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今天我们来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我本人喜欢《一九四二》这部影片,从故事的题材,人物的塑造,剧情的制作都是一部十分不错的电影。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1)

该片是由华谊兄弟公司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等主演。影片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2)

影片讲述了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着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下来,可是到了陕西,自己的亲人全死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老东家此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老东家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别哭了,小姑娘对老东家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要小姑娘叫自己一声爷。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于是,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3)

你不知道的幕后信息

在拍摄期间,张国立、张涵予、冯远征、徐帆、张默等演员等不仅要减肥以满足角色的要求,还要苦练方言贴近人物原型 。拍摄过程中,有一次飞机不听遥控了,直接飞到农村一个住户的家里面。在实际拍摄期间,整个剧组最多的时候有600多工作人员,最少也的时候也有三四百人。连主演张国立都感叹人太多了。《一九四二》是一部特别的电影,这部电影的主演拍几个月,就得饿几个月。张国立饿极了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有力气说话,他就建议编剧刘震云修改剧本,将稍显冗长的对话做尽可能的精简。由于种种原因,该片在1994年、2000年及2002年三度筹备都未能顺利开机。直到2011年2月,该片才开机启动 。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该片剧本到付诸拍摄总共历时18年。该片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 。在筹备电影剧本之初,导演冯小刚、编剧刘震云等幕后主创就重走了逃荒路,辗转河南、山西、陕西、重庆、埃及开罗等多地,直击历史线索发源地。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4)

创作背景中你不知道的幕后信息

《一九四二》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讲述的是中国人民的苦难。1993年,冯小刚经王朔推荐看了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后,就萌发了将其拍成电影的愿望。此后刘震云一直不断的修改《一九四二》的剧本,甚至推翻重写。刘震云表示就创作来讲,剧本中的这些人物好像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自己对他们产生了感情。在创作的时候,刘震云把剧本落实到人物身上。他表示《一九四二》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最广大的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5)

拍摄过程中你不知道的幕后信息

《一九四二》的拍摄横跨7地,历时135天 。从选景开始,制片主任胡晓峰就感觉到这个戏的难点了:电影的外景地数量和跨度很大,外景地从山西、重庆一直到东北调兵山,其中在山西境内的拍摄时间最长;而冯小刚对另一外景地重庆的要求也极高,一切细节都要还原历史原貌,所有店铺、招牌都必须是原来有过的,不能是杜撰的。为此,剧组翻拍了10万张历史照片,街道两边店铺里的小摆设和1000多块牌匾全部根据历史图片设计。第三个主要外景地在东北,而选择在东北拍戏,寒冷就成了大问题。但是上千名演员在零下几度、十几度、甚至是零下二十几度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完成了拍摄工作。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6)

为了拍摄该片,剧组上下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张国立、张涵予、冯远征、徐帆、张默等演员在拍摄危险镜头的时候都坚持亲身上阵。拍摄爆炸戏时,每次都有滚烫的碎石打在徐帆、冯远征的脸上和颈口;张默在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中上演跳火车;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得主阿德里安·布罗迪更是在铁轨旁零距离亲踩爆点。不仅演员,该片的幕后主创为了影片的拍摄也都竭尽所能,摄影指导吕乐需要身吊绳索,才能在结冰的峭壁上选择最佳的拍摄机位。为此冯小刚导演把安全作为首要原则不断强调,确保剧组顺利完成了拍摄 。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7)

在拍摄重庆轰炸的爆炸戏时,因为要把一条街给炸掉,而街道上布置了大约有24个炸点,布置的这些炸点有的在房屋底层,有的在房屋顶层,所以整个剧组对于安全防范等等都做了非常周密的计划,而且用了一些以前没有用过的方法,比如用了像5D2这样的小型拍摄设备,然后做了一个特殊的摄影机安全保护盒子,再把它放在炸点上面,这样拍出来的镜头就会有视觉冲击效果。为了能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战争戏方面剧组还特意采用了不同与以往电影的拍摄方法,为的是能够给观众呈现出全景式的战争场面。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8)

《一九四二》是一部温暖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悲观,而是相信人性的温暖,给人往前行进的力量,哀而不伤。冯小刚拍这部电影具有杜甫式对民生的悲天悯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一九四二》是对人在生存底线之下对人性和文化还能保持多少的拷问,幸运的是,导演还是力图保持着一些人性的温暖和人的尊严 。有效地利用了过往电影的成功元素,如自然灾害后的人性重建和白热化的战争场面,以及少许冯式幽默渗透其中,这部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它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华民族的普适情感 。这部电影的意义主要有四点:第一,它具有启蒙价值,是鲁迅精神的银幕传达。第二,它有这对个体感性生命生存权的尊重和悲悯,而文明的进程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它塑造了集体意识,打造了公共记忆。第四,它的题材具有超越性,不是简单的战争片、抗日题材等能概括的。

电影一九四二最大的不足之处(深扒一下电影一九四二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9)

也有人认为《一九四二》是讲“人相食”的残酷故事,但是导演冯小刚却把一个复杂的故事给简单化。这部电影暴露了很大的空洞,像戛然而止的神父和信仰线索,多少有种无法继续探讨的负气感。在最基本的反应灾民面貌上,《一九四二》也不是太让人信服。至少在演员表演以及人物塑造上,冯小刚根本没有表现出准备18年的实力,也无法让人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情绪。这部电影罗列了一堆事情,却没能真正总结推论,而是草草而止。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冯小刚端起了架子,仿佛说书先生一般,搞了个全景式的叙述,让观众恍若回到了茶馆。国民政府如何如何、老百姓如何如何、日本人又如何如何。一连串的故事讲下来,不少观众都觉得灾民好苦,但究竟是如何苦到骨子里、苦到五脏六腑中,观众还是不能感同身受,只能从断肢残臂里或者卖儿鬻女中寻觅自己的泪点,这种强加用外力推动情感走向的故事处理方法是很低级的,远不及冯小刚同类题材的作品《集结号》。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