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成王为什么退避三舍(英雄一世的楚成王)
封建社会,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向来是以长为尊。如果有人想无视这一规则,势必会遭到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对。即便是像明朝万历皇帝这样执拗的君主,最终也不得不屈服于大臣们的意见,违心地让自己并不喜欢的长子即位。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春秋时期,楚国的君王总是让自己最小的儿子来继承王位。久而久之,在楚国,小儿子即位成为了理所应当的事情,长子即位反倒是犯上作乱的举动。
公元前672年,楚成王继承王位,成为了楚国历史上的第二十位国君。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他们虽然在表面上推崇仁义,实际上却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要能够扩大地盘,任何有悖礼节仁义的事情都能够做得出来。
楚成王深谙此理,早在少年之时便有攻打郑国之心。在楚成王看来,郑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南方与北方的纽带。如果想要和北方的齐国、晋国等强国一较长短,就必须要控制郑国。因此,楚成王跃跃欲试,不断地在郑国边境制造摩擦,想要挑起战争。
楚成王的所作所为,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一直都看在眼里。与志向远大的楚成王一样,齐桓公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君王。郑国的战略地位,他比楚成王看得更加透彻。还没等楚成王吞并郑国,齐桓公就说动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一起对抗楚国。
看着气势汹汹的八国军队,楚成王只能收起锋芒。他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说:“楚国与郑国之间只是闹了一点小别扭,没什么大事。”齐桓公见好就收,也没过分紧逼,只是请楚成王一同定下盟约,以此来维持几个强国之间的平衡。
楚成王本欲一口吞下郑国,然后北上称霸奠定基业,不料却落得一个铩羽而归的结局。城府极深的他一边掩饰自己的不满,一边谈笑自若地和齐桓公会盟,表示自己会遵守约定。很快,楚军后撤,齐桓公也给八国军队下达了班师回朝的命令。
撤军之后,楚成王并未一蹶不振,而是转换目标,将唐国和随国当作了自己的攻击对象。唐国和随国是两个与楚国紧密相连的小国家,一直都唯楚成王马首是瞻,万万也没有想到楚成王会拿自己开刀。
唐国和随国的国君本想效法郑国,找齐国或者晋国撑腰,无奈离这两个北方大国太远,短时间内联系不到。而相邻的邓国、江国、道国虽然有心相救,但自身也是弹丸之国,根本无法遏制楚成王的步伐。就这样,楚成王以雷霆之势拿下了随国和唐国,扩大了自己的版图。
随国和唐国被灭后,楚成王的风头一时无两。周围的小国家以随国和唐国为鉴,纷纷对楚国卑躬屈膝,任楚成王肆虐南方。楚成王趁热打铁,进一步扩充兵力,打造兵器,想要等时机成熟后再找齐桓公过过招。
可惜的是,楚成王称霸的梦想没有毁在齐桓公的手中,反倒在楚国的内乱中化为了乌有。
事情还要从楚成王与齐桓公的那一次会盟说起。
北上之举,虽然没有让楚成王如愿以偿地灭掉郑国,但却使他眼界大开,接触到了北方诸侯国各种先进的兵器和制度。当时,大多国家都已经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只有楚国和其他少数国家还在坚持让小儿子继承王位。
其他小国家也就罢了,楚国可是南方首屈一指的强大诸侯国。会盟的时候,齐桓公和晋文公等国君谈及此事,都说楚国人行事颠三倒四,还是一些不开化的蛮夷。楚成王在一旁听着,也不好出言反驳,只是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灭掉唐国和随国后,楚成王有心效法齐国和晋国,使用嫡长子继承制,让自己的长子商臣即位。消息一出,商臣喜出望外,但楚国的几位老臣却纷纷上书反对,说祖宗之法不可擅动。楚成王见状,心中犹豫起来,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支持商臣。
商臣是一个只知道四处玩乐的公子哥,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继承王位的机会。为了使父亲坚定变法,他一边用重金来贿赂楚国的几位老臣,一边摆出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一改往日游手好闲的模样。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在商臣的运作下,反对变法的声音逐渐弱了下去。商臣见状,隔三岔五地就去父亲身边探望,还说自己对王位毫无感觉,一切任凭父亲决断。楚成王心中高兴,就唤来自己最为信任的老臣斗勃,说起了变法一事。
斗勃是楚国的令尹,行事向来老成持重。商臣贿赂朝臣的举动,非但没有成功收买斗勃,反倒让斗勃对他更加反感。斗勃本想劝楚成王提防商臣,但回头一想,感觉自己不应介入楚国王室的纷争,于是静默不言,只是冷眼旁观。
此时见楚成王提及此事,斗勃避重就轻地说道:“大王现在年富力强,正是奠定万世基业的时候,为何非要早早选定继承人呢?”楚成王笑了笑,继续说道:“太子一事关系重大,寡人也是想早点安定人心。商臣勤奋好学,宽厚孝顺,定然能够担得起大任,成为一个明君。”
斗勃听了之后,脸上阴晴不定。片刻之后,他上前一步,对楚成王说道:“大王,我国向来是立幼不立长,立商臣为太子不合规矩。而且,而且......”斗勃犹豫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说道:“而且老臣认为商臣此人很是阴险,不能够当楚国的王。”
听了斗勃的话,楚成王半信半疑,暂且搁置了立太子一事,打算再考察一下商臣再说。过了一段时间,楚成王见商臣仍然是好学敦厚,于是便放心地让商臣住入东宫。东宫乃是太子的住所,楚成王此举,等于直接立商臣为太子,就差一个仪式罢了。
搬入东宫后,商臣欣喜若狂。他拿出更多的财物来贿赂大臣,想要使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稳固。但是,两袖清风的斗勃仍然拒不接受,这让商臣很是尴尬。这时,有人将斗勃劝谏楚成王的事情告诉了商臣。商臣得知之后,对斗勃是又恨又怕。他本想派刺客暗中杀害斗勃,但斗勃的家中防备森严,几次下手都没有成功。
不久之后,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因病逝世,晋襄公继承了王位。晋国是北方的老牌强国,其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的局势。楚成王得知消息后,敏锐地察觉到了周边的微妙变化。他不断地对晋国的附属国许国和蔡国施加压力,想要将许、蔡两国紧紧地握在手中。许国和蔡国的国君行事向来圆滑,他们趁晋襄公立足未稳,果断脱离了晋国的控制,归附了楚成王。
晋襄公虽然资历尚浅,但也不愿意被楚国欺压。他整顿兵马,向楚国发动攻击,想要给楚成王一个教训。而楚成王正是求之不得,他立即派斗勃率军迎战,打算一举击败晋国,继续扩大楚国在诸侯国之间的声望。
晋军的统帅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阳处父,他率军来到前线后,感觉很难在斗勃的手上占到便宜,于是坚守不出,准备慢慢寻找楚军的破绽。斗勃知道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唯恐受到楚成王的责罚。见阳处父以防守为主,斗勃也不敢擅自出击。
晋、楚两军,就这样在前线对峙了起来。
战争是一件极度耗费钱财的事情,即便是不进行战斗,每日所用的粮草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两个月后,晋襄公见前线的战事还没有结果,心中焦急万分。他不断地催促前线的阳处父,让阳处父快点出击,不能再这样不明不白地等下去了。
阳处父接到晋襄公的命令后,心中暗暗叫苦。晋襄公远在朝堂,他不知道晋军此时的情况,可自己知道。如今晋军士气低落,粮草匮乏,已经有不少人偷偷逃回了国内。好在敌军没有主动出击,这才勉强维持到了现在。他本想劝晋襄公撤军,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现在他光是稳住军心就很难做到了,何谈交战?但是,若不开战,自己就落了个违抗王命之罪,同样是个死。
看着不远处的泜水,阳处父陷入了沉思。最后,他咬了咬牙,打算死马当活马医了。他派人来到楚军营地,对斗勃说道:“我们晋军早就想和你们交战了,只是担心两军隔着泜水,不能放开手脚。如今,我们愿意后撤三十里,等你们全军度过泜水再开战。如果你们不愿渡河的话,就后撤三十里,等我们渡河。无论你们如何选择,我们晋军都要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这些日子里,真把我们憋坏了。”
面对晋军的挑衅,斗勃拍案而起,当即决定率军渡河,击败晋军。这时,副将成大心拦住斗勃,说道:“晋军说等我们渡河后再开战,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这么做。假如阳处父趁我们渡河的时候发动袭击,那该如何是好?不如这样,我们后撤三十里,以逸待劳,让晋军渡河。”斗勃听了之后点点头,感觉成大心的做法更为稳妥一点。他向晋国使者说了自己的决定,然后后撤三十里等待晋军。
阳处父根本没有交战的想法,只是想给晋襄公一个交代。见到楚军撤退后,他赶忙向晋襄公禀报:“楚军被我军的雄壮吓到了,还没等我们冲锋,他们就跑了。”晋襄公感觉这个结果也算可以接受,于是就令阳处父率军回国。而泜水对面的斗勃和成大心左等右等,晋军还是没有来到。斗勃派人去侦察,这才明白自己中计。楚、晋相争,最终以楚军和晋军的各自撤退而告终。
商臣听说斗勃无功而返,就在楚成王的面前诬陷道:“孩儿听说晋军撤退后不久,斗勃也随之退兵。父王仔细想想,天下哪有这样巧合的事情。肯定是斗勃和阳处父达成了某种秘密协定,这才相约撤军。”说完之后,商臣又令人诬告斗勃,说斗勃收受了阳处父的贿赂。楚成王不辨是非,认为斗勃有损自己颜面,就令斗勃自尽,以示惩戒。
斗勃见到楚成王的旨意后,知道是商臣做了手脚。他又急又气,悲愤地说道:“我曾经说商臣阴险,现在看来,果真如此啊!”说完之后,斗勃遵从楚成王的旨意,拔剑自刎而死。
斗勃自尽后,有人将他临死前说的话告诉了楚成王。楚成王感觉有些不对劲,就唤来成大心,仔细询问斗勃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待成大心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后,楚成王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杀了忠臣。他回想起商臣之前的言语,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从此之后,楚成王开始远离商臣,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商臣将楚成王身边的侍从尽数收买,楚成王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此时的商臣,羽翼已经丰满,没必要再继续伪装下去了。心如豺狼的他,为了当上王上,越来越丧心病狂,竟然有了弑父夺位的想法。还没等楚成王有所觉察,商臣就命几十名全副武装的死士闯入宫殿,杀气腾腾地来到了楚成王的面前。
楚成王虽然铸成大错,但毕竟有着帝王的气度。身临绝境之下,楚成王镇定自若地说道:“寡人非常喜欢吃熊掌,能不能再最后品尝一次?”
刺客们明白楚成王是想等援兵赶到,想吃熊掌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领头的刺客冷冷地说道:“熊掌太难做熟,恕难从命。”说完之后,他伙同众人用束带活活勒死了楚成王。
由于,楚成王已经将商臣立为太子,楚成王被杀后,援军的到来已经毫无意义。商臣对外宣称楚成王是因病而死,然后恬不知耻地继承了王位。
可叹,楚成王英雄一世,最终却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太子之事关乎国本,万万不能够擅自更改。楚成王一意孤行,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以至于,他的所作所为,给后人重重地敲响了一记警钟。
参考资料:
【《左传》僖公元年至文公元年、《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