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

永乐桃木雕刻是发源于芮城县以桃木为主要雕刻材料,融入道教文化及桃木文化内涵的传统民间美术。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2014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桃木文化源远流长

桃木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神木”,民间有“阳刚之木,五木之精”的美誉。《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具有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的功能,被人们视为平安、吉祥、长寿的象征,在我国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桃木文化。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1)

九龙献宝 摄:李艳军

历史上关于桃木是神木的说法有多种记载。比如《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了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追日时,和太阳赛跑,路上口渴极了,喝光黄河和渭河的水仍不解渴。最后在去大泽饮水的路上渴极而死,临死前将手中木杖抛出,落在人间化成了一片桃林。后来人们认为这片桃林是天上的“大神”所用的木杖变换的,桃木就是一种神木,有神的威力。

记载桃木避邪驱鬼之说亦历史久远。《淮南子·汜论训》有“羿除天下之害,死而为宗布”的传说;东汉许慎注《淮南子·诠言训》记载“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羿是古代一位善射者,收了一位叫逢蒙的徒弟,逢蒙学成后欲占“天下第一善射”的名头。一次,他趁羿不备,举起早已准备好的桃木大棒从后面砸死了羿。羿死后,被尊为“宗布神”,就是统领万鬼的官。万鬼之官都怕桃木,鬼能不怕吗?于是桃木就成了避邪的神木。

《左传》记载:“桃弧棘矢,以除其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桃木做弓箭,可以避祸驱邪。《辞源》记载:“古时刻桃木人,立于户中以避邪”。据《后汉书·礼仪志》说:这种桃符长六寸,宽三寸,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以此压邪。唐代白居易《白礼六帖》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描述。明清时期,把桃符置于家中驱邪的习俗日益盛隆,这都说明桃木作为辟邪之物在我国十分盛行。

不仅如此,我国古代中医书籍中也有桃木驱病压邪的记载。《本草拾遗》中指出“桑蠹去气,桃蠹辟鬼”。传统医学认为:桃树全身都是宝,都可入药。桃果富含维生素,对阴虚之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桃仁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桃木有镇静祛邪、促脑安神的作用。《本草纲目》还记有桃叶、桃皮、桃胶等都可入药,治疗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这也为桃木是“神木”增加了一定的科学解释。

中国的道教文化,更是与桃木有很深的渊源,把桃木文化推向了高峰。道教活动中使用的大部分法器、咒符甚至生活用品都是用桃木做成的。它成为了道士驱妖祛病、除魔解困、伐邪治病、躲灾避邪、替天行道的重要法器之一,被赋予了驱魔降怪、伐邪制鬼、安魄招魂的特殊功能,并流传下来。因此,桃木常被制成剑或各种精美吉祥饰物、器具,或佩于身,或置于室,或摆于案……桃木雕刻工艺也就应运而生了。

吕洞宾故里的桃木雕刻绵长久远

永乐桃木雕刻发源于芮城县。芮城地肥水美,人杰地灵,早在180万年前,华夏先祖即在这里繁衍生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道教祖庭-永乐宫和西侯度及匼河古人类文化遗址就位于芮城县境内。永乐宫是为纪念吕洞宾而修建的。吕洞宾是芮城县永乐镇人,唐末著名的道学家、医学家、养生学家、书画家和丹经诗人。宋金以来全真教尊其为师祖。他一生潜心学道,游历天下,施医治病,行善布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我国民间传说的著名道教“八仙”之一。芮城县因是吕洞宾故里而备受道家推崇,后来全真道修建了闻名天下的永乐宫,成为影响很大的道教圣地。

受民俗文化、道教文化的影响,永乐桃木雕刻应运而生,绵延千年,不断地发展繁盛。桃木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桃木雕刻技艺既体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又承载着道教文化的内涵。永乐桃木雕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桃木剑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2)

龙凤桃木剑 摄:李艳军

桃木剑,即用桃木为材料制作的木质兵器,形如剑而得名。最早可追朔到商周时期,巫师、术士或祭师等“神职人员”,为帝王将相、豪门贵胄等贵族进行祭祀、禳解或选建宫殿、安宅修院、装殓筑墓等活动时,用于“镇鬼辟邪”表演时必不可少的主要道具。东汉建立道教后,道家以剑为法器,赋予法剑以特殊的宗教功能。

剑,其材质本为桃木,能摧妖魔,可肃奸魅。吕洞宾精通剑术,身背宝剑,行侠布道,他的《赠剑客》诗中写道:“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道教弟子为纪念他,将他的剑称之为“纯阳剑”。系有飘带的宝剑是吕祖的法器,也成为吕洞宾的标志。在芮城民间,除妖伏魔的“纯阳剑”就成为民众的镇宅之宝,因吕仙崇拜而产生了桃木剑雕刻技艺,后人将此工艺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永乐桃木雕刻工艺,距今700余年的历史。

技艺复杂,做工精湛

永乐桃木雕刻技艺流程繁多,工序复杂,要求特别严谨。以桃木剑制作为例,一把纯手工桃木剑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下料、浸泡、煮烫、烘干、造型、设计、精雕细刻、打磨、修补、刷漆、抛光、开光等20多道工序。主要有十多道大工序: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3)

选料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4)

雕刻

1.选料:桃木剑的选材很重要。山上野生桃树是最上佳的木料,但现在很少见。收购桃木的好季节一般在11月份左右,这时候桃都卖完了,而且秋冬节采伐,木质不容易变形。要挑选15-20年树龄的优质桃树,超过20年的,木质容易疏松,不到15年的,木质不坚硬。还要仔细挑选无虫蛀、无黑心的,这样的材料才可做剑。

2.下料:根据要做的剑的规格,将采伐回来的桃木,锯成不同规格的木板。

3.浸泡:将锯好的桃木板立即放在水池里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为15-20天。为了防止以后木板开裂、生虫,还需对木板进行煮烫。

4.烘干:对煮烫好的木板进行烘干,烘干温度要从60℃到90℃逐渐升温,过几天后,再根据情况逐渐降温。烘干好后,还应把木板放在通风处进行风干。

5.设计:桃木板处理好后,根据所做剑的规格大小设计裁出剑的坯子。永乐桃木剑的规格尺码有严格规定,必须采用道教吉祥数字。比如,三尺一寸、九尺九寸九分等。

6.画图:坯子制好后,接下来就是绘图,这也能体现一个艺人的基本功底,作品能否出彩,画图很关键,要注意虚实结构、层次节奏、构图饱满等。根据要求,绘制出龙凤呈祥、太极八卦、五福捧寿等栩栩如生的吉祥图案。

7.粗加工:根据图案形状,艺人们凭借基本功和经验,用刻刀去除多余部分,并预留雕刻空间,为下一步的精雕细刻做准备。受道教文化影响,永乐桃木雕刻的时间很有讲究,不同规格的法器,吉日吉时都不同。

8.雕刻:对设计好的图样进行雕刻。木雕技艺可分为雕、镂、镌、刻等四种技法,永乐桃木剑雕刻几乎包括了木雕工艺除“镌”之外的所有工艺和技法,其中对“雕”的运用最为经常,尤其是“清地”这个工艺让制作者最伤脑筋,是检查和考验其基本功的关键所在。“清地”刀法很简单—铲,只能用平铲顺木纹铲,手上的功夫稍差那么一点儿就可能伤及材质造成废品。

9.打磨:雕刻完成后,还要用砂纸反复打磨光滑,使之去掉刀痕印迹,细密光洁。

10.上朱砂油:细雕、抛光完成后,接下来在桃木剑上反复刷朱砂油。油的作用是防止桃木开裂变形,朱砂的作用,是芮城道教桃木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一环节是永乐桃木雕刻不可或缺的工序。

11.开光:择吉日吉时,请道教尊者开光加持,一把制作精良、古色古香的永乐桃木剑就打造完成了。

俗话说“三分手艺七分家具”,这个“家具”就是雕刻使用的工具。芮城永乐桃木剑雕刻工艺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铲刀,是其所有雕刻工具中的工具之王。桃木剑雕刻的铲刀有平铲、半圆铲、三角铲和槽铲四种,雕刻工艺充分体现在对各种铲刀的灵活运用上。

芮城永乐桃木雕刻工艺十分成熟,严格的说属于深浮雕与圆雕、镂空雕三者的结合,适合各种造型的雕刻,特点是刻后必须精心打磨,不显露刀痕,最后浸刷桐油,所以品种较多,影响较大。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5)

麒麟送子 摄:李艳军

传承振兴任重道远

在芮城县,深谙道教文化内涵,又雕刻技艺精湛具有深厚桃木文化底蕴的木雕世家,当属芮城永乐镇的李氏木雕。李氏家族桃木雕刻技艺已传承五世,方圆几十里很有名气。他的第五代传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艳军在原来的永乐理天桃木雕刻坊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不断创新,2013年又创办了芮城县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该木雕研究所主要以下岗职工、残疾人及农村青年为培养对象,李艳军和刀法娴熟的师傅亲自传授,已相继培养出桃木雕刻骨干40余人。为了使桃木雕刻这一传统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木雕研究所狠下工夫,深入钻研,以吕祖纯阳剑为宗,衍生制作出吕祖桃木九龙剑、吕祖龙凤剑、吕祖花鸟自然剑、吕祖九峰仙剑等多系列各界适用的桃木剑。同时,研发出桃木刀、笔筒、屏风、如意等30余种象征吉祥平安等美好寓意的系列摆件、挂件产品。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大奖。比如该所制作的吕祖九龙剑,剑鞘上刻着“九龙献宝”图案,剑座上端是活灵活现四龙头,下端刻有四个美妙的凤头,再配以四脚雄壮的虎爪。剑把上双凤头萦绕,护手处是二龙戏珠。剑身的设计也很有创意,一面刻着北斗七星,另一面刻着南斗六星。国内雕刻行业专家高度赞誉此剑为桃木雕刻的极品之作,2013年,该剑荣获山西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银奖。2014年,吕祖桃木文化桌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2015年,吕祖雌雄剑、吕祖桃木剑在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分别荣获两个金奖。2017年,龙凤桃木剑荣获第十一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暨2017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6)

传承人进校园普及桃木雕刻艺术

芮城永乐桃木雕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共性,更能窥见代代相承自成一派的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芮城永乐桃木雕刻技艺经过几代人的呕心沥血,精研细雕,不断地发扬光大,古老的桃木雕刻文化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作者:李筠霞 郑烈平(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古代有大型的桃木雕刻吗(运城永乐桃木雕刻)(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