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

最近每天都在刷涂磊微博的“涂磊育儿之和孩子的52件事”,作为多档节目的特邀嘉宾,涂磊很少在家,但是每当他和女儿小樱桃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画画,荡秋千,还是做手工,都能感受到幸福的温暖。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

不仅如此,在视频里涂磊还晒出陪女儿看书的情景,涂磊说:“自从有了这个小书架,我们家的日常又多了一项,陪孩子读绘本”他把自己比喻成寻宝的守护者,而女儿则是书海里寻宝的探险家。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2)

在《恕我直言》这档节目里,涂磊曾表示,自己完全是一个女儿奴,根本不敢跟女儿大声讲话,而且说男人讲逻辑,女人讲情理。这个平时在节目里言辞犀利,说话深刻的男人,在教育孩子上却温柔至极。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3)

不仅涂磊老师是这样教育孩子,历史上很多名人父亲都是如出一辙,他们秉承“子不教父之过”的原则,用耐心,细心,宽容和笃定培养了一个个栋梁之才。

01.耐心的父亲,让孩子内心更平和

在综艺节目《一起出发吧》,脾气爆炸,军训似育儿的杨烁,被人们称为“令人窒息的爹”。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4)

比如说,孩子走路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会要求孩子重走。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5)

比如说,孩子不会叠衣服,他会凶孩子。他的口头禅就是:“我都能做你不能做?”、“我都起来了你起不来?”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6)

孩子在他面前总是紧张无措,胆小怯懦,但当他不在的时候,孩子其实是个温柔负责的小哥哥。

杨烁希望儿子成为独立的男子汉,然而只有粗暴和训导肯定是不够的。

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就用耐心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佳话。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7)

梁启超忙着宣传变法、组织会党或者到处演讲、备课授课,尽管如此繁忙,他仍然抽出时间写信和孩子沟通。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8)

他写信的内容从彼此的生活小事,到子女择业婚姻等人生转折,都以聊天的口吻与其写字交谈,提出合适的建议。

他常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为例,指点孩子如何过有价值有趣味的人生:“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9)

梁启超对于子女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关注。梁思庄在一次考试中得了第十六名,大大伤了自尊心。梁启超得知后写信给她:“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能在37人中考到第十六名,真不简单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0)

梁启超说:“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益其巧耳。”

02.以身作则的父亲,让孩子行动更自觉

同事就经常抱怨自己的老公,一回到家就手机电脑不离手,不是刷视频,就是玩游戏,时不时还教育孩子不许看手机。经常在没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对孩子一顿数落,对妈妈的教育还指手画脚。

这一切让同事特别苦恼,同事经常说:“自己三十多岁的人,都不能做到自控,还要求孩子。”“你在看手机,玩电脑,难道能让孩子安心读书学习。”

曾经在《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冠军的武亦姝父亲,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这位律师父亲,每天下午四点半之后就关掉手机,一心陪孩子读书学习,正是由于武亦姝父亲的这种行为,最终让武亦姝高考取得了613分的好成绩,圆梦清华。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1)

说到以身作则的典范,不能不提我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国藩。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这么评价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那就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就是用“笨拙”鞭策自己,成就了自己的“聪明”。同时也成就了后代子孙的生生不息。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2)

曾氏家族,两百多年来,人才辈出: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自修英文,成为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的孙辈也出了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了曾昭抡、曾约农这样的学者和教育家。

曾国藩虽然权高位重,但一生至简,吃的、用的、穿的,一切从简,自己能做的事儿,一定是身体力行。吃饭的时候,有一次遇到带壳的谷物,儿子便挑出来放在桌上。曾国藩看见了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捡起来剥开外壳把里面的米吃掉。身教的影响力自然优于言传。

以身作则,不是劝导他人的重要途径而是唯一途径。——柳传志

03.懂得放权的父亲,让孩子做事更自信

北京卫视 《我是演讲家》全国总冠军刘轩,也是一位畅销书作家、音乐制作人、主持人,心理学教育专家,还是著名作家刘墉的儿子,曾讲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育。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3)

他说是父亲对自己的能力的信任,才让自己自信的面对很多困难。小时候父亲为了让自己锻炼语言,带自己出门向警察、路人和街边的摊贩问路。而且十分相信自己能做好,就这样,刘轩通过自学过了出国的语言关。

刘轩小时候胆子小,害怕小动物和昆虫,于是父亲经常带自己去野外,接触大自然,科普各种动物的知识,了解自然规律,相信自己通过眼睛和内心,能感知动物的生存和自然的和谐。

父亲刘墉在著作《超越自己》中也提到,懂得放权的父母才是明智的父母,只有学会自己规划和独立面对困难的孩子,面对社会的种种困难才能从容不迫。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4)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刘墉

04.因材施教的父亲,让孩子学业更轻松

我有过朋友经常抱怨自己老公太爱面子,别人家孩子学什么,自己孩子就得学什么。邻居家孩子学小提琴,也逼着自己儿子学,以至于每次上课前就是一场斗争,斗争的结局不是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就是孩子哭的稀里哗啦。

陶行知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教育出一门三大文豪的苏洵,就深知孩子的性格,因材施教。苏洵十分清楚两个孩子的性格特征,苏轼热情奔放,开朗活泼。苏辙沉静恬淡性子喜静。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5)

苏洵明白这一点,并没有强迫着“按着”他们的头去读书,而是自己偷偷的看书,不让孩子们看到书本的内容,并当着他们的面,看得津津有味,捧腹大笑。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发主动的去学习。

苏洵从来不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标准答案,每天读完书,都要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古今的成败得失,各种思维的火花在一起激烈的碰撞,其乐融融。

涂磊讲什么是家庭教育(涂磊谈亲子教育)(16)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迷失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