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

01

有一群青蛙,他们生活在井底。一天,一只鸟儿飞过来,告诉青蛙“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好玩,快跳出来看看吧”。青蛙们都不相信,认为鸟儿在说大话“外面天天坐在井里,抬头就看见天,不过就井口大小而已”。它们觉得,这鸟一定是一只疯鸟。

可是鸟儿的话,却在小蛙君君和明明心中泛起了涟漪,它们早就厌倦了井底日复一日的日子,幻想着外面世界的绚丽多彩,它们想要改变。

有一天,君君蹭着大伙儿都睡着了,奋力一跃,跳出了它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它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它看到了花草树木,看到很多陌生的事物,它激动万分,正要转身回去告诉其他的青蛙,这时,一只大鸟扑向了君君……

好几天没有见到君君的明明,既兴奋又担心。它知道,君君已经跳了出去,做了它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可是,外面真的很好玩吗?外面有没有危险呢?君君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如果我走了,我是不是一辈子都见不到自己的朋友了?明明每天都饱受着想跳而不敢跳的折磨。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想要成功改变现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君君和明明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可是明明只是一个空想家,改变自己的目标迟迟没有付诸行动,而君君则是一个冲动派,在弱肉强食中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1)

要想成功改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02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像君君或者明明一样,拥有一颗上进的心,都想要有一些改变,有一些进步。每年年初,咱们都会给自己立下目标,而如今,2019年已经过去大半,在今年,你又收获了些什么呢?

  • 是在舒适区里,远远望着年初的flag被西北风吹倒?
  • 还是把心一横,与过去一刀两断,然后发现外面世界的无奈,后悔失去曾经拥有的一切?
  • 抑或像小蛙明明一般,一边抱着想要摆脱现状的理想,一边又患得患失被迫接受现实?

为什么我们想要改变就那么难呢?其实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大脑认知偏差,影响到我们的决策:到底该不该跳?什么时候跳?如何跳?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一个决策模型理论,叫做“前景理论”,他指出了人的非理性因素对决策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个实验,你会如何抉择。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2)

前景理论实验一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A。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时,他们会选择确定的好处,而去规避风险,这被称为“确定效应”。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3)

前景理论实验二

实验结果是:大部分人都选择B。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时,他们会因为不甘心,而选择赌一把,这被称为“反射效应”。


这个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无力改变自己:

第一,不敢作出改变。因为我们害怕承担未知风险,宁愿守住当前拥有的(确定效应),尽管“当下”有很多不尽人意(就如故事里的小蛙明明)。

比如:

  1. 你工作稳定,虽然有公司给出了翻倍的薪酬,但你不愿失去稳定,害怕失业风险,年初立下要增收的目标,想想还是算了。
  2. 你在公司奋斗了三年,如今已经是部门经理,名片递出去也算是有头有脸,一旦离开这个舞台,如何跟别人介绍自己呢?年初想要辞职创业的想法,还是放弃吧。

这种选择“确定性”的心理倾向,让我们不愿意踏出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第二,盲目作出改变。我们可能受到外界诱惑或当下刺激,从而受到情绪影响,甘冒大风险(反射效应),不顾成本、收益、概率(就如故事里的小蛙君君),直接往前冲。

比如:

  1. 曾经跟自己平起平坐的人,突然被提拔了,你觉得自己理所应得,却没有得到,于是愤怒之下跳槽。
  2. 你一直关注却没有下手的股票上涨了50%,你觉得自己损失了50%,不能再加大损失了,于是在最高点买入。

这种被情绪驱动而缺乏理性思考的决策,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而导致改变失败。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4)

因为心理认识偏差,导致不愿改变或者作出错误改变

03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克服这种心理偏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奇普・希思在《决断力》这本书中,提出WRAP决策法,帮助我们避开认知偏见和情绪影响,通过正确的决策让自己真正发生改变。

WRAP决策法,有4个步骤: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5)

WRAP四步决策法

第一、面对选择:增加更多的选项。

反思一下,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做选择时,面临的都是二选一,甚至连这个“二”的选项都还未出现,只是单纯对“一”进行是否选择。这种思维狭隘会让我们失去很多更好的选择,而产生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对自己、对外界的认知不足。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决:

1、回归自我,挖掘底层动机。想清楚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想要改变。比如想增加个人收入,可能有这些选项:跳槽、辞职创业、做副业、学理财……通过动机列出所有可能实现目标的选项。

2、扩大认知边界。提升认知,才能跳出思维局限,克服前面所讲的“确定效应”。

扩大认知边界有三个方法:

  • 第一,自我学习。这个方法要避免“证实偏见”,去选择性过滤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内容。
  • 第二,参加培训。讲师的资源层和能力圈比我们强大很多,通过培训获取新知识、新观点、新思路是不错的选择。
  • 第三,扩大社交。一方面,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子,结交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人生经验等;另一方面,去寻找跟自己一样正在解决、或者已经解决类似问题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思考的、如何选择的。扩大社交的途径就比较多了,比如现实生活、网络社群、问答平台等。

3、克服二元思维。二元思维就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好即坏”。比如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总会不自觉将孔子、诸葛亮列为“好人”,将奸臣、败寇列为“坏人”。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对历史也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我们做决策时,要避免陷入二元思维中。

  • 比如:我年初定下目标,希望能改变目前在国企一层不变的工作状态,获得更多的成长。我并没有选择辞职,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打开人生另一个世界,并且让工作和写作相互促进。

有时候,我们不一定“非此即彼”,而可以选择多目标推进,降低人生风险。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6)

突破思维局限,给自己的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分析选项:现实中检验假设。

1、寻找相反的信息。

我们在网上购物的时候,我们会主动去寻找那些负面的评价,这些信息的参考意义更大。

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也是一样,对自己最在意的点,要进行反驳。比如“公司收入真的有这么高吗,是否写进合同?”“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真的有这么好吗?”我们需要通过网络、社交关系等尽可能收集相反的信息。这样,才能全方位评估,客观作出决策。

2、思考失败的原因。

有一句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这便是一种逆向思考的能力。

而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正是思考问题一切从逆向开始,研究别人的失败,才让他的决策从不犯大错。

我们需要反问自己,如果一年后,我失败了,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我可以避免吗?通过反问和思考,找到潜在风险点,再结合自身情况评估是否能有应对能力。

  • 比如,导致写作失败的原因可能有:持续稳定的输出不够、没有新颖的观点、文章逻辑混乱、写作风格不符合平台调性等。当我找到这些风险点之后,我一条一条去应对,如此我才能在上半年拿到头条优质创作者和青云计划获奖者的成绩。

3、小范围尝试。

当一项新的政策出台时,往往都是首先选定小范围区域试点,然后再大范围推广。当我们要尝试一项新的领域时也是一个道理。

通过小范围尝试,让自己的“构想”与“现实”接轨,评估可行性,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比如:

  • 你想转型销售,利用周末时间先去兼职跑一跑业务。
  • 你想从事新媒体写作,先到头条写3个月看看推荐和阅读效果。
  • 你想创业开花店,先去花店当2个月插花助理。

如果你突然发现,现实与自己的构想简直大相径庭,那么你得慎重考虑这个决策了。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7)

到现实中,去衡量理想的可行性

第三、做出决定:预留考虑时间,克服情绪。

心理学上有一个“解释水平理论”,理论指出,当人们对事件的距离较远时,人们使用抽象、本质和总体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高水平解释),当知觉距离较近时,人们倾向于以具体、表面和局部的特征对事件进行表征(低水平解释)。

换句话说,我们距离事件的距离越远,我们就能更加客观,看得更加清楚。

  • 我有一个同事,因为对直属领导不满,向上级领导申请调换岗位,但没有得到批准,于是一怒之下,第二天就提交了辞职报告。但他根本就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去处,辞职后,重新寻找新的工作,才发现竞争激烈,为了还房贷,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销售,想着前几年在体制内朝九晚五的日子,追悔莫及。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人生中很多重要的决定,都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是去他的,老子豁出去了而决定的。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洒脱、很英雄,但实际上,都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而做出的存在很大潜在风险的决策。

正确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给自己预留出时间距离,比如一周、一个月,让情绪逐步消解,恢复理性思考,找回对大脑的主控权。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8)

不要在大脑被情绪操控的时候,匆忙作出决定

第四、面对结果:准备迎接错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今的世界变化一日千里,纵然我们做了最好的准备,事情也未必就能如规划前行。我们需要做好三件事:

1、心理上准备好接受失败。设想最坏的结果,从心理上接受这个结果,避免被挫折彻底打败。

2、设置止损点,并严格执行。就像买股票,要求自己必须在亏损10个点时抛出。工作也是一样,这个止损点可以是时间,比如坚持一年没有进展就转行,也可以是项目进度,比如创业亏损50%就放弃。

3、校正选择,重新出发。采铜曾说:人生是持续反复的构造,选择是可以被修正和重塑的。因此,当一个选择结果变坏时,我们不要纠结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而应该总结经验,按照决策流程的四个步骤,重新选择出发。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9)

最后用一张思维导图小结一下: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10)

WRAP决策方法小结

WRAP决策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决策流程,遵循这个规则,能够让我们避免显而易见的错误,对即将做出的改变更加确定,增强信心,从而迈出改变的脚步。2019已经余额告急,赶快行动起来吧。

夏天过去了青蛙去哪了(那些想跳出井口)(11)

我是瓶小柒,一个想成为比别人厉害一点点的人,期待与您共同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