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腹腔镜4个孔几天能完全愈合 与腹腔镜专家面对面
融媒体记者 尹晗
手术留下的疤痕,是否是治愈疾病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1980年,德国基尔医院妇科主任库尔特·席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改造了作为检查工具的腹腔镜,让其具有了剪切、抓取的功能,大大减小了患者在手术中受到的创伤,也从此改变了外科的面貌。
1991年,腔镜微创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2021年,正值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在中国发展30周年,由强生医疗支持、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人间世》团队打造的中国首部微创手术主题纪录片《小孔之光》于6月13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正式开播。
第一集《勇气》生动展现了中国腔镜微创技术的源起和发展,是医学先行者们不断突破技术障碍和行业质疑的勇气、探索和推动,赋予了中国腔镜技术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并不断成长为佑护百姓健康的大树。
诞生于县医院的“全国第一例” ,用快速行动创新突破
1991年1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钟尚志教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中,开办了腹腔镜胆囊切除讲习班。这次培训班让中国的很多医生感受到了腔镜的魅力。其中来自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荀祖武教授行动最快,花了二十万将一台貌不惊人的腹腔镜器械“请”回医院,全院上下都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但荀祖武却以独到的眼光判断出这项技术在将来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应用价值。
“当时,由于没有经验可循,荀祖武只能带领大家进行疯狂的模拟训练。”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方登华教授回忆老师荀祖武时说到。1991年2月19日,在距离讲习班结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由荀祖武主刀、方登华担任一助的中国大陆第一台腔镜手术正式拉开了帷幕。
方登华说:“作为一名医生,特别是一名基层医生,很难有机会成为‘全国第一例’中的一份子。因此,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发扬荀祖武开展的腔镜微创技术。” 30年间,他开展了2万多台腹腔镜手术。但即使面对重复了无数次的胆囊切除,他都会拿出第一次上台时的认真和敬畏。
对于这些参与开拓腔镜事业的中国医生们来说,腔镜技术在最初的进展并不顺利,他们当年是拿着年轻的腔镜向一个已经存在了200年的手术方式发出挑战。这也是新事物发展的必然阶段。
蔡秀军教授:医院的小环境中对手术认可 但外界对这项技术是不认可的
王国斌教授:常规的手术一样可以出现这些风险,但因为腔镜技术是一个新技术,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就会更加让人关注
刘荣教授:对于一项新技术,来自同行和患者的质疑声是必然存在的
池畔教授:一开始设备跟不上,好几次差一点坚持不下去做腔镜微创手术
西部之行里程碑,用勇气回应质疑20世纪8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教授在法国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腔镜技术。当时,外科医生对这项技术热情不高,但郑民华却清晰地看到了它的潜力。
1991年底,郑民华学成归国,中国的腔镜微创事业刚起步,外界对于这个技术的质疑比比皆是。“如果将腔镜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的话,第一个十年,大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不要做’。”
踯躅中,郑民华将目光投向了西部,并于2001年在嘉峪关举办了首届全国腹腔镜与内镜外科新技术新手术研讨会,吸引了200多名中国的外科医生到现场观摩。后来,这次会议也被称为中国腔镜的“西柏坡会议”。
“第一天来了10位患者,第二天来了20个,第三天来了40个。我们本来约好晚上8点吃饭,却一直做到凌晨3点。回到宾馆后,饭菜早已凉透,但每个人都异常兴奋,因为看到了中国腔镜技术的未来。”郑民华表示,西部地区民众对于优质医疗资源需求量巨大,对大城市的医生非常信任,腔镜技术在西部开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0年12月,郑民华再次来到西部,在一间废旧的手术室内努力还原二十年前这老照片的样子
郑民华跑遍了西部各个省份,将手术车开到了一个个没有医院的乡村,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在西部,他获得了充足的手术机会,也为腔镜事业在全国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郑民华在西部的腔镜故事仍在延续,每一次手术,既是教学演示,也是救人性命。
“这个团队是第一次配合,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明技术已经普及化了,没有神秘感了。剩下来的就是如何把基层医院的能力提升,随着国家的政策,大病不出县。品牌和技术上去以后,这些自然而然会解决。”
腔镜手术三十年的发展,从要不要做,到怎么做,再到做什么。也从良性疾病治疗,到恶性肿瘤治疗,到做得更加精准。期间凝聚着一代代医者不断挑战自己的奋斗和奉献,也始终彰显着医者仁心仁术惠及患者的不变初心。
张忠涛教授:外科医生不断挑战自己是为了造福更多的病人,把创伤降低到最小
周总光教授:腔镜微创手术用很小的几个孔道,创伤极小,给患者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汪建平教授:腔镜微创手术做得干净,完全不亚于传统手术的彻底性
王存川教授:腔镜手术相当于把医生的眼睛放进了病人的体内,精细化的操作让病人出血越来越少
余佩武教授:一个外科医生做手术首先应该在考虑安全的情况下面,再考虑微创
让患者成为腔镜之火的“宣传队”2021年早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胡三元教授正在做一台腔镜胆囊切除术。助手向患者的腹部充入二氧化碳,腹部随之像帐篷一样被撑开。接着,胡三元将一柄带有光源的腔镜进入腹腔,将医生们的视野延伸到了患者体内。
手术正式开始。在一方小孔中,医生们要同时操作三把腔镜器械。助手负责腔镜的视野,胡三元负责具体操作,分离钳、电凝钩左右配合,一点点向胆囊的方向掘进。4只手、3把器械在直径2cm的小孔中开启了腔镜技术的神奇之旅。
终于,病变的胆囊被电凝刀切掉了,整场手术的出血量几乎为零。还是通过这个小孔,胆囊被取了出来。之后关口、缝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被贴上了大号创口贴的,不到2cm的伤口。这就是一场手术留给病人的全部痕迹。
“每次通过腔镜技术做完一台手术、服务好一名患者,都可能成为一本宣传册、一支宣传队,让腔镜技术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胡三元回忆,自己的第一例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回到县医院复查B超,医生因为没看到切口和伤疤,以为患者是先天性无胆囊,殊不知这“忽然消失的胆囊”背后是腔镜微创技术的奥秘。
时光荏苒,随着设备的不断完善,医护人员对腹腔镜技术的认可度不断增加,到了2000年,几乎所有县级以上医院都能开展腹腔镜手术,领域涉及整个普外科。胡三元介绍,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的外科手术都采用腔镜技术。“在一些科室,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80%~90%。”
樊嘉院士:在外科医生手下,每个病人都是一条生命,外科医生一定要明白,手术的目的是为病人解除疾病和痛苦
陈孝平院士:21世纪的外科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器官移植,另一个就是以腔镜微创手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必须要跟上这个方向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的寄语
小孔之下,勇气之外,也是中国医者始终践行希波克拉底的格言的写照:首先是不可伤害,然后才是治疗。而这,也始终是腔镜技术的初衷。
向参与本集拍摄的中国腔镜微创手术的先行者们致敬:
(按姓氏首字母顺序)
陈孝平院士——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樊嘉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 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
赵玉沛院士——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蔡秀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院长
池畔——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普外科主任
方登华——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主任
胡三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长
刘荣——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
仇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微创 外科主任
王存川——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院长
王国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教授
汪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荣誉院长
荀祖武——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原院长
余佩武——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普外科主任
张忠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副院长
郑民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普外科主任
周总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外科研究所 所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