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

可以玩“丑陋美学”,但是别拿孩子开涮

常在河边走,常常都湿鞋的巴黎世家,真的很爱摊上事。但是鉴于这次的花式“整活”已经超出了土味营销的范畴,必须单独“吐槽”一下。

为了在圣诞节声名大噪,巴黎世家推出了一个名为「Object」的假日系列,系列照片的主角是几个纯真无邪的孩童。乍一看,粉色的毛绒装饰物没什么不妥;但是再看仔细点,整张宣传图就变了味儿。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1)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2)

儿童模特手里拿着的小熊穿着网眼短上衣,脖子上还有链条和挂饰,手上戴着类似手铐的皮革饰物……各种成人元素铺在儿童床上的画面已经很令人不适,但是当这些道具出现在脸上有伤痕的成人模特手中时,那观感真的一言难尽。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3)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4)

被外国网友扒出,成年人手中疑似拿着对应小熊锁扣的钥匙

当然,如果只是玩偶颇为诡异,巴黎世家不会被扣上“虐童”的罪名。但是任何妖魔鬼怪都别想逃脱网友的眼睛。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散落在巴黎世家和阿迪达斯联名款“沙漏包”旁边的文件内容竟与2002年的阿什克罗夫特诉言论自由联盟一案有关,这起案件最终推翻了1996年《儿童色情制品预防法》中的两项“过于宽泛”的规定,原因是这些规定限制了“从事大量合法言论的自由”。

显然,证据一出,坐实了巴黎世家在搞暗黑的“儿童性暗示”。网友们群情激愤,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扑来,相关明星也删除了自己上身巴黎世家衣服的照片。创意总监Demna Gvasalia连发两则声明对此事深表歉意,摄影师也表示他并无权利决定照片怎么拍。最后为了撇清关系,巴黎世家将广告第三方——North Six Inc广告公司告上法庭,并索赔2500万美元。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5)

第一次道歉后的后续图片,还在暗暗出现小熊

近几年来,巴黎世家很喜欢剑走偏锋,在“自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虽然不可否认,其看似“土潮”的设计下,是有技术壁垒与设计理念去支撑的,因此部分潮流人士也一直在为其“勇于突破”买单,但怪与奇是否能一直撑起品牌核心,尚是个未知数。

此外,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巴黎世家出过一双限量100双,价值1万2人民币一双的叙利亚风破鞋。犹记得一个网友的评论:100双卖出去了,赚120万,时尚史留名;100双卖不出去,亏1000块,打了个千万级别的广告。

巴黎世家的坏处(别拿孩子开涮巴黎世家的)(6)

正如这次疑似“虐童”广告后,虽然巴黎世家把广告公司反告了,但是大牌做广告真的会这么不严谨吗?我对此存疑。参考上述网友的评论,到底谁才是被玩弄的?是“真不知情”的巴黎世家,还是以为巴黎世家“广告翻车”的消费者们?

所有的“翻车”,都未必是真“翻车”。在流量与短暂的负面影响背后,是你我算不明白的经济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