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世界之最(这里创造了多个)
港珠澳大桥建设(翻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最常见的世界之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最常见的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建设(翻拍)。
港珠澳大桥建设(翻拍)。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
港珠澳大桥
跟着学党史 1921-2021 第三系列 走过的红色史迹 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强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指导: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广州日报 •协办: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策划:杨清蒲、周成华、林明 执行:赵东方、余靖 统筹:王晨阳、张毓、汤新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治家(署名除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高鹤涛、罗知锋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当年文天祥过伶仃洋时,应该想不到,七百多年后,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让如此雄伟的一座大桥犹如巨龙般飞越浩渺伶仃洋,尽把碧波化通途。 这是一座奇迹之桥,它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世界上里程最长、设计使用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沉管隧道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 2018年10月,在参加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暨会见建设者代表时指出,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回忆起那一幕时仍激动不已:“大桥管理局员工将牢记的嘱托,用好桥、管好桥,重整行装再出发。” 谆谆嘱托,殷殷期望。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以来,迅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客流、货流屡创新高。粤港澳大湾区数千万人,生活从此大不同。 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 1.,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A.2018年10月22日 B.2018年10月23日 C.2019年10月22日 D.2019年10月23日 2.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复兴桥。 A.自信桥 B.自强桥 C.团结桥 D.富强桥 (答案在本版内找) 故事钩沉 早在1983年,香港爱国人士胡应湘就提出了兴建大桥连接香港及珠海的构想。从2003年成立协调小组,启动港珠澳大桥前期研究,苏权科是第一批进入大桥前期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骨干之一。他出任总工程师(后来成立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至今,围绕港珠澳大桥奋斗了整整17年,今后仍要为用好大桥、管好大桥、推广大桥继续努力。 超级工程必须是超级质量 在惊涛骇浪前展现“钢筋铁骨” “经过无数建设者年复一年的苦干、巧干,我们形成了港珠澳大桥专用技术标准体系。我希望把这个标准进一步完善,使以后的跨海工程,能形成中国桥隧工程的一个新标准。希望通过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中国的桥梁和建设标准能够走向世界。”与港珠澳大桥的缘分,几乎跨越了苏权科的大半生。 苏权科初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时,又蓄了胡须,以明建桥之志。回忆起大桥建设中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苏权科神情凝重。这是连接香港、澳门和广东的超级工程,三地的政治制度、管理体制、技术标准迥异。大桥必须执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同时满足三地规范,第一步就走得非常艰难。“早在动工前,我们做了多年论证,三地范围内选了13人建立团队进行前期论证。” 大桥建成至今,台风“玉兔”“韦帕”都曾影响珠海。面对台风带来的狂风巨浪,许多人不由得担心:深入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是否扛得住?苏权科对此胸有成竹:“没什么好怕的,我对大桥安全性有信心。”从2017年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至今,大桥先后经历多次强台风考验,在惊涛骇浪前展现了“钢筋铁骨”。超级工程必须是超级质量,在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的外海作业,还要保证120年使用寿命,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在如此严苛的标准下,科技创新成了这个超级工程之魂。 开通7个月客流突破千万 正争取更多有利通行的措施落地 大桥建成通车是否就意味着大功告成?实际上,港珠澳大桥通车时,苏权科并没有把自己在建设过程中殚精竭虑“积蓄”下的胡须全部剃完。他说:“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我们要继续把桥管好、用好,维护好这座国之重器。”为了提高大桥使用效率,相关部门争取更多有利通行的措施落地。“比如争取进一步放宽跨界通行政策,增强三地互信联动机制,尽力实现人车物能上桥、愿上桥。” 港珠澳大桥自开通后,迅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受大桥交通枢纽和知名景点的叠加影响,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出入境客流呈现内地和港澳旅客大进大出的趋势。客流方面,开通7个月,单单大桥珠海口岸边检站验放出入境旅客就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货运方面,港珠澳大桥开通,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值突破百亿大关用时不到半年,增长态势十分明显。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出入境通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港珠澳大桥也不例外,但随着11月香港特区政府“回港易”计划实施,在内地工作或旅居的香港居民陆续通过港珠澳大桥回港。据了解,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返回香港的港籍旅客主要集中在珠海、中山、江门等粤西地区,“回港易”计划实施首日就有300多人经港珠澳大桥返回香港。 港珠澳大桥标准成免检通行证 迄今十余国将桥梁送往中国制造 桥上无人机盘旋,水下无人潜艇游弋,海面无人船穿梭,大桥几乎每个部位都在智能设备的24小时监控之下,一旦遭遇问题能第一时间使用智能化手段诊断修复……这是苏权科为记者勾画的大桥未来的管理场景。 在世界范围内,超长跨海大桥运营维护都是一个难题。苏权科介绍,数字化港珠澳大桥工程科研攻关已纳入交通强国战略实施项目。目前5G网络已实现全桥覆盖,一体化云平台服务项目已初步建成,感知及维养设备研发、资产管理系统、应急管理系统、系统平台集成等主线任务均在推进中。 苏权科还告诉记者:“以往我们建设单位接国外工程,业主都会选择用欧美标准而非中国标准,但现在港珠澳大桥的标准成了免检通行证。自港珠澳大桥问世后,美国、德国、挪威等十余个国家将跨海大桥在中国制造好后,再运回国内安装。” 在苏权科看来,港珠澳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先导工程和试验田,在历时15年的规划建设中,创新共建共管模式,锻炼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这些宝贵经验、创新技术对“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将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专家新读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深度融合的结晶 伴随着港珠澳大桥2018年的全线通车,南沙大桥2019年建成通车,以及未来深中通道、虎门三桥等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翼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届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宜业、宜商、宜居、宜学、宜游优质生活圈的蓝图,将从理想变为现实。作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粤港澳大湾区,现阶段在产业生态完善、经济增长活力等诸多方面是优于纽约、东京、旧金山三大世界顶级湾区的,但是在基础设施的连通方面,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粤港澳大湾区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未能便捷连通,经济发展东强西弱。目前,大湾区东部在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劳动力与土地要素瓶颈的制约十分明显,而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与土地要素的储备相对丰富。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发展中,迫切需要打通东西两翼基础设施有效联通的瓶颈,实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路径,在实现了全区域城轨与地铁的高速连通以后,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建设,就可以在基础设施有效连通、公共服务有效共享的基础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宜业、宜商、宜居、宜学、宜游同城化的美好生活环境。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天堑变通途,粤港澳大湾区三地首尾相连、陆路全线贯通,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指日可待,粤港澳大湾区超级都市圈呼之欲出。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三地的“1小时”通达,撬动原有资源版图、经济格局,大湾区未来将迎来更多可能。 港珠澳大桥也是“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三地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它开创了粤港澳三地合作共建重大工程之先河,大桥建设过程中创立了三地协同决策、协调发展和协商解决争端的管理机制。这一协同机制正延展至管理运营甚至更多领域,为大湾区深度融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袁持平 广州实践 大湾区高质量合作 广州不断“闯新路”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之一,广州正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建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借助来自广州的“超级算力”——“天河二号”,香港科技大学甘剑平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新的三维高分辨率多尺度海洋环流模型,首次把三层环流的奥秘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共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范例。 当前,广州正不断深化穗港澳科技合作,加大港澳高校牵头申报或参与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开放力度,试行科研人员持因私证件出国(境)开展科研活动管理办法;出台《港澳籍专家入选广州市科技专家库条件(试行)》,首度征集港澳籍专家进入广州科技专家库……全省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有10家落户广州,23家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已孵化创业企业(团队)1257家,其中港澳创业企业(团队)228家。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优势互补、人才资源流动,国际一流湾区在我们眼前逐步展开。在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合作中,规则对接、交通枢纽、产业协同、广深联动、民心相通等都成为广州的“关键词”。 今年以来,广州更是大动作连连,接连发布了《广州市推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贸易自由化通关便利化行动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方案》《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意见》《广州市关于推进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荔湾粤港澳大湾区医药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在贸易、旅游、金融、生物医药等不同领域,整合粤港澳三地要素资源,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协同发展,也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打下坚实基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本期正确答案:B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