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人容易得脾虚学会调理很重要(什么情况算是脾虚)
“脾”在中医里地位超然,称为“后天之本”,与现代解剖学的脾是不一样的,脾在现代属于血液“过滤器”、免疫“助推器”,脾在中医看来,有升清、运化、统血等作用。
既然是“后天之本”,如同出生时除了先天的基因、相貌、出身等改不了,其他都可以商量,都能改变,要么混得极好,要么泯然众人。很遗憾的是,脾在后天环境下容易出毛病,常见的就是脾虚,很多中医病症、病机都能和脾虚扯上关系。
“脾虚”用现代医学手段难以理解,明明体检、化验、影像学没有异常指标,就是觉得浑身不对劲。有人说只有国人才有脾虚的情况,是国人特色问题,中医特色症状。
为什么我们身边那么多脾虚?原因之一是日常思虑过多,用脑过度,整天寻思、算计、惆怅,忧思则伤脾;原因之二是体质特点,白净、文弱、纤瘦是主流的审美,而这些观念背后,是脾运不足;原因之三是饮食习惯,热饮冷食、油腻辛咸等都会影响脾的运化,脾位于人体“中焦”,与胃毗邻,共进共退,两个脏腑如亲兄弟一般,联系紧密。
脾虚除了常见的舌苔厚腻、舌有齿痕、湿气重滞等特征外,有6个情形可以辅助判断:
1、舌体胖大,中间下陷。
2、汗多汗臭,不分季节。
3、湿疹脚气,瘙痒难忍。
4、排尿不断,尿急尿频。
5、便溏如水,稀软腥臭。
6、头昏脑涨,身体困重。
脾与人体脏腑、经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往往脾虚会引起身体异常连锁反应,但脾虚有一个过程,不是今天感觉不好,第二天就虚下去了;脾虚有分型和分类,不同的人有不同症状。总的看,脾虚从发端到成气候,分6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脾气虚。饮食不加节制,随心所欲,或想得太多太杂太乱,思劳过度,还有季节变换没有及时适应,引起脾气虚,典型的就是脾的升清出现问题,该升不升,神情倦怠,面黄苔白,胃口不佳,这是最轻的症状,可以用六君子丸、四君子汤、参苓白术丸等调理。
第二阶段,脾阳虚。脾不升清,脾气不足,胃就受到影响,出现胃脘冷痛、腹闷腹胀等问题,这是阳气“跑冒滴漏”过多引起的问题,任由其发展,还会出现浮肿畏冷的问题,女人则出现白带清稀、痛经等。脾阳虚,可用小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理中丸等调理。
第三阶段,脾阴虚。阳虚不纠正,久则影响阴阳平衡,阳虚则阴盛,盛极转亏,为阴虚,阴虚就会生内邪内热,表现为口干烦闷、手足汗多、不思饮食,观舌苔发红且苔薄,经常便秘、大便干结。脾虚的人一般很瘦,小孩更明显,可用逍遥丸、沙参麦冬汤等调理。
第四阶段,脾虚湿重。这是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因为脾不升清,运化失调,如同身体的枢纽运转不畅,身体就生湿气,影响胃气,导致四肢困重,厌食懒动,面色发暗。此阶段调理要注意脾胃共调,可用平胃散、木香顺气丸、健脾丸等调理。
第五阶段,脾气下陷。这是脾虚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现象,脾气已严重亏虚,不可固摄内脏,运化气血濡养全身,则出现又挫又困的情形。挫是气色晦暗不振,腹胀胃痛,而且有内脏脱垂、脱肛、久泻不止等问题,小便非常浑浊,这是本该由脾内升的精微,大多数下沉到膀胱所致,调理可选补中益气丸等。
第六阶段,脾不统血。血的运行受脾的统摄,如果脾统不住血,则血滞、血沉,导致全身气血不足,会出现心悸、气喘、失眠、头晕等问题,这是血虚的典型症状,如果是女人,则月经淋漓不尽,月经量多,还有其他妇科问题。可用归脾丸、八珍丸等调理。
脾虚要准确辨证施治,不是一上来就用药,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调理,确需用药必须遵医嘱,千万不可自行用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