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的知识点(透视必要的知识)
透视学的发展和研究与科学发展有关,也和人们的审美需求有关。现代绘画透视着重研究和应用的是线性透视,而线性透视重点是焦点透视,它具有较完整较系统的理论和不同的作图方法。线形透视是指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学透视的方法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是画家要求理性解释世界的产物。其特点是逼真再现事物的真实关系,是写生绘画重要的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运动中最杰出的人物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他把绘画与雕刻的原理应用到透视学上,他确定了影响远近知觉的五种因素,从而奠定了现代科学透视的基石。即线条透视(物体越远,视角越小)、节目透视(物体越远,细节越模糊)、空气透视(山越远越蓝,是由于空气和烟雾的影响)、移动透视(注视近物而头摇动则该物与头同向移动,注视远物头摇动则远物与头反向移动)、双眼视差(左右眼对同一物所见不完全相同)。根据这种透视方法所描绘的物体最接近眼睛所感受到的事物的真实。先人经历无数研究得出的这些法则,现在,我们从照片中则很容易就可以体会到。
成角透视(两个灭点)
和斜透视(三个灭点)。
因为透视现象是远小近大,所以也叫"远近法"。其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积相同的物体,距离近时,视觉影像较大,远时,则小;距离较近时,宽度相同的物体视觉影像较宽,远时,则窄。这是由人眼的视角形成的规律。位于视平线以上的物体,近高远低,位于视平线以下的物体,近低远高。在现实生活中,人眼观看远近景物的透视规律如下:① 物体远近不同,人感觉它的大小不同,愈近愈大,愈远愈小,最远的小点会消失在地平线上;② 有规律地排列形成地线条或互相平行地线条,越远越靠拢和聚集,最后会聚为一点而消失在地平线上;③ 物体的轮廓线条距离视点越近越清晰,越远则越模糊。
而在线形透视理论确立以前,世界各地由于不同文化制约,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发表现空间立体的方法,在距今 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壁画中就有所运用。这些再现空间的方法,是画家们依靠感官认识世界的体现:
1.纵透视。在平面上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中国古代构图法中称高远法,即近低远高。在人类早期的绘画艺术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画的构图,远景作为一条横带完全置于近景横带之上。在儿童画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所有物体都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物体没有近大远小的区别,只是通过物体的高低位置来体现透视感。现代很多画家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描绘出的世界往往带给我们特别的感受。
2.斜透视。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样的表现手法。这里不同于焦点透视中的斜透视。
3.重叠法,又叫遮挡法,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利用前面的物体部分遮挡后面的物体来表现空间感。在儿童画中,小朋友们往往采用混合式的绘画空间来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主要的空间表现方式就是"左右上下关系"和"部分遮挡关系"。同时遮挡法也让在有限的画面内表现更多内容成为可能。
4.近大远小法。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这也是现代线性透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5.近缩法。在同一个物体上,为了防止由于近部正常透视太大,而遮挡远部的表现,为此有意缩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画面效果。在佛寺中常见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渐膨大,实际上就是近缩法的运用,使人在其下仰视时避免过度的近大远小变化并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6.空气透视法。由于空气的阻隔,空气中稀薄的杂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同时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象,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蓝的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造成画面的真实性。
7.色彩透视法。因为空气阻隔,同样颜色的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距离远则色彩灰淡。
8.环形透视,环形透视的特点是不固定视点,视点在围绕对象作环形运动,因而能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及背面作全方位的展示,这种环形透视在传统民间美术中是最为常见的。例如,唐长安小雁塔明代重修碑之阴线刻四合院,也是把上下左右的殿宇迴廊平面铺开,朝向画面的中心、战国狩猎攻战铜鉴图样和内蒙阴山氏族社会岩画行猎运载图,也是把车平面展开,把左右两匹驭马平躺下来,四足朝向画面的外边。
9.透明透视,透明透视是所描绘的对象内外重叠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例如,透过虎、牛的肚皮可以看到腹内的小仔。透过房屋的墙面可以看到屋内的景象等。这一表现手法最长见于民间美术。民间美术之所以能突破透视规律的局限,在于民间美术抛开了自然对象的实体真实,即立体的、占有一定空间的真实,而是以全部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来综合表现对象,观看得真实已让位于观念的真实,客体形象的真实已让位于心象的真实。墙背面或动物腹内的事物虽然在一个视点看不到,但它是存在地。儿童画中同样会经常看到这一只关注表现内心感受的空间表现方法。
10.散点透视,不同于焦点透视只描绘一只眼固定一个方向所见的景物,它的焦点不是一个而是多个。视点的组织方式并无焦点,而是有一群与画面同样宽的分散的视点群。画面与视点群之间,是无数与画面垂直的平行视线,形成画面的每个部分都是平视的效果。若从一点看全幅,则不符合透视法,但是观众移动着看去欣赏画面时,每个局部都似生活景象,这种透视法的画面,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及局部。由于画面的视点不是集中,而是分散到与画面等大面积,成为无数分散的视点,故名。散点透视有纵向升降展开的画法,中国画论称为高远法;有横向高低展开的画法,称为平远法;还有远近距离展开的画法,称为深远法。
除了以上的理性透视和感性透视,还有画家自主创造的故意违反透视规律的空间表现手法
11.反透视即故意违反一般透视的近大远小的规律。一般认为开创反透视先河的是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对于文艺复兴以来利用线性透视方法造成三维错觉的那一套技巧,塞尚已抛至脑后。他创造了一种"反透视法",他不是创造观赏者进入画里面去的深度,而是创造被他所描绘的物和人向观赏者走出来的印象。他无意于使自己的作品获得"逼真"的效果,无意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而是要表现物体的结构、相互关系和色彩,他要达到一种艺术的真实,这是靠艺术家的理性而非眼睛所能把握的真实。
由于科技发展和实际要求而产生的
12.广角透视,又名鱼眼透视,因为模仿鱼眼镜头的拍摄效果而得名。扭曲夸张的透视效果。在表现视觉冲击力的漫画场面中经常被用到,也可以在较小画面中表现广大的空间。
13.俯视平行透视,一种变通的,无灭点的俯视平行透视方式,多运用于游戏场景中。
从以上介绍来看,所谓"透视",就是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的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置关系,在平面上构建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所有透视方法都服从于画者对画面的表现要求。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运用最合适的表现手法来学习或者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学习透视不需要一丝不苟地严格按照透视原理进行创作,如果一丝不苟地严格按照透视原理进行创作,其结果往往是一幅呆板而又僵硬的画。观察和感觉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已经足够了。靠感觉画透视关系的最大好处是它可以应用到各种主题表现中去。
通过练习来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
1.临摹照片学习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照相机诞生以来,现实世界的东西可以在一瞬间再现,照片所再现的世界,基本上和线形透视规律是吻合的。焦点透视再现的效果就象我们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的结果,这是照相机模仿了眼睛的原因。使用照片学习透视可以很容易找到透视的感觉,而且在以后的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首先找一些容易得到的有建筑物的图片,幸好现在有这样图片的杂志刊物随手可得。临摹的方法既可以是一开始学习的潦草素描,轮廓素描,也可以是结合了两样技能的形状画法,我们这里关键是要通过练习把透视知识变成我们自身的透视感觉。在临摹过程中我们要一直带着几个重要的问题:拍摄者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视觉焦点在哪里?和我们眼睛平行的那条线在哪里?视平线上面的物体和视平线下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不同?拍摄主体离我们眼睛是远还是近?远近的虚实变化是什么样子的?直到我们可以自然的发现这些透视规律。
2.现在我们对透视规律已经有所感觉,并且我们可以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近大远小等等的透视法则。我们明白了眼前的事物和我们所了解的事物看起来并不完全一样,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我们的写生练习了。我们这里的写生练习其实并不要求你象有些搞研究的那样研究透视,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里只需要你保持临摹照片时的感觉,并且画你所"看"到的。
3.临摹大师的写生作品,你可以事无巨细的临摹也可以只画草图式样的练习,学习理解大师的作品中是如何运用透视规律的。你将了解到大师作品中处理透视关系和照片中反映的透视现象有所区别。
4.临摹影视作品。有条件的话,你可以把优秀影视作品停下来,逐个镜头的临摹,这样你可以学到的已经远不是透视规律那么简单,你还将从电影镜头中学会如何艺术的运用透视规律强化空间感,处理故事情节。
5.几何体透视练习,通过练习几何体的转动透视,解决透视缩短变化的问题。这个简单的练习,在以后自由描绘人物或事物时,将变的至关重要。
练习一:转动中的圆柱体
练习二:转动中的球体
6.临摹漫画。我们已经做过很多练习,现在我们开始临摹漫画。我们尽量选择一些优秀的漫画作品来练习。因为漫画作品有比影视作品中更夸张的镜头运用,以及特有的叙述语言。临摹漫画作品同样会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感受。插画临摹也是这项练习中的任务。
7.自由临摹练习。如果你对写实的透视规律知道的已经足够多,掌握的已经非常熟练,你可以多找一些其他的艺术品来临摹,可以是插图漫画,也可以是你喜欢的其他艺术形式,诸如雕刻,民间美术等。研究这些艺术形式中是如何处理空间关系的。多了解一些,一定会对你将来有所帮助。
(from:3转De云)
本文摘自:肖壮悦X-tiger的博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