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五大基本内涵(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革命圣地延安,它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留下重要印记。
延安精神蕴含丰富的精神价值,在新时代以新的视角继续解读、传承延安精神十分必要、意义重大。从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延安精神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结构上的内在联系,追寻延安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探索中国精神的文化底色和未来走向,对于运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培育时代新人,哺育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激励实现自我价值,对于抵御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塑造健康心理品质等能够提供有益借鉴和价值导向。
一、从文化认识到思想认识:延安精神的心理学内涵
心理发展与思想认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崛起,中华儿女的心理变化也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嬗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奋斗十三载历史的全面反映,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对其内涵的深人挖掘,既是培育思想道德素养、发展健康心理品质的丰富养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入点。
(一)孕育延安精神与爱国情怀的文化心理
寻根溯源、正本清源。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应当清醒认识延安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延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但并不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并结合中国革命实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文化心理的主要特色,也贯穿在延安精神的方方面面。在延安面临内忧外患、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爱国”所焕发的心理动力成为推动党和人民前进的重要力量。在爱国主义旗帜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下,延安成了广大爱国志士向往的地方。“到延安去!”是那个时代青年发自肺腑的、极其强烈的内在呼唤,充分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担当。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干劲,军民始终保持密切联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许多年下来,贫乏的物质条件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击垮,反而集结了中华民族众多的优秀儿女,筑成一道固若金汤的革命斗争防线,锻造出了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延安精神。新时代依旧是奋斗者的时代,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凝聚力和心理动力。
(二)在奋斗的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理论中提出了需要与动机在人类行为中的动力作用。自我实现作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其实现过程中,人们的才能与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能让个人得到生命的幸福感、满足感,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促进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如何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追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传承延安精神便是最好的教科书。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不同时期构建的价值观认同,但两者在共同价值上是一脉相承的。实现自我价值,就要用延安精神不断校准前进的方向,不忘为什么出发,点亮思想“明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忘向哪里前进,明确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不忘靠什么走下去,永葆政治本色,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
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我们要用延安精神不断激励和鼓舞自己行稳致远,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淬炼自己的思想灵魂,不断提升自我,与时俱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爱党爱国,立身做人”的前提。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每一个共产党人,都需要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的境界。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勤学善思,立志成才”的基础。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要求青年满怀激情、不负韶华,争做勤思、善学、实干的“排头兵”。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要求深刻表明,新时代深化改革,关系人民利益,不能没有人民参与,更少不了群众的创造,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有人民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条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光荣责任。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砥砺奋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三)彰显延安精神时代内涵,促进文化自信入脑入心
文化是什么?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疆土辽阔,正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伟大国家来说,文化自信起着重要支柱和精神基因的作用。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文化自信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对中华文明深切的价值关切,包含着对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自信”二字高度体现了对这一文化坚定、积极,充满无限自豪、无比信赖的心理状态。从延安精神中,我们能够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不断与时俱进的关系。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链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夯实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也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越是往前走、向上攀,越是要善于从走过的路中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延安精神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兼具历史性与时代性。延安精神来源于党在延安时期坚持敌后抗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革命实践。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正是其中蕴含的精神要素对延安时期乃至今天的奋斗实践产生的指导、鼓舞和借鉴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交锋,如何让文化自信入脑入心、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定力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倡导对精神高峰的攀登、服膺真理的至诚,从延安精神中挖掘智慧、汲取养分、鼓舞斗志、振奋精神,补足全国人民精神上的“钙”,为文化自信源源不断的输入底蕴和底气,找准引领时代进步的精神坐标,增强前行的勇气和信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均为青海师范大学)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