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

1955年,15岁的李小龙,跟他从小一起玩大的玩伴梁绍鸿说:“我不再跟邵汉生学功夫了,转学咏春拳。”并且只练了两三个月咏春拳的李小龙还不停地向梁绍鸿吹嘘咏春拳有多厉害!这个梁绍鸿也是七岁开始练武,并且还苦练了不同门派的功夫,加之从小喜欢与人比试,之前他跟李小龙比试也互有胜负。现在听到李小龙这么自吹自擂,他如何能忍得住,况且他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咏春,觉得功夫也不咋的,所以一定要和小龙比试比试。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

随即他们就在宝勒巷(宝勒巷是九龙尖沙咀的一条街)梁绍鸿表姐家的露台上比试。

结果,也不知李小龙用的是什么手法,一拳一拳像机关枪似的,又短又快,梁绍鸿怎么都挡不了!小龙步步追迫,梁绍鸿避无可避,连续打中他脸部六七拳。梁绍鸿血流满面。流血事小,梁绍鸿早已习以为常,但败得如此彻底是他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

梁绍鸿当时觉得之所以避不开,必定是因为露台太窄无法辗转腾挪所致,便约小龙改上天台再试,但第二次还是无法改变结果。但梁绍鸿还是不死心,要李小龙和他到附近京士柏山边再试,结果败得更惨。在李小龙手下败了三次之后,梁绍鸿才决心跟他去会会这个名叫叶问的咏春师父。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2)

初到武馆那天,看到一个瘦瘦小小的,五十多岁的老头在看报纸。墙壁上没任何兵器,只有一个包,和梁绍鸿所见过的武馆完全不同。小龙叫了一声“师父”,他爱理不理地回了一句:“今天是星期日怎么有空来?”

在梁绍鸿眼里这个老头左看右看都不像一个武功高手,人瘦瘦的、眼细细的、脸黄黄的,一手拿着烟一手拿着报纸,两腿交叉斯斯文文地坐着。看到这,许多朋友是不是想问,怎么这个叶问跟电影上的一点都不同呢?李小龙告诉叶问说:他带来的朋友梁绍鸿也想学咏春,还特意强调梁绍鸿练武的背景。叶问抬头看看梁绍鸿,有气无力地叫梁绍鸿示范一套拳。梁绍鸿准备打一套显示功力的铁线拳和一套好看的二郎拳,谁知刚做了几个动作便被叶问制止了。他说:打架是有对手的,你自己在和自己斗力,不用看了。

由此看来,叶问还真是一个大师,而且他的咏春拳也确实厉害,只是这个大师,又与电影中的有点不同!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3)

在电影里,叶问是个传奇式的英雄:豪门公子,谦谦如玉,却练就一身出神入化的咏春功夫;乱世之中,以一当十打日寇,擂台大败三浦将军,力克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后把咏春拳法发扬光大,更教出了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

但,这只是荧幕上的叶问,历史上真实的叶问,一生也跌宕起伏,也堪称传奇,但却是另外一个故事。他出身贵冑,饱读诗书,却阴差阳错走上习武之路,最终穷困潦倒,女儿饿死﹔他身怀绝技,武功卓越,却生性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开宗立派,桃李天下,却甚少言传,被讥为“误人子弟”。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真实叶问的传奇一生!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4)

看古今中外名人往事,寻沧海桑田历史遗珠,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榜!

叶问,原名叶继问,1893年10月10日生于广东省佛山市,父亲叶霭多,母亲吴瑞。族谱记载,叶氏一脉是北宋丞相叶颙的后裔,祖上一门八进士,正宗书香世家。传到叶问父亲这一代,虽然没有功名,却依然是钟鸣鼎食的名门巨富。叶家祖宅号“桑园”,占了方圆几条街,人称“桑园叶家”,在佛山无人不知。

小时候的叶问接受的都是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父亲希望他勤奋读书,将来能考取功名,继续让叶家扬眉吐气。偏偏他自幼体弱多病,长到6、7岁,还是“小豆丁”一个,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而且生性好动,从小对读书就不上心,他最感兴趣的事莫过于舞枪弄棒。担心儿子体弱长不大,开明的叶家父母索性顺了儿子的心,让他拜到陈华顺门下学习咏春拳。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5)

陈华顺的师傅是号称“南海拳王”的梁赞,梁赞是有历史记载的咏春拳传人。

说到咏春拳,这里必须介绍一下她的历史!

咏春是二百年前广东的一位美女的名字,姓严。年少时,花容月貌,且行动矫健、磊落大方,有男子大丈夫之雄风。他的父亲为避诬告之祸,携此独生女躲避于川滇边区的大凉山脚下,在小集市上以开豆腐店维持生计。因咏春之慧美,当地一土豪便强行说亲欲娶其为小妾。父女二人忧心忡忡,无计可施。此事被隐居山上且常来严家购豆腐的五枚师太所关注,她便带了咏春上山,让其父对土豪拖延敷衍。

五枚师太是何许人也,年轻时亦为美女。因常被人欺凌,于是许身佛门,出家于嵩山少林寺。后学得一身少林武功,被称为少林“五老”之一。因避当时官府火烧少林寺之祸,逃隐至此。她得知严氏父女的命运后,便义无反顾地带咏春至山上,向她传授一种以训练藕手为主的拳法。此拳系五枚师太对少林拳法的革新。为了让咏春学拳事半功倍,五枚保留了少林拳的刚猛、沉雄、迅疾的风格,训练中着重借力、步法轻盈、不失稳重,改变了原训练中繁复、死板的动作,将百余种招式经过拆解后,形成精锐动作,简短确当、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因五枚教之以秘,咏春学贵以专,不到一年,便功夫上身。五枚让其回到孤单的老父身边。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6)


那土豪欢喜过望,恨不得立刻揽之入怀中,于是又派人提亲,强行订下婚期。严咏春并不回绝,只是提出—个条件,要土豪与她比武,如胜则嫁。土豪身高粗壮,力大如牛,且学过拳脚,周围百里有名,如今一纤纤弱女提出比武,以为实在荒唐可笑,谁知比武的结果令土豪大出意外,咏春轻易取胜,使他折服。那土豪虽好色却也吹过武门的几天信风,于是立下誓言,不再骚扰咏春。随后习武尝有甜果的咏春便继续求教五牧师太,三年苦练后得以大功告成。并嘱其不可外泄。后来她回佛山嫁给了丈夫梁博俦,并将拳术传给了他。梁博俦学习刻苦,在妻子的训导下,得以承继其技。并将从妻子学来的拳术命名为咏春拳,传给梁兰桂,梁兰桂传黄华宝,黄华宝传梁二娣,梁二娣传梁赞。梁赞系儒医,温文尔雅,洒脱休闲,他不喜吆喝腾翻、刚猛硬拼之武术。对咏春的刚柔相济,充满智慧之武艺,情有独钟。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7)

一套咏春拳耍得神出鬼没,出拳快速且防守紧密,注重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力量发挥出最好的攻击效果。

梁赞有两个传人,其一是陈华顺,其二是他的儿子梁璧。两人都尽得梁赞真传。叶问作为陈华顺的关门弟子,受到了陈华顺的特别关照,咏春拳基础扎得异常牢实。陈华顺收叶问为徒时,已经70多岁。叶问是他的关门弟子,入门功夫大多是师兄吴仲素教的。

咏春拳是女子所创,讲究巧劲、变化和速度,非常适合个子矮小的叶问学习。因为有兴趣,叶问练拳特别认真,而且不怕吃苦,加上天资聪颖,进步很快。虽然没有亲授技艺,陈华顺也十分喜爱这个关门弟子。

5年之后,陈华顺去世。弥留之际,还嘱咐徒弟吴仲素,继续教导叶问咏春拳法。就这样,叶问一直追随吴仲素学习咏春,直到15岁。

1908年,学习了8年咏春拳,叶问功夫略有小成,在佛山年纪相仿的习武少年里,少逢敌手。

但即便如此,叶问却丝毫没有武者的样子,他身高一米六三,样貌清秀,斯文有礼。除了一双眼睛格外有神,怎么看都是个温润少爷的模样。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8)

适逢西式教育流入中国,望子成龙的叶家把叶问送到了香港学习西洋文化,在赤柱区圣士提反书院就读。

当时正值清末,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学院里的英美学生经常欺负中国学生。个头矮小,斯文秀气的叶问,一上学就成了他们欺负的对象。

但他们没想到,这次看走了眼。一动手,没几下就被叶问撂倒在地。这些洋学生们不服气,纠集了外校练过拳击格斗的朋友来挑战,都被叶问打得一败涂地。没过多久,咏春叶问就名声在外了。

一位同样来自佛山的同学将叶问的事迹讲给了他的世伯听,这位世伯顿时心生疑虑,这些招数似乎出自咏春拳、于是他决定会一会叶问,邀请他到家切磋。

年轻好胜的叶问准时赴约,在双方拉开架势比试的过程中,叶文发现他根本没法靠近这位世伯,甚至他的拳法套路完全被对方猜到,他能在顷刻间就将叶问的招式化于无形。不过,对方好像也并无伤他之意,只是点到为止。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9)

经过这一比试,叶问才知道,这位世伯本就是叶问的师伯,陈华顺的师兄,梁赞的二公子——梁璧。

身为梁赞的亲生儿子,又赴港经商多年,梁壁无论是见识还是拳法,都比吴仲素高明太多。

梁壁也非常欣赏叶问,又把叶问纳入门下,细心教授咏春拳。他指导叶问所有咏春功夫,包括三套拳、木人桩、八方斩和六点半棍。叶问一边读书,一边在梁璧的指导下练功,进步很快。后来,天资聪颖的叶问,居然把学院里的现代科学知识和打拳结合起来,用力学原理、几何角度去研究拳理,武技更加突飞猛进。

1913年,20岁的叶问拜别梁壁,回到了佛山。经过5年锤炼,叶问的咏春拳法已经登堂入室,直追一代宗师了。

功夫虽然见长,叶问的个子却一点没长高,还是一米六三。加上他从小受儒家思想教导,一贯低调行事,很少与人争执。因为是世家子弟出身,叶问从不喜欢像其他武师一样“身穿精武装,腰束纱带,脚踏精武靴”。他注重仪容整洁,喜穿深色长衫,即使平时也身着深色中式短装。

一次,叶问和表妹等去观赏“秋色”游行,他当时身着长衫和薄底礼绒鞋,看上去一副软弱可欺的公子样儿。途中,遇到一位当时的军阀排长上前欲对其表妹动手动脚。这时,叶问突然挺身上前,使出惯用的咏春拳法,对方立马应声倒地。一向欺压百姓的地方军阀,却败在一个斯文书生手下,哪肯咽下这口气。对方起身拔枪,叶问一个转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握住对方的左轮手枪,并用大拇指的力量,直压左轮手枪的转轮,竟然把轮芯压弯,使其不能发射。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0)

这件事后,叶问的功夫在佛山逐渐传开,来找他比试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点倒是跟电影里一致。

完成学业,自然就该考虑终身大事。不久,叶问就在家族的安排下成了家。娶的是清末外交官张荫桓的后人,人称张三小姐的张永成。

叶夫人他生育了7个子女,不幸的是其中三个早夭,活下来的只有两个儿子:叶准、叶正;两个女儿:叶雅心和叶雅趣。

婚后的叶问,妻美儿娇,衣食无忧,除了不改对咏春的热忱,经常与师兄弟们切磋外,过的就是标准公子哥儿的日子。实在闲来无事,他也经常应酬其他世家子弟,一来二去竟然染上了一个恶习,抽大烟。

这样下去可不行,为了防止叶问“闲”生事端,叶家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花捐局收税的差事。这花捐局全名是“广州市东南米义花捐总局”。名字起得不错,其实就是向妓女收取花捐税的衙门。叶问怎么收税不得而知,反正是个闲差。

佛山是武术之乡,武术流派很多,找叶问切磋的人更多。因此,虽然叶问又抽大烟,又收花捐税,却始终没有耽误“以武会友”。他也在一次次比试中博采众长,功夫更上一个台阶。

但不论比武还是切磋,这一时期的叶问,仍是像小时候一样,把咏春拳当做个人的兴趣爱好,完全没有以之谋生,或是发扬光大的念头。

好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到了1938年,因日寇侵华,佛山沦陷。

入侵的日本人控制了整个佛山地区的工商业。一夜之间,叶家的家产全部被夺,连祖宅桑园都被占去。叶问一家六口流落街头,勉强找了间破屋栖身。从此过上了三餐不继,朝不保夕的日子。

更糟糕的是,日本宪兵队不知从哪里知道了叶问的功夫,找他去给宪兵队做武术教练。素来低调斯文的叶公子断然拒绝,他对前来游说的乡绅说:“民族气节比什么都重要,这个问题绝不能含糊。”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1)

碰了一鼻子灰,日本人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他们找了个日本高手向叶问挑战,声明如果赢了,叶问就得听他们差遣。

叶问无法拒绝。只得应战。那个日本高手人高马大,压根没把瘦小的叶问放在眼里,抢先出了手。叶问一个上步就破了对方攻势,顺势一带,日本人顿时失去重心,踉跄栽出好几步。叶问立时收手,一声“承让”,跳出比武圈。整场比试不到一分钟就结束了。

这是叶问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日本人过招,还是被迫应战,点到为止。影视剧里那些以一打十、跟日本将军打擂的桥段都是剧情演绎。

为了防止日本人报复,获胜的叶问独自离开了佛山。他走后,家中生活越发艰难,常常一连几天都揭不开锅,叶问6岁的小女儿最后竟然活活饿死。得知这一切,空有一身武艺的叶问除了伤心,毫无办法。

送走小女儿那天,一代宗师,椎心泣血,泪洒街头。这一点在电影里也有所表述。

而那个年代饿死的,又岂止是叶问的小女儿。因为日寇的践踏,叶家百年望族,一朝尽毁。百十来人的家族,到抗战结束时只剩了十几人。叶问恨死了日本人。

大概是源于这一腔仇恨吧,叶问后来参加了抗日组织。关于这一段经历,准确地说,是1938年冬离开佛山到1949年赴香港之间的经历,叶问一生讳莫如深,连他的儿女都不知道。叶问长子叶准所著《叶问》一书,也未涉及。

直到叶问逝世近十年,改革开放以后,叶问的好友李民才披露:叶问离开佛山后,进了军统特训班,参加敌后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担任国民政府佛山警察局刑警队队长、代理局长、广州卫戌司令部南区巡逻队队长等职务,在1948年末离开佛山,经澳门到了香港。

刚到香港的时候,叶问五十余岁,年过半百,身无长技,唯有功夫傍身,无奈之下只得开馆授徒!要说叶师傅从此立下了将咏春拳发扬光大的决心,估计他自己也不信,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

1949年,叶问接受了饭店工会理事长梁相的安排,在九龙的饭店公会公开传授咏春拳。渐渐地,由于求学者众多,叶问再三扩大场地,还分出晚间若干时段,到多家武馆执教。正是从叶问到港广收门徒开始,咏春拳得以开枝散叶。

咏春拳是一门实而不华,简单直接和实用的功夫,因此叶问对初入门者的基本训练十分重视。比如传授咏春的基本功时,从正确手法,腰马配合,到发力运用,都没有设时间限制,只有学习者能达到要求,叶问才会教授新的课程,从不苟且。

叶问平时不大喜欢说话,连他自己也承认,“口才不大好”,若要他在大庭广众之下讲几句,他便会感到“口干舌燥”。他为人含蓄,性格高傲,生前授拳多以意会,甚少言传,一度被人讽刺“误人子弟”,并说他有“四不教”:无钱的不教,因为学不起﹔钱少的不教,因为他希望多敛一点钱财﹔聪明的不教,因为怕他学得太快了﹔愚笨的不教,因为反正也好不到哪里去。

事实上,说叶问故意歪曲了一些招式以愚他的弟子们似乎有点过分。但出身于书香世代大富之家的叶问,由于其极端高傲的性格使然,试问又何来耐心去对他眼中认为“平凡”的弟子们详加教导?再加上他那种旧派儒者的极度含蓄作风,就形成了即使眼见弟子错误百出也懒得理会的心态。直到叶问去世前后,门下黄淳梁、李小龙、梁挺等十大弟子相继声名远震,才一洗冤名。

当时眼看着能在香港立足,叶问筹划着把佛山的妻儿接来团聚。哪知,1951年香港突然宣布关闭与内地的口岸。一下子把叶问和家人隔绝在海峡两岸,再见面已是1962年。而那时,叶问的妻子张永成已与他天人永隔。没有家人的陪伴,叶问在香港的日子过得一度非常苦闷。除了定期寄钱回佛山,每天教徒弟打拳之外,抽大烟又变成了叶问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儿。

一众弟子苦苦相劝,叶问却始终难戒烟瘾。

也就在这个时期,一个14岁的香港少年拜入叶问门下。这孩子因为在街战中吃了亏,四处打听对手的招式,最终得知是咏春门下,一时好奇就拜叶问为师。他的名字叫李振藩,后来改叫李小龙。

当时李小龙到武馆时,由师兄黄淳梁指导练习。黄淳梁一见到李小龙,就认为他坚持不了多久。果然一个多星期后,李小龙就对枯燥乏味的扎马步和单式操练不耐烦了,不辞而别。

奇怪的是,半个月后,李小龙又回来了。原来几天前他在外边跟人比武,一交手就被对方打得晕头转向,情急之下,李小龙抡出了刚学到的咏春“日字连环冲拳”,居然一下子反败为胜。

这下,他才认识到了咏春拳的厉害。此后全身心投入,日夜苦练,甚至在街上走路的时候也是边打拳边走。

李小龙的双脚天生有小缺陷,走路的时候有一点上下“颠”。旁人一般人注意不到,叶问却看得清楚。他还跟李小龙开完玩笑:“走路时脚跟不到地,正是短命相”,叮嘱他低调行事,切忌好勇斗狠,争强好胜。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2)

年少气盛的李小龙哪里听得进去,当时答应,转脸就忘在脑后。没想到叶问的玩笑“一语成谶”。1973年,李小龙在香港离奇去世,死时只有33岁。

李小龙跟随叶问学了6年咏春,之后移民美国。虽然没能学完所有拳法。但他一直钻研功夫,有疑惑就打越洋电话向叶问请教,并把这些心得全部融会贯通在他后来创立的“截拳道”中。世人都惊叹于李小龙的武学修为,却不知其中也有叶问的一份功劳。

1960年,叶问的妻子张永成于佛山病逝。两年后,叶准及叶正赴港寻父。叶问见到亲生儿子,百感交集,终于下定决心戒掉鸦片,全力研习推广咏春拳术。

此后,咏春拳迎来了发扬光大的鼎盛时期。

大家都知道叶问最厉害的弟子是李小龙,其实在叶问所授徒众中,最有成就的应该是他的关门弟子梁挺先生。梁挺的特点是文武双修、武哲两精。他于上世纪70年代获香港浸会学院学士,1979年获美国某学院哲学博士,1997年获保加利亚国家运动学院搏斗艺术教授衔。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3)

梁挺少年醉心于武术。对武侠电影《方世玉》、《西游记》、《黄飞鸿》等痴迷。13岁时,开始学习咏春拳。梁挺对武术的热爱,渊源于被打伤。一天梁挺与几个好朋友在逛街,他的朋友惹怒了一群顽童,他们便围殴起来,梁挺见状,挺身而出,大喝一声,扑向闹事者。谁知,二十余顽童竞相扑向梁挺,拳脚如雨点,将其打成重伤,而他的好友竟逃之夭夭。从此,梁挺便下定决心,习武自强,以敌百人,他在其叔父的帮助下,苦练咏春拳五年。后被师兄郭强引荐、拜师叶问门下,钻研武技。1968年,他20岁,便独立开办浸会学院咏春班,并获得好评。

1969年1月梁挺以咏春同学会名义,主办了盛大的咏春拳表演会,创造了三项纪录:自叶问从香港发扬咏春拳以来首次公开表演;其优异技术让与会者赞叹,会上,梁挺以肉掌劈开竖直的厚砖得到喝彩;叶问宗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席这种表演会。

继后,叶问委任梁挺为“咏春体育会”总教练,并将自己班徒交给梁挺继续任教。

叶问晚年时,除了练武之外,最喜欢和三五弟子或好友在茶楼饮茶。偶尔会打几圈麻将。仲夏之时,他最喜欢看斗蟋蟀。有时还和他的同乡、蛇形刁手梁家芳一起去看斗狗。

1972年12月,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咏春门人一致推崇他为咏春派一代宗师。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4)

叶问生前最大的心愿便是成立一个联会,发扬咏春拳。他去世后,他的众多弟子如梁挺,还有他的儿子叶准、叶正致力于向海外推广咏春拳术,将拳馆开到了世界各地。

1975年,国院咏春梁挺拳术总会成立。

1988年,该会更名为国际咏春总会。

其间馆务蓬勃发展,学员众多,1978年梁挺著《咏春拳》英文版问世(并主办了畅行的《真功夫》杂志),1979年,该著被美国媒体评为16本武术畅销书之首。

至今,世界上咏春拳训练组织达数百个,级次较高的教练员数以千计,训练场地涉及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训练人数达百万以上。

人们惊讶的是: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教练者当他们收徒结众时,一律在挂有叶问宗师画像前,按中国礼节顶礼膜拜。叶问使梁挺成才成杰,梁挺使咏春拳光芒四射,咏春拳使国术发扬光大。

咏春拳术,从一套女儿家的自卫术发展到实战技击之上,并在数十年间急速发展,由叶问将咏春拳从佛山带到香港并通过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其带出香港、发展到世界每个角落,将WingTsun发展成为国际间享负盛名的中国武术,亦是现今最多外国人研习的中国武术。咏春拳的起源与发展一致被认定为:“起于严咏春,衍于梁赞,传于叶问,盛于梁挺!”梁挺的WingTsun、“梁挺咏春拳系”对咏春拳的传扬与发展,得到包括叶问所传的咏春其它众门人、派系的极致追捧,引以为傲。

回首一代宗师叶问的一生,他身怀绝技,却性格迥异,从不恃武好胜。淡泊名利成就了他,使他远离江湖恩怨,得以以79岁的高龄寿终﹔也使得他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钻研武功以及传授武术中去,进一步把咏春拳发扬光大﹔叶问的低调处事,更使他赢得了武林同仁的敬仰和尊重。如同《一代宗师》里所言,历经光绪、宣统、民国、北伐、抗日、内战、解放,可说是大起大落,悲欢离合。虽然也曾矮檐低头,甚至沾染恶习,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不坠风骨,坚持气节,瑕不掩瑜。晚年,更令咏春一派自他而起,走向兴盛。虽然不像电影里那般壮烈传奇,终究也当得起世人尊声:一代宗师。

现实生活中叶问到底有多强(历史上真实的叶问居然是个瘾君子)(15)

各位朋友,你们是怎样看待叶问和咏春拳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能把文章看到最后的,一定都是真爱了,来个三连吧,谢谢!!!这里是世界名人榜,欢迎点击头像进入主页查看更多精彩的内容,我们下期节目见!谢谢大家,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