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一部农业全书(我国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百科式全书王祯农书)
农业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极受朝廷和地方的重视。宋元之际,由于各国之间战争频发,人民流离失所,农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随着蒙古族统一全国步伐的加快,当权者忽必烈也逐渐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开始执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看农桑”的国策。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及子孙便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举措,比如建设水利,禁止圈农田为牧场,设置农官,主持编制农业书籍等。
这个时期,先后诞生了几部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专著,包括建国初年司农司编写的《农桑辑要》,以及稍后《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便是《王祯农书》。《王祯农书》共13万余字,在古代汉族农学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三大亮点开创古代农业科学的先河。
《王祯农书》
第一亮点就是第一次对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是我国农业科学史上第一部百科式全书。
秦汉以来的农业科学书籍,几乎都有一定缺憾,比如《汜胜之书》,仅3700多字,且保存不全;《齐民要术》内容虽杂,但只涉及“耕田”“收田”两部分;比《王祯农书》早40年问世的官方教材《农桑辑要》,以“辑”为主,内容多缺乏考证。《王祯农书》分农业通论、百谷介绍、农器图谱三部分,其中“农业通论”部分以农事、牛耕、蚕桑等为主线,使当时的人们对广义的农业以及生产中的自然规律有了清楚的认识。而第二、三部分,则是谷物、农器的全景展示,完全可以作为封建农业的工具书。
《王祯农书》全面系统的另一体现,便是在前人农学著作的基础上,对南北方农业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比较。作者针对《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偏于叙述北方农业,《陈农书》偏于叙述南方农业的缺点,在此书中全面叙述南北方农业的差异,可谓开古代农业学著作之先河。
第二亮点就是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王祯农书》中处处可见作者的创新之处,比如为了让读者清楚了解农业的现状,便首创绘制了《授时指掌活法图》、《全国农业情况图》等;为了让读者掌握南北方旱地处理的知识,便旱地处理的理论的同时,首次提出北方旱地“内外套翻法”,南方旱地“开渠作沟法”;为了强调农田灌溉的首要地位,书中在单辟的“灌溉篇”中乎创多种引水方法……
《王祯农书》中的配图
第三亮点就是专业的配图。由于各种原因,元朝以前的农学著作都以文字为主,鲜有配图;宋代出现的两本有图的农书《农器谱》、《耕织图》也在宋末战乱中失传了。王祯考虑到图画对科学传播的重要性,便在书中专列“农器图谱”来介绍农业器具。此部分将农器分为二十门,每门分细项,每项作一图,每图下作文字注解。这些图文并茂的农具,奠定了《王祯农书》在中国农业科学史上的地位。这些农具配图,均是王祯辛勤研究所得,其有一部分绘图还源于失传的农具。水排就是最好的例子。王祯看到《后汉书·杜诗传》中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字样时,非常兴奋。可是,他查遍所有资料,也没找到这种用水力冶铁的先进工具。他经常找老者咨询,或深入民间观察皮囊鼓风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祯终于大致搞清了杜诗水排(注一)的构造原理。记入《农书》时,为了操作方便,王祯把皮囊鼓风改良为木扇(即简单的风箱)鼓风
有人或许会问,能写出如此专业的农学著作,作者定然是醉心学术的专家。其实不然。作者王祯不仅是著名的农业学家,还是一个爱农爱民的基层官员——县尹(注二)。
王祯生于东平府(今山东省内),《水浒传》主人公宋江的老乡,地地道道的北方人。科举进士后,他常年在宣州旌德(今安徽省内)、信州(今江西省内)县令,对南方的气候、自然条件、人文风情都很了解。北方人在南方做官,或许是《王祯农书》能兼论南北的主要原因罢。
《王祯农书》中的配图
身为地方父母官,王祯深知农业对封建统计者极其重要。他身体力行,大力推广农业。据地方志载,他在任时,不但规定农民每年必须种多少桑树,播多少农田,还常常发文指导农民进行播种和收获。稍有空闲,他便亲自到田间,与农民一起耕种。在写作《王祯农书》时,更是经常穿着官服往农村跑。 “惠民有方”,这是《旌德县志》对王祯的中肯评价。一方面,他最讨厌贪官污吏,认为这些人不懂“农作之事”,实际上是“害民之马”,根本当不了农民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他常常为农民的辛苦而烦恼,想尽办法减轻他们的痛苦。《王祯农书》的创作就是这样的初衷。
《王祯农书》自问世后,便受到世人的极大关注。此书出版后不到一年,风头便盖过了官方的《农桑辑要》;元朝以后的农业书籍如《农政全书》、《授时通考》等,“农器图”部分多抄自《王祯农书》,没有增加多少新内容。明代初期,《永乐大典》主编责专人修订《王祯农书》并及时收入;明清时期,各地出现了《王祯农书》的很多刊本;公元1981年,农业出版社主持出版了由著名农业史学家王毓瑚校注的刊行本《王祯农书》。1992年,《影响中国的100本书》出版,100本翔实、系统地记录中国数千年科学文化历史的典籍中,《王祯农书》居于73位。
注一、水排,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杜诗创制,其原动力为水力,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变为连杆的往复运动。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我国古代又叫“橐”。一座炉子用好几个橐,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或“排橐”。用水力推动这种排橐,就叫“水排”。
注二、县尹,一县主事之官,有多种称谓。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称县令,隋唐称知县事,宋朝称知县,元代改称县尹,明、清正式命名为知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