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

世纪沧桑、栉风沐雨。作为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不息,肩负大任,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陕西省土木建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陕建七建集团原总工程师黄敏求就是其中之一。数十年坚守岗位,他用科技照亮建筑行业,在全国首创新技术。如今82岁高龄的他,仍和工友们奋战在建设一线。本期推送,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大师风采,走进黄敏求的建筑人生。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1)

“陕西省土木建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陕建七建集团原总工程师, 西安建大工民建专业1960级校友 黄敏求

攻关难题,建出“西北首个”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杭州小伙黄敏求远赴陕西求学,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民建专业深造学习。学校的学习生活不仅让黄敏求掌握了一定的建筑知识,也让他爱上了大西北这片广袤的土地。毕业后,黄敏求就一头扎进建筑行业,一干就是57年。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2)

黄敏求大学刚毕业时

1967年9月,黄敏求奉命到宝鸡市扶风县,为军工企业陕西胜利机械厂建设“靠山、隐蔽、进洞”厂房。这个项目需要在黄土高原上掏挖十几个宽12米、高11米、内径深11米的大隧洞,每个洞都比3层楼高,但因为黄土松软无筋,大跨度人工掏挖随时都会坍塌。在当时看来,这就是一项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3)

为了解决工程难题,黄敏求扎进当地农村的窑洞,到处查阅资料、求证数据,屋子的灯一亮就是一整夜,就连吃饭走路都在冥思苦想如何攻克难题。一天夜里,黄敏求面对办公的窑洞忽然灵光一闪,他觉得可以沿着大隧洞内壁的边沿,先分挖很多个小窑洞,将小窑洞一侧的混凝土箍圈连接起来,再叠加连接成一串大箍圈,然后再拆除混凝土内壁的支撑和模板,把中间剩余的大量黄土人工挖出。这样“连珠成壁”,就能避免黄土层易塌落的问题了。

黄敏求的想法很快被应用于实践。就这样,西北地区第一个大跨度黄土隧洞奇迹般地诞生了,黄敏求的这项施工技术被作为典型案例刊发在当时的《三线建设》杂志上,被广泛传播学习。

再挑重任,成果列入共和国史册

9年后,黄敏求所在的陕西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接到了建设北京国际机场的保密任务,有了一定经验积累的黄敏求再次勇挑重担,担纲机场项目主体结构施工组织总设计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4)

黄敏求和他的女儿

当黄敏求和第一批专家飞到北京,看到设计图纸后,心里暗自吃了一惊。候机楼长140米,宽80米,基坑深挖7.2米,抗震要求达到8级……

黄敏求陷入困惑,他晚上研究图纸,白天泡在现场,推敲方案,查资料、做验算,厚厚的稿纸从桌子堆到了地上。忽然,他想起在陕西胜利机械厂修建大跨度隧洞“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的思路,于是提出将候机楼地基分成许多小格子,先单独施工,最后再拼接浇筑成大型箱型基础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5)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人类历史罕见的唐山大地震爆发,北京城震感强烈。当时北京国际机场的候机楼主体基础施工正进入冲刺阶段,国家民航总局提出项目暂时停工,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经过专家检测,候机楼主体基础没有出现任何裂缝。箱型基础施工的底面大、地基稳定性高,在大地震中没有出现任何裂缝。

3年后,北京国际机场如期交付。1988年,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作为北京市十大建筑之一,列入了共和国的史册

首创技术,参与黄帝陵修正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发祥地黄陵,一座新的轩辕庙祭祀大殿灿然问世,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可是,这座史诗般的建筑却发生不均匀下沉,整个地面如同波浪一般。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6)

2009年8月28日,在陕西省政府的会议室里,十多名省内知名的建筑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进行研讨。会上,黄敏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鲜明地指出了设计中的问题。经过一番激烈探讨,最终会议接受了黄敏求的提议,决定重新修正图纸,对整个黄帝陵轩辕大庙进行地基基础加固。

经过技术难题攻关会议,黄敏求找到了一项最佳施工方案。他决定从轩辕庙的旁边向下挖一个竖井到达大庙独立柱下4米处,再水平向独立柱中心挖一条通道,对准原柱底中心再采用人工挖孔到28米深的持力层,送入钢筋笼,用泵送混凝土浇筑桩基。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7)

但由于混凝土收缩性,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原石柱基础底部出现数公分的空隙,70岁的黄敏求亲自钻到洞内观察落实,四处拜访专家分析研判,最终采用高强度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人工填补了缝隙,使海内外瞩目的黄帝陵大殿保持了应有的辉煌,这种托换柱的加固设计施工方法也成为了全国首创的工法技术

我国七项世界之最的工程有哪些(他参与多个重要工程)(8)

57年来,黄敏求为我国建筑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担任主体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新、特、尖”重点项目60多个,其中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长安杯”等荣誉的项目达10多个。

忠诚和奉献是镌刻在黄敏求身上一生的烙印。如今,黄敏求还在为毕生热爱的建筑事业奔忙着。他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将激励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建筑行业,为“中国建造”添砖加瓦!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素材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官网,陕建七建集团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