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纪念碑(沈阳各界人士纪念)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记者于也童)9月18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上庄严肃穆,“警世钟”钟声低沉地响起14声钟声,声声悠远,让人永远铭记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沈阳纪念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沈阳纪念碑(沈阳各界人士纪念)

沈阳纪念碑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记者于也童)9月18日,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上庄严肃穆,“警世钟”钟声低沉地响起。14声钟声,声声悠远,让人永远铭记中华民族14年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随着时钟的指针缓缓走向9时18分,尖锐的警报声响彻沈阳全城。这也是沈阳,这座打响14年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城市第26次鸣响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

钟声肃穆,警报刺耳。这一刻,无论是校园内的学生,路上的行人,还是残历碑前的社会各界人士,都驻足肃立,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抗战老兵孟昭身静立在家中窗前,默默抬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出生于1927年的孟昭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在抗日战争中,孟昭身机智勇敢,曾用一颗手榴弹吓跑两名日军,活捉了三名日军。他多次负伤,甚至差点瘫痪,但始终勇往直前。

“‘九一八’事变过去89年了,但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过那些抗日战火燃烧的岁月。为了保卫祖国,千千万万中国人拿起武器,燃起热血奋力抵挡入侵。苦难成就了今天的辉煌,盛世更要警钟长鸣!”孟昭身铿锵有力地说。

平日车水马龙的街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每年的这一刻我都会把车停下,鸣笛来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勿忘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沉重的责任。”出租车司机路明告诉记者。

1931年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北大营是日军侵华历史的重要罪证,从档案馆的馆藏文物看,日军修建的标示塔、战绩纪念碑、纪念馆无一不是其侵略罪行的自供状。”沈阳市档案馆原馆长荆绍福说,“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累累罪行,铁证如山,这些暴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警示着我们。”

“积贫积弱,必然挨打;以史为镜,国人需要警醒!我们纪念‘九一八’事变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让那尖利的防空警报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奋进的号角。”沈阳市文联副主席王静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不容忘却,记忆从未远去。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将永远助力中国这艘巨轮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