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哪些(奖金675万3位科学家)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 8 月 21 日公布 2022 年获奖名单。

李文辉因其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的成就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因其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的成就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因其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哪些(奖金675万3位科学家)(1)

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李文辉,奖励他发现了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的受体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有助于开发更有效的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

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哪些(奖金675万3位科学家)(2)

李文辉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

李文辉,1971 年出生于中国甘肃,2001 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03 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期间揭示了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感染人类。现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

1994年,兰州医学院 医学学士学位。

1997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免疫学硕士学位。

2001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 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7年至1998年,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研究助理

2001年末至2004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系作为博士后继续分子病毒学研究。2004年,他被任命为该系讲师。

2007年下半年,李文辉回国加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并被聘任为研究员。他专注于病毒感染和宿主免疫力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和HDV)的进入机制。

2012年,他的团队成功地发现了HBV和HDV的功能性受体——主要在肝脏中表达的牛磺胆酸钠共转运蛋白(NTCP)。

2020年11月12日,李文辉凭借其在推动乙肝科研和治疗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

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杨学明,奖励他研发新一代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量子态分辨的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

杨学明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学明,1962 年出生于中国浙江。1991 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博士学位。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学明于1982年从浙江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哲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95年至2001年担任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终身职研究员;2001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2015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2017年担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莫毅明,奖励他创立了极小有理切线簇(VMRT)理论并用以解决代数几何领域的一系列猜想,以及对志村簇上的 Ax-Schanuel 猜想的证明。

莫毅明

香港大学

莫毅明,1956 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80 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 Edmund and Peggy Tse 讲席教授。

莫毅明1978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其后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及法国巴黎大学教授。1994年出任香港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1999年任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2009年获得美国数学学会伯格曼奖、。2011年就任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席(数学)。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2022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陈省身奖

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 2016 年,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二)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三)主要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金 675 万元人民币(等值 100 万美元)

2016 年至今,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 27 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做出了原创性且产生了巨大国际影响的研究工作。

2022 未来科学大奖周将于 11 月举行,为期一周的议程主要包括与知名高校联合举办的获奖者学术报告会,分享科学发展前沿成果、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的科学峰会,青少年对话获奖人及颁奖典礼。

来源:未来科学大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