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夫子(东西问对谈)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对谈 | 当德鲁克“遇见”孔夫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夫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当苏格拉底遇到孔夫子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题:对谈 | 当德鲁克“遇见”孔夫子
作者 陶思远
如果孔子和西方“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可能会是一对好朋友。孔子一生推行“和”文化,主张构建一种“和而不同”的秩序社会;“协同有效性”则是彼得·德鲁克推崇的目标……
德鲁克的管理学理念与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之间究竟有何相通之处?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互鉴交融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发展?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彼得·德鲁克管理和人文科学讲席教授贾沃斯基(Bernie Jaworski)与其学生、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张曼姿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让孔子与德鲁克“穿越”交流,探讨东西方企业管理的共通。
中新社记者:“东西文明互鉴”是学术界长期讨论的话题,但管理学是特别接近实践的学科,出版《当德鲁克遇见孔夫子》这本书是缘于怎样的初衷?
贾沃斯基:最初是缘于张曼姿对德鲁克和儒学研究的热情。当时,我们刚开始和中国企业合作,管理者希望围绕使命和愿景找到企业方向。于是我们基于德鲁克思想,同时结合儒家社会文化展开了相关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在过去5至15年间取得商业成功的很多中国公司都是以产品、技术为中心,但如果问管理者“你们是谁、想去哪里、能为中国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他们都无法回答。
德鲁克说过,企业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明确的使命宣言。那时,我们意识到中国市场有比想象中更广阔的实践需求,应该围绕这些命题,结合中国社会文化写本书,普惠更多中企及其管理者,这对东西方市场都颇有意义。
我们一开始的研究只是基于德鲁克,但在与儒学比较研究中发现两者的共通点很多,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德鲁克和孔子思想从未“过时”,相反在今天更具指导意义。
张曼姿:德鲁克理论之所以常令管理者茅塞顿开,正在于其使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来自于最佳实践。中国很多传统思想来自于长期实践的智慧总结,西方也普遍认为儒学是基于“实用原则”的“来源于生活的哲学”,所以传统本身就是“经典”,但某些特定概念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中新社记者:当今不少中国企业采用的是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西方学者如何看待儒家思想在当代管理学中的应用?
贾沃斯基:儒家思想中的很多内容和今天是高度相关的。比如“自我反思”这个概念,今天人们愈发深刻地意识到自省对个人成长乃至企业成长有多重要。它背后其实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我,或者一个企业,做些什么可以更全面地帮助所在的社区(儒学中以家庭为单位,西方以社区为单位)甚至全社会?
有意思的是,“自我反思”的概念在过去20年左右的时间里才在美国和西方逐渐变得重要,但儒家在2000多年前就已有所着墨了。
张曼姿:我很推崇儒家“君子修身”这个概念,自我反思也是君子的核心品质,在西方价值观中也屡被提及。所以,儒学的很多概念不仅在儒家社会有思想基础,与当今人们基于价值观的行为塑造也有很高相关性。
孔子意识到修身是艰难的任务,但如果有使命意识,就会更容易自我激励、不断修身,做到人所不能。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上的孔子像。中新社发 赵雅丹 摄
中新社记者:哪些儒家思想观念对企业管理影响深远?在所有儒学管理原则的应用中,最核心的原则是什么?
张曼姿:当下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受过系统性的儒学教育,但在中国人的思维深处,总是会无意识地受到儒家价值观影响,它在潜意识中影响人们的商业决策或行为。
贾沃斯基:我对很多儒学名言印象深刻,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称为“黄金法则”)。这是超越时空的行为法则,对今天的企业管理仍然适用。但在我看来,儒学核心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学习能力。一个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强学习能力的企业,其本质就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了解市场动向并将其带回本部,将信息转化为有商业意义的见解和知识,并据此采取行动。所以,儒学中的“学习”不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还是学习如何改进实践,甚至学习如何学习(learn how to learn),这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今天的中国公司拥有的最强大的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学习,这是中国管理者身上非常显著的特点。他们常常提出很好的问题,而一些西方管理者反而急于得到解决方案,而非思考。
2019年,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孔子文化为内容的展览。中新社发 赵雅丹 摄
中新社记者:文化差异引起的管理效率问题屡有发生,德鲁克的管理学理念如何在儒家社会中成功实践?
贾沃斯基:德鲁克提出过一个论点:企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客户。企业必须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针对需求提供服务,这就是今天全球企业都关心的“客户驱动”概念。这听起来简单,但应用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都需重新思考。比如,在中国商业环境中,除了客户需求是中心,还有哪些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它们如何影响“创造客户需求”这个过程?任何企业要在中国市场竞争,就必须根据中国制定的标准提供服务,这就是德鲁克“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原则在中国语境(Context)下的定制化和本土化。这样的转化也不仅适用于中国,若在德国,管理者则须考虑工会的强大影响力。
张曼姿:就中国企业而言,对德鲁克原则的应用实践是要基于对通用原则及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了解原则背后的逻辑,明确自己的目的,才能更好“定制化”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原则,从而再去实践。
广西贵港市一木材加工企业。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
中新社记者:管理理念本土化转化非常重要,“Purpose economy(宗旨经济)”是西方学界近年兴起的热门概念,这个概念对中国企业有何重要意义?
张曼姿:有学者认为,当下正进入一个以宗旨为驱动的早期阶段,这个时代不应仅考虑利益最大化,而是要以社会贡献为宗旨。当然,要想塑造不单纯以“经济产出”为单一衡量标准的“高尚”组织,还需要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法律结构等。“以宗旨(社会价值)为驱动”的概念,对有着儒家“德”文化传承的中国企业尤为适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一新能源企业工人生产出口欧洲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中新社发 司伟 摄
贾沃斯基:是的。在过去50年里,人们谈论了很多相关话题,“宗旨经济”的本质是企业的存在对社会的意义,其业务(某种特定产品、服务)如何帮助社会更好地运作。宗旨对帮助员工理解超越产品的企业价值至关重要。
张曼姿:现在的年轻人已不会单纯被金钱激励,他们想要的是在获得薪水的同时可以实现人生价值。“功能社会”中的组织要承担“正确引导”年轻人的作用。
这又关联到个人宗旨和组织宗旨一致性的课题,这种一致性需要有理论做支撑,这也是要在这个领域多做教育的重要价值。管理学中有很多曾经非常好用的工具,但今天看早已过时。那为何至今仍有很多人推崇德鲁克和儒学,这就是它们超越时间的力量。(完)
受访者简介:
伯纳德·贾沃斯基(Bernard Jaworski),男,现任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彼得·德鲁克管理和人文科学讲席教授,他也是全球被引用量排名前五的市场营销学教授。曾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北美执行副总裁及摩立特集团高层管理培训总裁、南加州大学市场营销学终身教授、珍妮和大卫·塔潘市场营销研究教授、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及哈佛商学院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领导力、管理、营销和企业战略。
张曼姿,女,美国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副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西方管理创新实践研究中心共同主任,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非传统管理思想及研究方法的比较,尤其关注管理思想在跨文化环境中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