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

导语:二战时,纳粹宣扬自己是高贵的“雅利安”民族,是优等种族,“高大、强壮、苗条、金发碧眼”。人们却不禁注意到:纳粹德国的一些国家领袖都没能达到这一理想。正如一个经典的德国笑话所说:一个典型的纳粹党员应当像圆润的戈林一样苗条,像跛脚的戈培尔一样健壮,像希特勒一样一头金发,是的,还要像罗森堡一样,是雅利安人。多讽刺啊,他们自己都没能达到自己所树立的标准。

阿道夫•希特勒和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纳碎党“大祭司”、希特勒的“精神导师”)有许多共同之处。虽然都不在德国本土长大,但他们都着迷于充满英雄神话的德国历史。他们都在年幼时失去了双亲,相比于建筑事业,更热衷绘画、阅读和做白日梦。年轻时,他们都需要靠施粥场的救济来果腹。他们相逢恨晚,很快就发现彼此对当时的重大问题都持有一致看法:教会的破坏性、共产主义的危险性及犹太人的威胁。

虽然埋头苦读多年,博览多本大部头巨著,但罗森堡并不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是从他读到的作家和思想家那里剽窃而来的,经过修改,以迎合当时的读者。罗森堡真正的贡献在于他将十八九世纪的一些哲学思想引入纳粹党内,为纳粹激进分子提供了他们试图改变欧洲历史进程所需要的正当理由。

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1)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理想的、至高无上的“雅利安”民族是高大的、苗条的、强壮的、金发碧眼的,奇怪的是,这一概念是从比较语言学中进化而来的。21在18世纪,生活在印度的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爵士意外发现了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且给说这些语言的人取了一个名字:雅利安,这是一个梵语词,意为“高贵的”。同时,其他研究者将这些语言归类到一个包含40多种语言的语系里,这些语言都有这样的相似性,其中包括英语和德语。

在19世纪,这一简单的发现被思想家们扭曲到几乎变形。他们纠结于印度人和欧洲人怎么会说这么相似的语言呢。有人想象,一个喜马拉雅勇士队一路往西征服了德国,另一位又说应该是相反的——是雅利安人从他们的故土德国出发,往东扩张。

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2)

19世纪时,民族主义哲学家将这一存在高度争议的伪学术概念作为“德国例外论”的实例基础。这些学者及其后来人存在一个盲点,那就是这些雅利安人间的相似之处在于语言,而不在于人种。

1853年,法国贵族外交官约瑟夫•阿瑟•德•戈比诺(Joseph Arthur de Gobineau)伯爵出版了一部很有影响力的四卷本著作:《论人类种族间的不平等》(Esay on the Inequity of the Human Races)。在书中,他总结道:世界历史只有通过种族主义的透镜才能被完全理解。用他的话说,白人,尤其是那些神话般的日耳曼“雅利安人”,要比其他任何种族都优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重要成就都是他们取得的,只有保证这个种族的纯粹性才能确保他们继续繁荣。

然后是休斯顿•斯图尔特•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这位家族中出过上将和元帅的英国人却爱上了德国。青少年时期,张伯伦受教于一名普鲁士导师,后来加入了德国国籍,与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及其妻子科西玛结为朋友,还迎娶了他们的女儿伊娃。他和德皇威廉二世展开了热烈的通信。张伯伦写道,他被恶魔困扰,其中一个蛊惑他去写一本书——《19世纪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the Nineteenth)。该书出版于1899年,20年后,罗森堡的报纸将其誉为“纳粹运动的福音”。书中,张伯伦争辩说:在物种上更为优越的条顿人,尤其是德意志人,理应统治这个世界。这是一个科学事实。这是写在血液里的。

罗森堡回忆说:在青少年时读到《19世纪的基础》一书时,“一个新的世界为我打开了……我只能说是的,是的,是的……我发现了一个对犹太问题的重要洞见,它一直抓着我,再也没有放开”。

在自己开始着笔撰写那扭曲的张伯伦式的历史之前,罗森堡花了大量的时间来炮制更浅显的种族主义言论。他最初出版的四本书宣传了一种充满妄想、痴迷,最重要的是,充满偏执的反犹太主义。“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位学者写道,“比罗森堡更加直白、更加强硬的反犹太辩论家。”

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3)

罗森堡和希特勒

罗森堡在他1920年出版的《历代犹太人的轨迹》(The Track of the Jew Through the Ages)中宣称,犹太人是困扰世界的一切问题之源。如果他们遭受迫害,也是咎由自取。这个民族贪婪而没有道德。“如果有人读过关于中世纪犹太人贸易的报道……我们会注意到作者不断为犹太人的狡诈而感到震惊,”罗森堡写道,“作者讲述了犹太人重复做假账、伪装破产……他们使用希伯来语写的期票,对方出于信任收取后,发现翻译过来只是一张空头支票;在买家付账后调包商品:买家会发现购买的商品不翼而飞,只剩下石头和稻草。”

作为“天生的阴谋家”,犹太人没有内在的道德规范,因此他们的领袖制定了一套复杂的技术规范,一种“混乱的法律”。犹太人不可能成为公正的法官或公职人员,因为他们的信仰要求他们只平等对待他们的“选民”同胞。他们对异教徒是不能容忍的。“客观地说,犹太人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背叛他们的民族。”罗森堡坚持认为,他们本来不应该被威廉皇帝解放,不应该被允许进入德国社会,也不应被允许经营报社和企业。

“我们不能允许和忽视一个毒瘤这样四处流窜,他们是无药可救的,是低人一等的。”

“犹太人,”第二年罗森堡在《共济会之罪》(The Crime of Freemasonry)中写道,“是撒旦梅菲斯特选出来毒害所有其他民族的瘟疫,梅菲斯特就是偷偷跟着浮士德,以随时攻击他的任何一个弱点,然后将他拖入泥溷之中的。”犹太人也许可以试着转变,可以接受十次洗礼,但他们血液中的邪恶是无法改变的。

罗森堡参与了宣传具有欺骗性的《犹太贤士议定书》(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该书于1903年首次在俄国出版,号称记录了一次秘密的犹太人领导会议,他们密谋通过发动战争制造动荡、通过控制经济、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无神论和自由主义等手段来控制世界。

这一臭名昭著的骗局从何而来至今成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那是世纪之交时,沙皇秘密警察将剽窃来的资料拼凑在一起写成的。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俄国人为了逃离共产主义革命,将此书带出了俄国,很快它就在全世界出版发行了。

1919年,《犹太贤士议定书》出现在德国市面上。罗森堡的第一个老板,也就是出版商埃卡特对这样阴暗的犹太阴谋,感到“难以形容的恐怖”;显然他将此呈给了希特勒。到1921年,伦敦的《泰晤士报》(Times of London)已经披露《犹太贤士议定书》纯属虚构,但在罗森堡两年后出版的评论中,他仍然坚称该书的真实性并无疑议。他辩称,该书与其他记录是吻合的,是犹太人全球战略的真实概要。

罗森堡还为纳粹党的官方纲领《二十五点纲领》(Twenty-five-point Platform)写下了概述性和解释性的正式评论。那些年,纳粹党员也不得不将罗森堡看成是纳粹党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权威声音,是纳粹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力量。一些纳粹分子在20世纪30年代脱离纳粹逃离德国,根据他们之后所写的回忆录,罗森堡是早期对希特勒产生影响的关键人物。另一名逃离者奥托•施特拉瑟(Otto Strasser)在1923年也声称,罗森堡“是阿道夫•希特勒背后无可争议的大脑”。

希特勒早期的支持者库尔特•吕德克回忆说,希特勒告诉他要特别关注罗森堡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观点。

“你还没见过罗森堡?”希特勒有一天问他,“你一定要多了解他,和他处好关系。他是唯一一个我会听取意见的人。他是一位思想家。”

在希特勒看来,罗森堡把虚假的犹太人全球阴谋论和俄国共产主义革命联系了起来。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罗森堡的公式就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犹太人”,其实远不只这些,罗森堡还认为,犹太人不仅仅意图控制俄国和德国,更是志在整个世界,他们想同时支配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就是犹太人的大阴谋,他们在暗中操纵一切,在二者间玩弄手段,从中渔利。因为在慕尼黑刚刚发生了短暂但血腥的1919年共产主义革命,所以罗森堡的读者和希特勒的追随者们不难想象,如果红军统治德国大地,末日即将来临。共产党威胁着要没收所有私有武器,大罢工开始上演,食物极度短缺,警察随意逮捕公民,草菅人命。正如他们在莫斯科的所作所为,正如他们在慕尼黑试图采取的行动,犹太人将处决任何以及一切反对者,希特勒还保证说:“只要你们肩膀上有颗脑袋,只要你们不是犹太人,你们就肯定会上绞刑架的。”

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4)

罗森堡认为,日耳曼文化和民族荣耀对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的文明得以崛起,那都是得益于雅利安人的影响。种族的混杂——或者说种族混乱——导致了多个伟大文明的衰落。日耳曼人赋予了“外来的血液”以平等的权利,却“对自己的血统犯下了罪行”。只有重回种族的纯粹,德国才能再次强大。

塑造内部敌人,转移矛盾,书写符合当时需要的历史,为其行为合法性背书。就这样,反犹、反共在纳粹的理论变成了一回事。

【摘自:《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日记:希特勒的首席哲学家与第三帝国失窃的秘密》[美]罗伯特·K.惠特曼 [美]大卫·金尼 著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如果纳粹俘虏了雅利安人(纳粹鼓吹的雅利安)(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