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最好的办法(小儿发烧的辩证及处理办法)

小儿发烧是让父母纠心的事。每逢小儿发烧,很多家长都会手足无措,其实,如果能知道一些小儿发烧的常识,也许就不必慌张了。今天就说道一下发烧的基础知识,希望对年轻的家长们有所帮助。

小儿发烧最好的办法(小儿发烧的辩证及处理办法)(1)

发烧的分类:

中医认为发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变蒸,一种是病理性的发烧。

一、变蒸。中医认为2 岁以内的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旺盛,其血脉、筋骨、脏腑、气血、神志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有一定的变化,并且还可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发热、烦吵、出汗等等,但无病态,是小儿精神、形体阶段性生长发育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认为32日为一变,64日为一蒸,96 日三变,128 日再变而蒸,160日五变, 192 日六变且蒸, 224 日七变, 256 日八变而蒸, 288 日九变, 320 十变而蒸。此谓之十变五小蒸。 320 日过,复 64 日大蒸,再 64 日复大蒸,蒸后 128 日再复大蒸。此谓之三大蒸。小儿生后经十变五小蒸三大蒸,积 576 日大小蒸毕,乃成人。变蒸期间会有发烧现象,但此种发烧有如下特点:1.发热无汗或微汗。2. 耳朵和臀部相对于身体其他部分是凉的。3. 精神好,无所苦。如果能判定孩子处在生理性发热的时期,不需采取任何措施。

二、病理性发烧。病理性发烧要处理,处理的前提是找准病机,辨别出孩子发烧的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措施。

1.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烧。这种发烧相对较多。孩子有明确的受寒史,舌质淡,苔薄白,流清涕,打喷嚏,无汗,怕冷。对外感发烧,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六经辩证,讲的很详细,但家长们短期内却不易掌握。其实,小儿不易受七情影响,内伤相对较少,单纯受风寒引起的发烧,如果没有呕吐、腹泻等脏腑受伤的明显症状,解表散寒就行,中成药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如果风寒初起,也可用简易方法,用葱或姜汤散寒,参见《风寒感冒怎么办?》。对于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烧,挂水是错误的处理方法,因为盐水是寒凉之物,受寒后挂盐水,会引寒邪入血分,虽能退烧,但却引寒邪入里,引起小儿娇嫩的脏腑受伤。

2.风温引起的发烧。这种发烧属温病,多发于春夏,没有受寒的因素,热度高,不怕冷,无汗或者少汗,汗出而烧不退,小儿易哭闹,或嗜睡,一般舌质红,舌苔干,脉数。风温感冒颗粒、银翘散等中成药均是治疗风温的方剂。风温引起的发烧要及时处理,并补充水分,防止津液流失过度。

3.积食引起的发烧。由积食伤胃引起发热,”过食则伤胃“,如果小儿饮食过于滋腻,容易积食,食物在肠胃内腐化但不动,所以导致发热。因小儿脾胃娇嫩,很容易伤食。一般情况下,这种发烧有明确的乱食、过食食物史,小儿肚皮、掌心发烫,比周边温度高。这种发烧去除积食就行,保和丸、大山楂丸等药就是治疗积食的方剂。

小儿发烧最好的办法(小儿发烧的辩证及处理办法)(2)

发烧的注意事项:

1.找出发烧的本原是寒还是热引起,是治疗发烧的关键。至于要不要用六经辩证根本不重要。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烧,如果伴咽痛,可先不作处理,解表散寒后咽痛自然会好。

2.如果是风寒外感引起的发烧,不要用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这样做会逼寒入里,妨碍寒气外散,只需想办法散寒就行。

3.如果孩子发热,并且汗出热不退,烦躁吵闹,不能入睡,要及时将孩子送到医院去进行治疗。

4.发烧期间要饮食清淡,多吃粥养胃,恢复胃气,停掉生冷寒凉难消化的水果、蛋、牛奶,不吃大鱼大肉。

作者:中医世家康来(微信id:zhongyijskl)

思考者还在阅读:

1.痔疮不用愁,几招搞定

2.阿胶虽好,也须会吃

3.红枣宜忌,怎样吃最有益?

4.还在为便秘而烦恼吗?几招帮助你

5.如何锻炼身体(健身)有益健康?

6.中药必须会煎会喝才能发挥药效,如何正确煎药和服药呢?

7.失眠怎么办?该如何调理?

8.脱发的病因是什么?有没有简单易用的治脱发方法?

9.丰胸不难 须健脾胃

10.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该如何调理?

11."小弟不行”怎么办?几招让你雄起享受“性”福(男人女人必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