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

“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特色。“天人合一”中的“天”,既是“自然之天”,又是“主宰之天”。那么,“天人合一”与“告别单身”又有什么关系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01 “主宰之天”

“主宰之天”,指的是有人格、有意志、主宰万物命运的天。

儒家经典《周易》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又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这里所提到的包牺氏“观象于天”“观法于地”,创作八卦,传告神明心意,类推万物情况,以及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和合为一的“圣人”,都体现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这是“内圣外王”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而这里的“天”,恰恰就是“主宰之天”。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1)


从宋代张载正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到后来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又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学说。

朱熹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朱子语类》)

他认为,抽象的“理”是世界本原、宇宙本体,而且这“理”是至善的,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是现象世界中具体的、特殊的产物,必然不能合乎至善的理想。

因此,在朱熹看来,必须正心诚意,通过“格物致知”的功夫,对宇宙万物,穷究不已,持续用力,灭人欲之私、存天理之公,便可达到“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在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正物”,即是去其恶、以归于善,这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致良知”,即是去除私欲障蔽,彰显吾心本有的粹然至善的内在光明,达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至善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因此,虽然王阳明与朱熹“格物致知”的路径不同,但他们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而这一境界也就是“内圣外王”的成圣境界。

02 “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指的就是大自然,比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四季更替等现象,都属于“自然之天”。

道家哲学突出的强调了“自然之天”的重要性,主张顺乎自然天性,反对人为妄作。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2)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此,王弼注解说:“与自然无所违”。

也就是顺任自然、天人合一的意思。

《庄子》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在庄子看来,天地是与我共生的,万物是与我为一的。

在老庄哲学看来,人为、妄为,都与自然、自发相反,因此,老子、庄子都猛烈的批判仁、义、礼等世俗道德规范。

《道德经》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老子看来,上德之人不囿于世俗道德说教的约束,而是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对待宇宙万物,因而看起来是没有道德的,但恰恰是真正有道德的;下德之人拘泥于世俗道德规范的束缚,处处以仁、义、礼等道德说教苛己责人,看似有道德,其实却是最没有道德的。因此,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是忠信的不足,是祸乱的开端。

为此,老子主张必须“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返璞归真,也就是强调要“天人合一”、顺任自然、虚静无为。老子的这一思想,在庄子那里,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庄子》中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

牛马天生四足,这叫自然;络马头,穿牛鼻,这叫人为,庄子反对人为妄作,主张顺任自然,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合于天道自然。

03 殊途同归

可见,儒家哲学所理解的“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道德品格,是“主宰之天”,也是“天理”、“良知”的本原所在,它是刚健有为的,也是作为个体的人所遵循效法的最高本体。个体的人必须通过持续的修养功夫,把自己的道德精神提高到“同天”的高度,也就是达到天人合一、和合天地的最高道德修养境界,实现“内圣外王”的终极目标。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3)


在道家哲学系统里,“天”更多的是指“自然之天”,它是虚静柔弱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作为个体的人,应该顺乎自然无为之道,不妄作、不妄为,摒弃一切“反自然”的举动,进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修养境界。

也就是说,儒家是从肯定的方面来立论的,他们看到的是刚健的“天”、“主宰之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而道家则是从否定的方面来立论的,他们看到的是柔弱的“天”、“自然之天”,所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虽然儒家和道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路径不同、取向不同、所理解的“天”的内涵不同,但他们最终都要达到天人合一至善修养境界的目标则是一致的。而“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追求和突出特色。

04 时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实也就是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和合为一。

不管是儒家所理解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的“主宰之天”,还是道家所追求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的“自然之天”,最终指向的都是可知可感的自然世界,强调的是人与天道自然的和合为一。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4)


而与天道自然和合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强调征服自然的西方文化传统迥然不同。在国学大家季羡林看来: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

“在西方文化风靡世界的几百年中,在尖刻的分析思维模式指导下,西方人贯彻了征服自然的方针。结果怎样呢?有目共睹,后果严重。对人类的得寸进尺永不餍足的需求,大自然的忍耐程度并非无限,而是有限度的。在限度以内,它能够满足人类的某一些索取。过了这个限度,则会对人类加以惩罚,有时候是残酷的惩罚。”(《天人合一新解》)

这里,季羡林所说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指的就是在西方文化征服自然观念的支配下,人类对大自然贪得无厌的榨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甚至反过来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季羡林的主张,其实与恩格斯所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在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句话,其内涵是一致的。

那么,该如何扭转过分强调征服自然的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弊病呢?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恰恰是对症下药的良方。

05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理解不同。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5)


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强调人与天道自然的和合为一、和谐一致,由此而生发出群体本位的倾向,强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最佳结合、完美平衡。

比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孔子主张克制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乎礼仪,这就是仁;“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也就是既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又完全合乎社会道德的要求。也就是说,孔子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个体属性的完美统一、和谐一致。

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形成的“高扬人的个性”的文化传统,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天人相分”,这一西方文化传统推崇个性自由解放,强调重视个人价值、个体利益。

比如,崇拜倡导个人英雄主义,是西方文学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一个重要传统,从古希腊神话中宣扬的义无反顾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殉道般惨烈的牺牲精神,到现代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的“硬汉”形象,再到如今西方大片中的超人、蜘蛛侠等形形色色的英雄形象,鲜明的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和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追求。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6)


虽然西方“高扬人的个性”的文化传统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过犹不及,当过分强调个性解放、个人本位时,就必然会漠视自然、漠视社会,随之而来的,人与宇宙自然、人与社会的整体性、和谐性就会被无情的撕裂开来。

06 回到孔子

当今时代,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所造成的对自然的征服,以及社会生活中极端的个人本位倾向,已经让现代社会尝到了许多的苦头:生态恶化、信任危机、精神空虚,等等。

比如,我们身边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以及“单身经济”的兴起,未尝不是西方个性解放、个人本位的文化观念对国人的思想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造成的。

据今年11月22日《经济日报》报道:“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旅游,这是大多数单身族的生活。数据显示,全国单身人口已达2.4亿,占到总人口15%。”



孔子形容男女感情(天人合一回到孔子)(7)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单身族?为什么会有畸高的离婚率?因为很多人都在追求绝对的自由、纯粹的幸福,有人一言不合而离婚、有人婚内出轨而离婚,有人单身是因为沉湎于极端精致的一人世界的“小生活”,为了保持这份精致的生活情趣,他们宁肯与宠物一起“过日子”也不肯找人结婚。其实,这些现象,本质上还是极端个人本位思想在作怪,也就是西方“天人相分”文化观念的输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那么,该如何纠正西方“天人相分”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弊病呢?季羡林认为:

“人们首先要按照中国人,东方人的哲学思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同大自然交朋友,彻底改恶向善,彻底改弦更张。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继续幸福地生存下去。我的意思并不是要铲除或消灭西方文化。不是的,完全不是的。那样做,是绝对愚蠢的,完全做不到的。西方文化迄今所获得的光辉成就,决不能抹煞。我的意思是,在西方文化已经达到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人类文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这个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能达到的目标,就是这样。”(《 “天人合一”新解》)

1988年1月2日,澳大利亚的《堪培拉日报》发表了一篇发自巴黎、题为《诺贝尔奖得主说要汲取孔子的智慧》的文章,文章提到: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当前,是时候大力弘扬以“天人合一”为根本价值追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也是时候反思以个人本位、个人英雄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观念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