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花序发紫很弱怎么办(科学检测揭开满棚番茄茎秆变褐)

番茄茎秆变褐是病原菌侵染植株发病后的一种表现症状,然而引起茎秆变褐的病害却不止一种,比较常见的有番茄晚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溃疡病、根腐病,其中番茄晚疫病最为常见。在生产中光靠肉眼观察发病植株,而未经系统的诊断和检测,极易造成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日,一位来自辽宁大连的农户向我们反映,棚里一人多高的番茄满棚“茎变褐”,当地人认为是番茄根腐病,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但是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种植户的难题,我们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调查采样,结合田间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明确了这满棚的番茄“茎变褐”是细菌性溃疡病引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满棚番茄茎变褐”的神秘面纱。

一、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走进番茄大棚,我们看到许多番茄开始陆续转色,一派丰收的景象,但是走近一看,发现大多数番茄茎秆出现褐色坏死斑。据了解,这个棚的番茄自开花坐果期开始,茎上就出现灰白色至灰褐色条形枯斑且髓部变褐,并迅速向上下扩展,在茎内形成长短不一的空腔,导致茎下陷、开裂,茎的表皮出现许多不定根。随着病情扩展,整个植株表现萎蔫状似缺水,然后慢慢枯萎死亡。

图 1 田间发病照片

番茄花序发紫很弱怎么办(科学检测揭开满棚番茄茎秆变褐)(1)

图2 局部发病照片

番茄花序发紫很弱怎么办(科学检测揭开满棚番茄茎秆变褐)(2)

图3 局部发病照片

番茄花序发紫很弱怎么办(科学检测揭开满棚番茄茎秆变褐)(3)

图4 局部发病照片

二、实验室检测,确定病因

通过显微镜镜检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明确了引起番茄茎秆变褐的病原菌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简称Cmm)。

番茄花序发紫很弱怎么办(科学检测揭开满棚番茄茎秆变褐)(4)

图5 番茄溃疡病PCR检测

M:DNA marker; 1-3分别为3个番茄样品

三、了解发病症状和规律,便于防治

在提防治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关键点:

1、番茄溃疡病危害症状多变

感染番茄溃疡病的植株既可以表现出局部症状,也可表现出系统症状。

如果是番茄种子带菌,病原菌从伤口直接侵入番茄的维管组织,表现为系统症状,与文中番茄溃疡病的危害症状一样,茎秆出现褐色坏死斑,并向上下扩展,生长出许多不定根,髓部中空变褐,后期整株萎蔫,甚至干枯。

当病原菌通过植株表皮的毛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后,会出现叶缘坏死、叶片局部萎蔫等症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害进一步发展,产生系统症状,引起植株萎蔫甚至干枯,这和我们在寿光进行病害调查时遇到的番茄溃疡病的发病症状类似,由于初期没有表现出茎秆变褐中空症状,所以当地人将该病判断为枯萎病或由于肥料施用不当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导致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损失。具体危害和诊断情况可点击《番茄大量死棵,一场山东寿光--北京的“爱心接力”!》,了解详情!

2、番茄溃疡病菌来源广泛,传播方式多样

番茄溃疡病菌可以附着在种子、种苗、病残体、其他植株上,靠风雨、灌溉水和昆虫,或随分苗移栽、中耕松土、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蔓延;此外,农事操作人员的手、衣物以及鞋子、操作工具等也可以造成该病原菌在田间的近距离传播。番茄溃疡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易发生,尤其在湿度大、低洼积水、通风不良的田块易发生。

而在番茄生长期内,温暖潮湿,多阴雨天气或长时间结露有利于发病,发病后偏施氮肥或大水漫灌,都会导致病害蔓延。

四、预防为主,重中之重

番茄溃疡病传播快,危害大,一旦条件适宜就会大规模的爆发流行且难以控制。目前,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做好预防工作可以较好的控制病害。

1、加强检疫,切断病原菌的远距离传播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是检疫性有害生物,所以要加强检疫工作,严防带菌种子和种苗进入无病区。

2、种子消毒,选用无病种苗

首先,育苗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可用55℃的热水浸种30分钟,待水温下降到室温后再浸泡2小时,或选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20分钟,洗净后播种,这些方法都能减少种子带菌量。其次,对于种植户而言,要选择正规、信誉良好厂家的种苗。 选用新苗床育苗,如用旧苗床,需每平方米苗床用40%甲醛30毫升喷洒,盖膜4~5天后揭膜,晾15天后播种。

3、土壤消毒,减少初侵染源

土壤和土壤中的病残体可携带着大量病原菌,我们选择在夏季休棚期进行高温闷棚处理,可以灭杀土壤中的致病菌。有条件的地区选择氰氨化钙、威百亩等土壤消毒剂结合高温闷棚进行消毒处理,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4、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植株

植株的健壮程度是抗病能力强弱的关键,在生产中要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及时整枝打杈、科学通风排湿来培育健壮植株,有效降低病害的危害几率。同时注意防治细节,在进行整枝打杈操作后,及时喷施防病药剂,防止病菌从伤口处侵染。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以减少田间病菌数量。

5、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残植株并施用药剂,可用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50% 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1200 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或20%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700倍液喷雾结合灌根防治,效果较好。田间施药时,铜制剂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防治效果会更好,同时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作者:蔬菜卫士 闫文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