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破冰抗辽(北宋最尴尬的胜仗)

自979年开始,到1004年为止,北宋与辽朝进行了长达25年的战争,在此期间,北宋军队败多胜少。不过宋朝还是取得了一些胜仗,比如在满城之战中,宋军就击败数万辽军,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不过其胜利的原因有些尴尬。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979年7月,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率军北伐,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在幽州附近的高粱河之战中遭到惨败。宋太宗腿部中箭,坐着驴车仓皇而逃。宋太宗逃到定州后,才稳下心神,他认为辽军一定会报复,于是在定州、镇州、关南三地布置重兵防守。

北宋的破冰抗辽(北宋最尴尬的胜仗)(1)

辽军果然来犯,辽景宗耶律贤派出两路军队南下,并且在进入宋境后集结,准备先攻下满城,然后进军镇州。消息传到东京,宋太宗急忙命定州、镇州、关南三地军队集结,向满城进发。宋太宗的决策是正确的,不过他此时却画蛇添足,“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

原来宋太宗为对付辽军骑兵,精心研究各种兵法,搞出了一个所谓“平戎万全阵”,经常在打仗时,赐给前线将领,让他们按照阵图用兵。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而宋太宗纯粹是“纸上谈兵”,他直接干预前线指挥,搞得将领们束手束脚,怎能不吃败仗?

北宋的破冰抗辽(北宋最尴尬的胜仗)(2)

不久后,8万宋军抵达满城附近,辽朝十万大军也抵达战场。宋军将领崔翰、刘廷翰等八人开始按照宋太宗的阵图布阵,每人各率一万人。但是这个阵图是有问题的,“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宋军各部之间距离较远,很容易被辽军骑兵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右龙武将军赵延进登高瞭望,发现对面的辽军“东西亘野,不见其际”,而宋军十分涣散,于是他向主将崔翰提议更改阵法,“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今敌众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持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

北宋的破冰抗辽(北宋最尴尬的胜仗)(3)

但崔翰十分担心,因为按照阵图作战,即使战败,也是奉命行事;若更改阵法,就是违抗圣旨的行为,如果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崔翰犹豫道:“万一不捷,则若之何?”这时候作为监军的李继隆也站了出来,他说道:“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

崔翰这才放心,因为李继隆是宋太宗的大舅哥,由他出面,即使战败,皇帝也不好说什么。宋军为赢得时间,派使者谎称要投降,辽军主将韩匡嗣信以为真,不顾大将耶律休哥的反对,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宋军将阵形 “改为二阵,前后相副,士众皆喜”。

史书对于战争结果记载很简略,宋军“三战大破之,获人马、牛羊、铠甲数十万”,辽军主将韩匡嗣“弃旗鼓遁”。满城之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没有按照赵光义的阵图作战,事后赵光义也没有追究。不过宋太宗还是每次作战,都会进行干预,导致后来宋朝又接二连三战败!

参考资料:1.《宋史》;2.《辽史》;3.《续资治通鉴长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