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不断的自我修炼(教育即思维生长)
教育即思维生长,教育即智慧生成。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是靠人的思维来实现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从哪里来?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讲,教育从来就应该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目标。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文章选自《为思维而教(第3版)》前言,前言共六小节,分别为:
1.教会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2.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3.考试成绩多大程度上代表思维水平
4.知识与思维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5.不会思维则不可能构建完善人格
6.教育应指向人的智慧生成
今天为大家介绍前两节:“教会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和“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一、教会思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人们不断要求和期望教育把人类意识的所有一切创造潜能都释放出来。“但是千百万人们今天却正在发现,他们创造活动的两个组成因素(思想和行动)都已经瘫痪了。……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是的,教育在维护某种已有秩序和现存状态上的确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它在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类自身的充分发展,特别是当面临新的挑战亟须做出新的调整和回应时,教育却常常陷入困境之中。
我国教育有好的传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上积累了比较完整的经验。但相比之下,我们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却不那么重视。特别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背什么的教育模式使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这使繁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如神明的教学方法。于是,每一个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教育的加工,就犹如生产流水线上产出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矩。课堂上双手背后坐得笔直的孩子们、繁难的课程、沉重的作业、严厉的老师、严格的考试构成了一幅中小学教育的图景。总体上,我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传授已有的知识,重点在于继承,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升相去甚远。
曾有人这样概括我国教育的弊端: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数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这种说法虽然失之偏颇和尖刻,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形象地概括了我国教育不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缺憾。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这抑制了学生自己的主动思考,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如果说传统的继承式教育在过去那个生产力发展缓慢、知识更新远未达到频繁的时代曾经起到过很好的文化传承、社会延续作用的话,对今天这个科技发展迅猛、新知识产出频繁、社会变革急剧的时代而言,它显然有着太多的不适应。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一切形式和内容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创新是生存于这个时代的人最不可缺少的精神和素质。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到了关乎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不会创新就意味着不仅不能适应这个时代,还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对本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以往惯于维持和适应的教育已经到了不得不彻底改革的时刻。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非天赋神授、与生俱来。它来自哪里?一个必要的、先决的条件是肯定创造性思维的价值并使之进入教育关怀。创造性思维本身意味着创新,意味着不断地超越。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意味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教育在今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每个人身上其实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要把这种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变成外显的、现实的创造力,必须通过接受科学合理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所发挥出来的潜能只是他身上蕴藏的潜力的极小一部分。即使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创造天才,也只不过开发出了他脑力的一小部分,有专家认为,这一小部分不会超过40%。大科学家尚且如此,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多少有潜力、潜质的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埋没、被忽视。所以,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吉尔福特指出,我们多数人是创造性未得到发挥的人,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的人只是极少数。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一系列严肃的问题,即: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具有创造性但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人,通过接受教育,将自身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使得教育成为提高人们创造性的最佳外部诱因?这是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也只有教育才能承担得起这个使命。学校教育原本就负有受教育者思维能力培养的重任。因为要培养一个人成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中外教育家总是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说:“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作为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强调了“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也把教育的任务表述为:“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教育要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和造就大批具备高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把教会学生思维放在第一位,使得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学生都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科学决策,有所创新地工作。
受教育者通过接受教育真正学会了思维,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来说,其意义都是重大而深远的。
从宏观角度看,通过教育,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善于思维、懂得思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提高整个民族创新水平的关键。只有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最终改变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打破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和恪守常规的落后观念,才能摆除愚昧、解放思想,提高整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只有培养学生勇于变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科学品质,培养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理论,并推动新事物新理论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精神,才能使我们民族的起点更高,立意更新。
从微观角度看,通过接受教育,发展个体的思维品质和水平,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创造的主体,都能够不断地从自己的创造性工作过程和成果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体验到成功的感动,那么无论是对其内在潜力的进一步挖掘、创造活力的不断释放,还是对其人格的圆满、心性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教会学生思维应当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目标,它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以此为使命。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维,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
二、教育对人的思维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沃顿商学院的一本教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令人感受颇深。“午夜时分,你听到楼下公寓里传来很大的收音机声。上周,住在公寓里的一位安静的老人去世了,你已经开始考虑下一位房客的到来。你不知道谁会住进来,并且你刚刚从大学同学那里听到一些令人恐怖的故事。在公寓里,一个不好的邻居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现在你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爵士乐不停地响着。你辗转反侧,看着挂钟。现在是午夜00:30,你决定再等一会儿。即使你的新邻居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你也不愿意第一次会面就吵架。1点了,收音机还在刺耳地叫着。他们到底在举办一个什么样的聚会?你明天还要早点起床工作。什么样的人会这样无知?所以你想走下楼以平和的语气教导这个“白痴”。你使劲地敲着门,然后门摆动着开了。你很奇怪地发现,公寓里几乎是空的,没有任何新邻居搬入的迹象,屋里甚至连家具都没有。于是你走进去。在里屋,你发现一些衣服和油漆桶,一个咚咚作响的盒子连着墙上的电源插口。”
根本就没有什么邻居,只是一个粗心的油漆工白天离开时把收音机落下了。新的房客还没有来。你根据噪声凭空创造出来的无知邻居已经从你脑海中消失了,但是你感受到的愤怒和其他情感仍然真实存在着。让你平静下来再去睡觉非常困难,因为你还在生这个“邻居”的气,虽然只是一个在你头脑中存在的邻居。你创造了这个令人讨厌的角色来解释吵闹的音乐,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如果你没有下楼去敲门,那么你可能很多天都要带着这种幻觉过日子。
你的心智模式塑造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它们有助于你快速地赋予外界的刺激以意义,但它们也能限制你认识真实世界的能力。它们一直伴随着你,就像你的邻居一样,可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也可能让你整宿无眠。
商学院的教材运用这个故事来论证人的心智模式如何塑造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对世界的认识。的确,心智模式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时刻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为,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任何思维和行动都来自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心智模式正是决定着我们如何认识和定义外部世界的。也就是说,心智模式一方面塑造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信息,决定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另一方面还塑造我们如何在其中采取行动。
然而,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人们赖以理解生活、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心智模式却有可能把人限制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妨碍看到显而易见的正确答案,妨碍在面对问题时做出聪明的判断与智慧的结论。
心智模式引起我们反思的,是一个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者简单地我们称之为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带给人的不同的影响。面对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和问题,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去应对,做出各种各样的回应,给出相应的对策。偶尔,当发现别人对同一个事情或问题的处理方式和解决办法与自己迥然不同时,我们会惊讶于不同的人在想法与观念上的差异,会惊叹“啊,他居然是那样认为的!”,或者“天哪,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任由自我的惯常思维控制自己的心智,任由大脑对外界做出条件反射般的回应,并在此基础上习以为常地生活着、学习着、工作着。
心智模式也好,自我的惯常思维也罢,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教育经历、训练和活动、他人的影响、个人的经验等。其中,教育经历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尤其不容忽视。然而,教育恰恰在这一方面并未赢得社会的认可与信任。知识、技能的优越与人生智慧的某种缺失可谓今天的部分精英学子的素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反思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性格与行为缺失的同时,更有必要反思我们的教育。
本文节选自《为思维而教(第3版)》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