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患的历史简介(荆江水患历史的见证)

长江水患的历史简介(荆江水患历史的见证)(1)

我的故乡在湖北江陵,只要提到“江陵”二字,大多人都会想到李白的著名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佳句;还有一本《三国演义》更是让”江陵“的美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江陵因“地临江”,近州无高山,所有皆陵阜而得其名。江陵又名为荆州城,秦破郢后置江陵县。江陵作为之地名,被历代所沿用,故有一城二名了。说到江陵,她的历史文化灿烂而悠久,有很多值得使人回味的历史文物和典故。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疫情还没有结束;进入6月中旬以来,长江中下游连续普降大雨和暴雨,使其长江荆江水位急剧上涨,作为一个在长江边喝长江水长大的老者,使我不禁想到了故乡江陵的铁牛矶。

长江水患的历史简介(荆江水患历史的见证)(2)

自古以来,荆江水患不断,古代人为祈求神灵的保佑,在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乾隆下旨要铸造9尊镇江铁牛,后又铸造了郝穴铁牛镇水怪,但仍然是无济于事。自1788年造铁牛开始,到1859年建造成郝穴铁牛,在这70年间长江溃堤决口发生大水有20多次,致使10座铁牛如今只剩下郝穴镇和李埠镇各一尊铁牛,而最出名的当属郝穴铁牛了,故称为镇安寺铁牛。如今她成了荆江著名的防洪治水景点,铁牛矶也成了外地旅游者观赏的一个景点。

在古人眼中,蛟龙惧铁,按五行之说,牛属于土,土又能制水。铁牛能够集二者于为一身,故用铁牛来镇守江堤,这当然只是古人的一种治水祈求了。铁牛形状为独角兽形,前立后蹲,高踞在江堤岸边,俯视着长江,很有气势。铁牛身长为3米,高为1.8米,宽为0.9米,尾右盘长1米,外实而内空,重大约有2吨。

长江水患的历史简介(荆江水患历史的见证)(3)

在铁牛的背上铸有126字的铭文:“嶙嶙峋峋,其德贞纯;吐秀孕宝,守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翳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这是古人的期盼,在科技不发达的当时,古人只有用铁牛镇水了,但透过铭文,古人是智慧的。如今铁牛铭文成为长江水患的历史一个见证,也成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我退休前,一直在长江航道部门工作,记得每次路过江陵铁牛矶时,都会勾起我对这一历史文物的回顾;有时我还要下车看看这里的铁牛,见到此物,总会让我沉思和浮想,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善良的,可洪水又是汹猛的;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人类治水要顺势而为,才能使长江水发挥其它的益处。作为一个百姓,我是多么期望三峡工程的早日完工,让这个伟大的工程受益于长江,受益于人类。

长江水患的历史简介(荆江水患历史的见证)(4)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成灾的自然原因是河道的弯曲,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段的河床也被上游带来的泥沙而慢慢抬高,像1998年长江就出现了大洪水。近些年来,长江荆江水道进行整治,尤其是三峡工程在2009年竣工建成后,能够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了,解除了长江洪水之忧患,这是社会的发展,更是时代的进步,面对如今荆江汹猛的洪水和波涛,人们不再需要靠铁牛来镇江了。

江陵铁牛矶,成了长江水患的一个历史的见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