身怀六甲的志愿者王新艳女士亦是如此,她自发自觉的响应党组织号召,为大家派发口罩、负责测量体温。克服心理的障碍,做力所能及的事,腹中的孩儿更像是铠甲,给了她一往无前的力量与勇气!她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在阳光普照、花开鸟鸣的时节里迎接美好的世界与生气勃勃的江城。
高扬,王新艳,她们以最原始的心,尽己所能。在她们面前,我们的发问似乎显得多余,“你若是问我何故如此,我无法回答,因为,这是本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无论是心理健康敲钟人梁忠,还是把大爱化为本能的高扬、王新艳,他们本与我们是相较遥远的人,是“满天星社工”将我们的心联结至此。
“一小时的陪伴”是他们第一次组织的线上大型公益服务项目,项目目标设定为服务120个东湖高新区一线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医护工作人员家庭、双职工家庭的学龄期儿童,帮助服务对象在学业上有进步,在感情上有陪伴。项目拟定招募45名志愿者,完成1620小时课程服务。实际完成110名志愿者招募,开展2877.5课时的服务,服务了105个家庭。在家长提交的460次反馈表中,有362条是家长直接对本项目及志愿者做出的评价,项目认可率及好评率接近100%。
访谈之中,满天星负责人汪老师的一个观点颇为令人感动:各公益机构不是竞争关系,项目的同质化可以把微小的力量无限放大。也正是这样的“大格局、大视野”才会让“一小时的陪伴”这样的公益项目深入人心。他坦言,比起深圳公益系统的组织化、系统化、市场化,武汉的各公益项目更像是帮扶工作,许多人甚至将他们定义为“居委会大妈”。从深圳到武汉,做公益的脚印或深或浅,他始终对公益葆有满腔热忱,不懈追求公益服务的市场化、专业化,不难想到:“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扬青春风貌,汇大爱之江
我们都是华科的学生,是教科院的一份子,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汇聚在这座地处长江之滨的城 —— 武汉。虽然不能像一线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医护工作人员一样在抗疫一线战斗,但是我们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立志为这些英雄守好后方堡垒。教科院组织公益支教小队,参与人数达33,本次访谈我们重点邀请一位“石头”老师与被服务家庭见面。三个月的缘分,六个月的思念,化为嘴角的一抹微笑。
不仅是刘莉女士评价我们志愿者的大爱志愿,梁忠老师、高扬、王新艳女士都肯定了九零后、零零后在这场战役中的付出,表示了对教科院公益支教小队的肯定与感谢。或许下一对志愿者和服务家庭的见面还未知期,但是我们的心中有彼此,心中有爱。当这个国家、这座城市需要我们的时候,当你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出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