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从这十年看杭州)

“高新区(滨江)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2.8%的地区生产总值。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88.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22.6亿元。”

杭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从这十年看杭州)(1)

9月20日上午,在“杭州这十年·高新区(滨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亮出滨江十年发展成绩单,“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城市蝶变”是其中高频出现的关键字。

高新区建设进阶一流方阵

高质量发展实现能级跃升

“这十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持创新制胜核心战略,厚植创新创业生态优势,在贸易摩擦和疫情全球蔓延中承压前行、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

这十年,杭州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站稳第一方阵,被赋予很多国家战略使命,成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被列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建序列,成功纳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获批数字服务、知识产权等多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今年杭州高新区首次提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未来十年,在具体工作中,高新区(滨江)将持续推进创新提能、人才提质、产业提档、城市提级、环境提效,加快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省白马湖实验室、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充分释放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浙大滨江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效能,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创新组织,开展一批协同攻关项目,力争填补一批关键领域技术空白。

持续增强产业动能

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区

数字经济是杭州高新区(滨江)过去10年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杭州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实现了从“两强两优两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引擎”,到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数字健康三大产业生态的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占GDP比重保持在75%以上,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稳居全省第一;十年新增上市公司39家,累计培育67家,位居全省第一。

这十年,滨江首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应用场景,成功培育了阿里、海康、网易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成功打造了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智能健康等标志性产业生态集群,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今年7月,全省召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打造引领支撑“两个先行”关键力量。

杭州高新区(滨江)升级推出“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区行动计划(2022-2025)”,定下新的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稳定在80%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发强度保持在10%左右。

在具体工作中,滨江将聚焦数字经济领域,加快布局一批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重大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数字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产业大脑 未来工厂”为引领,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一步集聚产业数字化服务商,打造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方案供应商集聚地、智能制造供给输出地,深入实施“鲲鹏计划”“凤凰计划”,夯实集成电路、网络安全、工业软件等基础领域,壮大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拓展智能机器人、数字诊疗装备等融合领域,布局新一代传输技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集中资源打造“零磁科学谷”,引育一批世界级企业集团,做强“中国视谷”、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核心区等一批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显著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绘就“国际滨江”靓丽面貌

围绕城市能级全面跃升,高新区(滨江)持续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获批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畅通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区内实现5条地铁主干线贯通,新增道路80条。

作为亚运会主会场所在地,高新区(滨江)还聚焦“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围绕“国际滨江、亚运核心”定位,大力推动亚运城市建设,系统迭代城市总体设计,打造了更具“高新气质”的迎宾大道、更加“大气开放”的沿江景观、更为“和谐舒适”的特色街区,形成了奥体“大小莲花”、沿江“最美跑道”等一批城市新地标,轮动推进城市街区“微更新”,有效加速城市形象蝶变,显著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