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生活靠自己(爱吃甜食跑早操70年)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去世后,他的译作,他的著述,他的日记,关于他的纪录片,他在网上的短视频经典语录……被大家重新翻读、观看。

《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是许先生生前所写的一本回忆录。内容涵盖他在西南联大里老师、同学、旧友……全方位回忆西南联大里的校园生活。

许渊冲生活靠自己(爱吃甜食跑早操70年)(1)

1921年,许渊冲出生在江西南昌,1938年前往西南联大外文系求学,1941年参军,毕业后在联大下设的天祥中学教书,一直到1946年法国留学,许渊冲才算真正离开联大。联大8年,许渊冲从江西小镇的青年学子,逐渐成长为展现世界之美的翻译家。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与杨振宁比学习,特别热爱甜食,到晚年依然保持着早年在联大养成的早操习惯……

许渊冲求学的西南联大,名家云集。陈寅恪、闻一多、冯友兰、吴宓、朱自清、钱锺书、沈从文、卞之琳等是他的老师,杨振宁、朱光亚、何兆武等是他的同学。在许渊冲笔下的闻一多是“指捻胡须,多生感慨”;陈梦家“长袍宽袖,有飘飘欲仙之概”;刘文典是“才高学广、恃才傲物的狷介狂人”;吴宓则是“古典主义的外表,却包含着浪漫主义的内心。全世界第一个研究中西比较文学的大师吴宓,他最爱中国小说《红楼梦》和英国雪莱的诗,认为雪莱说的爱情如灯光,不会因为照两个人而减少光辉,可以应用于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爱情,他并身体力行,也得到不同的毁誉。但他认为文学高于生活,因为文学是浓缩的生活,哲学是汽化的生活,诗是液化的生活,小说是生活的固体化,戏剧是生活的爆炸化。”

与老同学杨振宁久别重逢

一见面就讨论古诗词翻译

在许渊冲的判断里,他的同学杨振宁“不但是理论物理学家,而且对文化很有研究。他在美国读到我写的联大回忆录,要我寄他一本,我就请他为回忆录的英文本写一篇序言。”杨振宁在序言中说:“我读后再一次体会到诗人的生活和科学家的是多么不同。许多年前,艾略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诗人)来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有一天,在所长奥本海默举行的宴会上,奥本海默对他说:‘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许渊冲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不知道他的意见和奥本海默有无相通之处?”

许渊冲生活靠自己(爱吃甜食跑早操70年)(2)

许渊冲与老同学杨振宁等人合影

对于老同学序言中的观点,许渊冲深表认可,“杨振宁用科学家的语言来说明用艺术的语言解释科学有所不当。可见他不但科学水平高,艺术水平也高。1997年他来北京,我们久别重逢,谈到这个问题。但一见面他先问我翻译了晏几道的《鹧鸪天》没有?我听成严几道了,不知道是哪一首,他就背给我听:‘自别后,忆相逢。’这首词在久别重逢时念,正是再恰当不过了,他小时候背的诗词还没有忘记,可见他的记忆力多么强,对文学作品多么熟悉。”

许先生读书时的小学中学大学,小学是最好的小学,中学是在省内最好的中学,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有人就问到许老先生,在联大这么优秀的学校,和那么多优秀的人一起读书,会感觉到压力么?老先生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压力根本就不大,有什么压力呢,清华北大很自由。你要大家向上,这个不是压力了,催促你向上,杨振宁好,要赶上这样才好,杨振宁是理科生,物理99,微积分100分了,我怎么学习他呢,后来我俄文100分,法文99,我这样来学他,但是没有压力……”

许渊冲生活靠自己(爱吃甜食跑早操70年)(3)

少年许渊冲

说到这里,老先生提起《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里的一个故事,当时教他们英文的是外文系主任叶公超先生,老先生回忆说:“他对学生很严,但讲词汇的用法,却很精彩。叶先生考试也很严,分数给得又紧:一小时考五十个词,五个句子,回答五个问题,还要写篇英文短文。结果杨振宁考第一,才得 80 分;我考第二,只得 79 分……”

甜食爱好者

曾把甜玉米放进菜单

许先生是个不折不扣的甜食爱好者。读大学的时候他曾担任伙委,负责大家的伙食,就把甜甜的玉米作为素菜放进了菜单,不料引起了很多同学的反对,他这才知道南方人把玉米当菜,北方人却当粗粮。从此,这位伙委南北兼顾,但依旧爱好玉米。许先生一直习惯用热牛奶和奶油蛋糕做早餐,牛奶还要加糖。对甜食的喜爱也让老先生的生活充满阳光,笑眯眯地继续着翻译事业。

许渊冲老先生一直保持着联大时的生活习惯,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做早操。老先生的早操习惯是来自于联大的体育老师,也是清华名人黄中孚(1933 级),他要学生们每天做体操,保证百病不生。许渊冲坚持了70年,不曾放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