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

前言:相传在很久以前,有钱人买花生、芝麻、糖等馅料包“油角”,穷人因没钱买馅料而一筹莫展。穷人家主人为了讨个丰衣足食好兆头,想出一个穷人的做法,既然没钱买馅料,就简单用鸡蛋、面粉作配料,直接压扁面团下油锅,经油锅炸出来的小方块,入口即碎,吃起来津津有味,这就是传说中最早的蛋散,是当时穷人的小吃。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1)

多指叔在压面团

九十年代初,“蛋散”一词曾出现在周星驰粤语版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的一句无厘头搞笑台词“就凭你一件番薯几件蛋散就想拿我唐伯虎嘅命”,令人忍俊不禁,至今成为经典,让“蛋散”一词家喻户晓。正是由于蛋散酥脆可口,一咬即碎,广东人就用“蛋散”一词,来形容一些胆小怕事、无出息的人。而蛋散作为广东人的传统特色食品,历久不衰,炸蛋散是几乎鹤山人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做的事情,春节期间招待客人不可或缺的美味小吃,也成为酒楼吃鱼生必备的配料之一。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2)

切蛋散皮

李锡辉是鹤山龙口中七人,大家都习惯称呼他多指叔。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多指叔开始就制作蛋散,兼做油角等多种年货或点心,至今已做蛋散将近30多年。由于使用手工制作,味道传统,多指叔制作的蛋散深受本地和外地群众、酒楼食肆的欢迎。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3)

下油锅前的蛋散

新年将至,江门鹤山沙坪处处张灯结彩,空气中能嗅到一股强烈的年味,大街小巷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多指叔夫妇与往年一样,正忙碌着制作蛋散。走进鹤山市体育馆旁多指叔的制作工场里,一阵诱人的油炸香和蛋香味扑鼻而来,令人直吞口水。只见多指叔把面团放入压面机,一会儿功夫,面团被压面机压成又长又薄的面皮;辉嫂负责切蛋散皮,和将蛋散皮扭纹成型。紧接着,多指叔走到炉前炸蛋散,转眼功夫,一盘盘炸得色泽微黄、香飘四溢的蛋散从油锅里新鲜打捞出炉。多指叔两夫妇分工协作,忙得团团转,从两人表情看出,累并快乐着。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4)

多指叔在炉前炸蛋散

蛋散没有馅料,基本以咸味为主,偶尔也做甜味,制作的过程比较简单,就是将蛋散皮扭纹成型占用的时间较多。多指叔表示,在物质匮乏、生活简朴的年代,过年是最开心的事,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制作蛋散,还会全家都出动,分工合作,而且与邻里互动,在制作过程中共同感受过年气氛,感受家庭温暖,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促进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留住人们最温馨的回忆。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5)

微黄色即可捞起

浙江缙云过年油炸食品(广东鹤山年味起油锅炸蛋散)(6)

诱人的蛋散

开油锅是广东人的旧俗,除了炸蛋散,鹤山人还制作油角、大糍等,而周边的广州或佛山等地,由于习俗的差异,他们不做大糍,而是做“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煎堆。无论是炸蛋散、油角,或是煮大糍,都是寓意家肥屋润、财源滚滚来,祈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近些年来,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应节食品,几乎全部变成四季皆有的食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年三十前开油锅的传统习俗,在城镇已渐式微,而在部分农村还能发现不少村民仍然坚持着这个传统习俗。


图片、视频:何志强、源晔浚(鹤山嫁世堂)

作者:何志强(鹤邑志)

来源:鹤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