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老人是怎样养老的(因为牟平老人养老更安心了)

 作为山东省长寿之乡, “尊老”,是我区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始终把“尊老”奉为立身处世的大德,相沿成习。

随着人口日趋老龄化,“养老”问题始终牵动人心。在我区45万人口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12万多人。为了使高龄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我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每年的民生工程中,营造了养老、助老、爱老的良好氛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老年人有钱养、有地儿居、生活有乐趣,幸福指数节节高。

老有所乐

活到老、学到老、老来乐

 “初中毕业的我没想到还能上一次‘大学’!”徐桂芳口中的“大学”,正是我区的“老年大学”。每到上课时间,位于市民文化中心的老年大学教室内都格外热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关注老年人,不能仅限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精神层面的“老有所乐”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自老年大学开课以来,学校邀请多名知名教师,开设书法、舞蹈、合唱等14门课程,上课学员1000多人次。老人们在此找到了生活乐趣,同时也收获了新技能。徐桂芳说道:“刚退休那阵儿成天在家闷着无聊,自从来到了老年大学,只要到了上课时间,别提有多开心了,而且还学会了唱歌和跳舞,怎么也没想到,老了竟比年轻时过得还开心。”

山东老人是怎样养老的(因为牟平老人养老更安心了)(1)

老人有所乐,不仅可以增加老年人生命的长度,而且可以增加他们生命的宽度。除了老年大学外,各镇街也建设老年学校14所、老年人活动室600多处,城区健身站点发展到50个,镇级老年体协组织实现全覆盖。尼山书院定期举办《家庭伦理道德》、《传统文化与为人之道》等国学讲堂,提高老年人文化素养。区老干部局、文广新局、老年体协常态化组织开展威风锣鼓、太极拳、健身舞、门球赛、象棋赛等文化体育活动,邀请老年人参与其中,享受活动乐趣,让老人们度过一个阳光、快乐、健康的晚年。

老有所养

政府掏钱,帮咱来养老

“国家政策好,给我们老人发放养老金,不用靠儿女,想要什么就能买什么。”今年79岁的市民刘其山说道。刘其山年轻时是我区一家企业的员工,退休后,他便一直享受着养老金的补贴,生活虽不算富裕,但足以维持基本开销。

为了实现“老有所养”,我区不断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社保制度公平可持续发展。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统一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实施职工长期护理保险,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18元的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四连涨” ,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截止9月底,共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50000万元,为40729名离退休和遗属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待遇78400万元。征缴居民养老保险费2.2亿元,为97644名居民发放养老金15620万元。

山东老人是怎样养老的(因为牟平老人养老更安心了)(2)

“没想到活到了80岁,政府还给福利,做梦也没想到会过上这样的生活。”今年80岁高龄的张福英说道。据了解,我区80周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比3.4%,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我区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其中80-89岁无退休金老年人每人每年200元,90岁以上无退休金老年人每人每年500元,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600元,使广大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除了养老金及高龄补贴外,为了方便老年群体就医,我区还建立了民政部门与各个定点医院互联互通网上报销模式。对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老人参加医疗保险个人支付部分,全部由区财政负担,有效缓解了困难老年人看病贵问题;实行65岁以上老年人半价购买旅游景点门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半价或免费乘坐市内公交等多项优惠政策。一系列措施为老年人创造了安享晚年的美好环境,让他们生活有了保障,日子有了奔头,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居

社区和居家、机构养老相结合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平时上班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老人的健康安全一直成为我和媳妇的大难题。”市民张锦成的一句话,道出了我区众多儿女的心声。为了让老年群体晚年有居所、有依靠,我区养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区基本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山东老人是怎样养老的(因为牟平老人养老更安心了)(3)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养老还是在家好,各方面都自在,还不花钱。”据调查,在我区有不少老人对于养老机构十分排斥,而对于儿女来说,老人单独在家,安全问题无法保证,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关注他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区成立为民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城区6个街道3000多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全区2000余名70周岁以上优抚对象实行居家养老服务。通过服务热线、电信网络,一键呼叫到系统集成管理平台,为老人提供生活帮助类及紧急救助类服务,搭建起老人、社区、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桥梁。今年,区财政按老年人口数每人100元预算养老事业经费,实际投入60多万元,分别将3500余位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及3000余位伤残军人相继纳入了服务范围,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让老年人享受到更方便、更快捷的居家养老服务。

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上了年纪就不爱做饭了,村里给开了爱心餐厅,中午有了吃饭的地方,省了不少心。”宁海街道城北村的刘志向说道。自今年6月起,区民政局与区财政局社保科一起对我区41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86处农村幸福院建设及运营情况进行验收,完善社区养老的服务设施。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社区院配备居住就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日间照料等服务功能,使老年人白天照料不断档,晚上回家安享天伦之乐。设置居室、伙房、餐厅、娱乐活动室、健身康复室、室外活动室,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午餐供应、文化娱乐、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老人们过得舒心,子女们更加放心,政府得以安心。

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在福利中心吃得好,住得好,有工作人员照顾起居,我只管安心养老。”在社会福利中心居住的于克明说道。保障老年人住有所居,也要保证能够住得好。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困难问题,我区加强养老配套,完善养老保障,目前,我区拥有镇街敬老院12处,共入住510名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集体组织、个人等共兴办养老机构19个,拥有床位1980张。为构建医养融合发展的养老模式,到目前为此,全区100%的养老机构按照标准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约,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