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文言文的成语蕴含哲理(蕴含哲理的成语诠释)

 沽名钓誉,别有用心——嗟来之食

出自文言文的成语蕴含哲理(蕴含哲理的成语诠释)(1)

 成语诠释

 【来源】《礼记·檀弓下》。

 【解释】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通常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成语掌故】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征战不断,百姓本就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再加上天灾,百姓就更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只得到外面去逃荒要饭。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却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个富人名叫黔敖,家里囤积了很多的粮食,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却始终无动于衷。这时,他的一个家奴向他建议:如果在这个时候施舍给那些饥民们一点吃的,他们必定会感恩戴德,自然便可以获得一个好名声。于是,黔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每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一天,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了过来。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

从他摇摇晃晃的步伐便看得出他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黔敖看见他,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他大声吆喝道:“喂,过来吃吧!”语气中充满了得意。黔敖本以为这个饥民一定会感谢他的好意,谁知,那个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敖又叫道:

 “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慢慢地走到黔敖的面前,仰起头注视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词解人生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自食其力则自得其乐,若无力自食,受一点别人善意的恩惠似乎是可以接受的,唯有这“嗟来之食”却是不能接受的。一句“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曾为多少仁人志士所赏识,也激励了许多人为免受“嗟来之食”而奋发自强,这其中包含了做人的气节和为人的骨气。

 帮助和救济本应是发自内心的、善意的,施助者不应该以救世主的心态自居,更不应该将施助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提高知名度的手段。现在社会中的一些施助者在媒体面前竭力表白他们大海般的“同情心”,实际上,却只是甩给穷人几个钱,犹如丢给宠物一点粮食一般,以此来沽名钓誉。

 所以,如果你不是真心诚意地想要帮助别人,那就请收起你的虚假与伪善;如果你需要帮助,但摆在面前的却是“嗟来之食”,请挺起你的胸膛,大声地说“不”,一个有骨气的人才能奋发图强,获得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