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拿到价格更低的蔬菜(超市里普通蔬菜只要2)
普通黄瓜一斤 3.58 元,
有机黄瓜一斤 17.55 元;
普通娃娃菜一斤 5.8 元,
有机娃娃菜一斤 24.03 元。
同样是蔬菜,但只要挂上“有机”两个字,价格就能翻上好几倍,「有机食品」真的这么好吗?
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在官方解释中是指按照有机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加工、销售的,供人类消费、食用的产品。
包含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奶制品、蜂蜜、水产品、坚果、调料、饮料等。
说人话就是:
- 原料物种没有转基因;
- 没有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化肥、化学农药、化学生长调节剂);
- 环境远离城区、工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
(一张图给大家快速分级)
总得来说,相比普通食品,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的控制会更加严格,还需要专门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食品安全保障性也会更强一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机食品”这么贵的原因。毕竟场地选择、产能、生长周期、认证费用等方面,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据统计数据显示,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的价格差额,高达 40% 以上。
那么,被“精挑细选”的有机食品,就一定比普通食品强吗?
有机食品VS普通食品1、从安全方面来说
有机食品也会使用农药,你难道真以为,有机食品出现害虫,是农民伯伯一个一个抓的吗.......
有机食品只是不使用「人工合成农药」,但会使用「有机农药」!
比如:
- 植物源和动物源的杀菌剂、杀虫剂,如天然除虫菌素、鱼藤酮类等;
- 矿物来源的杀菌剂、杀虫剂等,如石灰水、波尔多液等。
这些有机农药也具有低毒性,也存在农残问题,而且科学研究发现,将近半数的天然杀虫剂也有致癌性(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是安全的)。
所以只能说,有机食品在安全性方面可能稍高于普通食品,但不是完全安全的。
2、从营养方面来说
近50年全球各国的食品安全部门,都针对有机食品和普通食品做过研究,无数研究数据证明:
从营养质量角度比较,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间并没有差异。
3、从口感方面来说
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有些人,觉得有机食品的味道和普通食品,差不多;
- 也有些觉得,有机食品“鸡有鸡味,菜有菜味”,比普通食品强。
这都是个人口味的问题。但如果有人硬要说,可以从有机食品中吃到“生命力”。
Emm.....你高兴就好!
更尴尬的还有一点:市面上卖的很多有机食品都有造假嫌疑。
有机食品有造假风险
不久前,央视《焦点访谈》就曝光了有机蔬菜的黑幕,新闻中记者暗访了北京某大型超市发现:
- 货架上的有机蔬菜,大部分都是普通蔬菜假冒的;
- 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却惊现大量尿素、复合肥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 在有机蔬菜还检出了禁用的农药残留;
- 连有机检测证明,都是批发商「自己填的」。
所以,大家在购买有机食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如何购买真正的有机食品(赶紧收藏起来备用)
1、看销售产品包装上是否使用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志,并同时标注了有机码、认证机构名称或标识等。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2、有机产品的包装,通常使用由木、竹、植物茎叶和纸等制成的,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
3、向销售单位索取认证证书、销售证等证明材料,查看购买的有机产品是否在证书列明的认证范围内。
4、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核实生产加工企业是否已经获得认证以及证书是否过期等信息。
所以,大家不要把「有机食品」想得那么美好,「有机食品」并不等于100%纯净的「纯天然食品」。
它只属于在食品行业标准内,品质及安全性稍佳的一种产品,但是值不值得花十几倍的价格购买,这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 经济条件允许,买点无可厚非;
- 经济条件一般,就没必要给自己造成额外的负担。
更不要做出大人自己节衣缩食,也要给孩子专门买上一份有机食品的行为了,不值得!对于孩子来说,均衡膳食,保证食品的多样化,才是真正的营养来源!
还有一点,小薇也想特别做一下提醒。
有些人一直追求,没有农药、没有污染、没有重金属的100%纯净的「纯天然食品」,但实际上,要知道,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多数地区的空气、水和土壤等自然环境已经被污染,我们吃的所有食品都不可避免地含有这些物质,所谓的「纯天然食品」基本很难找到了。
你可以抱憾,也可以愤怒,但这是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能说,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提高个人环保意识,才能真正改善自然环境,回到以前“鸡有鸡味,菜有菜味”的自然环境中,而不是单纯的为口「纯天然食品」,而走火入魔。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
记得点个赞,
也可以在留言区,
分享你的个人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