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健康管理手册,一颗小小饭粒的旅行
本文作者:吉米大夫
小饭粒的旅行
民以食为天,在我国,一天不吃米饭就感觉没有吃饭,米饭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古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有“光盘行动”。
那作为米饭中的最小单位:饭粒,它在我们的消化道中是如何被消化的呢?我们的消化道每天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今天,我们就跟随小饭粒一起完成一场旅行,领略我们人体消化道的工作环境,大家准备好了吗?
第一站:口腔
当饭粒出现在口腔里时,首先会被“守门”的门齿切成小块、然后交给里面的臼齿来磨碎,在这个过程中,舌头会尝一尝,是不是有一股甜甜的味道。
口腔不停地搅拌食物,将含有酶的唾液和饭粒混合均匀,并且附加润滑作用,让饭粒能更顺畅地进入食管。
这是我们消化的第一步,也是唯一的物理消化阶段,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
细嚼慢咽是消化的良好开始
第二站:咽部
饭粒在口腔里被消化后,舌头会将它送到咽部。咽部是个称职的“交警叔叔”,他指挥着两条平行的“马路”——食管和气管。
当看到饭粒走过来,他会打开食管的大门,让饭粒通过;当看到空气涌过来,他会打开气管的大门,让空气通过。
但有时候他也会“失灵”,大部分是因为你吃得太快,吃饭讲话了,饭粒会直接撞开门,冲进气管,你就会剧烈地呛咳。如果呛进去的食物太硬,就会卡住窒息,要命!
《论语·乡党》:食不言、寝不语
第三站:食管
这是一条长约25厘米的垂直管道,饭粒通过咽部进入食管,就像坐上了“滑滑梯”一样快速通过。
但食管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地方,因为单纯靠“自由落体”饭粒是没有办法进入胃的,需要靠食管肌肉收缩推动,像毛毛虫蠕动一样,把食物推进胃里。
所以,即使我们躺着,食物也能从食管进入胃,在古希腊罗马,贵族们就喜欢倚在寝椅上享受美食。这样并不好,速度慢,消化差。
万一方向反了,就成了食管反流
第四站:胃部
胃是个”J“形的大口袋,在这里食物会停留比较长的时间,1-4个小时不等。饭粒是一种快消化淀粉类食物,停留的时间极短,只要1个小时,所以不容易有”饱腹感“。
在这1个小时里,胃会对它进行”化学深加工“——杀菌、消化。
胃酸:可以通过凝固和腐蚀作用消化食物,还可以杀死饭粒携带的细菌;
胃蛋白酶:可以消化随饭粒一些吃下去的蛋白质。
当所有食物和胃酸、胃蛋白酶充分混合、消化后,就形成了“食糜“,它们将被一点一点地运送进小肠,在那里将开始”吸收“之旅。
从此刻起,你已认不出饭粒的原来模样
第五站:小肠
跨过胃的出口——幽门,饭粒进入了小肠,在这之前小饭粒才走过了短短几十厘米,而下面这段旅行要3-5米,这就是惊人的小肠长度。
在这里面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酶”小分队,当食糜到达小肠后,肝脏和胰腺的分泌物会和它混合,把饭粒中的不同成分筛选出来进一步化学加工:淀粉、蛋白质、脂肪、水。
其中含量最高的淀粉在肠、胰分泌物的作用下变成麦芽糖、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可能引起餐后血糖增高。如果小肠生了病,那就可能导致“营养“不能被吸收,出现贫血、水肿……
经过这段漫长的旅行,小饭粒还有一些物质没有被消化,
所有的这些都交给了下一站:结肠
第六站:结肠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接近本次旅行的终点。等待消化的残渣主要是:胆汁、水、纤维素、某些脂质。对于小饭粒来说,最主要的是水了,但它已经和其他的伙伴混合在一起,早就分不清彼此。
结肠不仅被动吸收水分,在这里面还有数十万亿个菌在繁忙工作着,它们就是肠道菌群。这个家族包括了细菌、真菌(包括酵母菌)等,它们和残渣一起不仅保护我们的家园,而且还合成了很多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
当这些食物残渣的水分被吸收得差不多了,便便也就形成了,我们即将迎来最后一站。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
最后一站是哪里?
对,就是我们可爱的“菊花”
最后一站:肛门
便便已经差不多形成了,先存储在乙状结肠、直肠。但是因为含水量的不同,可能是“烂糊状“、”香蕉状“”羊屎状“……
那它们怎么知道肛门的方向?难道自带导航?不,是靠消化道两层肌肉的强大作用——搅拌和推动。内层肌肉呈环形,收缩时可以搅拌食物、充分混合;外层肌肉呈纵形,收缩时把食物向正确的方向推进。
随着一使劲、肛门松开,便便离开了我们身体,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小饭粒吗?是也不是。
它是饭粒2.0版,从此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消化道每天都在不辞辛苦地工作着
为了2020美好新生活
我们立下新年Flag,扶稳了,别倒!
1、细嚼慢咽、绝不狼吞虎咽;
2、放松心情、绝不胡思乱想;
3、保证睡眠、绝不成天熬夜;
4、规律饮食、绝不挑三拣四;
……
预防消化道肿瘤,认真对待每一口食物:
1、少抽烟喝酒、不喝(吃)过烫的食物
(口腔癌、食管癌);
2、少吃腌制食物、隔夜菜、不要吃太咸
(食管癌、胃癌);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红肉辛辣食物
(肠癌)。
更重要的是,40岁以上的体检别忘记加上
胃镜和肠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