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原文及赏析(潼关清谭嗣同七年级)

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潼关谭嗣同原文及赏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潼关谭嗣同原文及赏析(潼关清谭嗣同七年级)

潼关谭嗣同原文及赏析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注释

选自《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终古:久远。

簇:簇拥。

束:拘束。

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译文

久远的高云簇拥着潼关古城,猎猎的秋风吹散了清脆的马蹄声。奔腾的黄河水流入大平原仍闲拘束,秦岭山脉至潼关(以西)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经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的风景所震撼,欣然命笔。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下一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