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最新款电视(没这两项技术的电视我劝你别买)
液晶电视发展至今,我们在选购时已经不仅再满足于分辨率和尺寸,如何提升观影时的主观体验,成为消费升级大背景下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而对于液晶电视而言,画质永远是最核心的指标。本文就为你盘点那些能有效提升液晶电视画质表现的技术,这个双十一,别再花冤枉钱!
分区独立控光:实现画面精细调节
我们经常会在电商页面看到类似的词,很多消费者也被厂商的各种概念搞得云里雾里,今天我们就来为您解读下究竟什么是分区控光。
首先我们要明白,液晶电视不同于自发光的OLED,之所以能够呈现画面靠的主要是屏幕背后的LED灯珠,也就是商家口中的“背光”。在背光的基础上,加上多层光学透膜以及液晶屏幕的共同合作,我们才得以在液晶电视上看到图像。
液晶电视显像原理
目前液晶电视的主流背光方式分为两种:直下式背光和侧入式背光,前者将LED灯珠均匀置于屏幕底部,后者则将LED灯珠置于电视的四个边框处。两种背光方式各有优劣,此处不再过多展开,如何通过不同分区背光的独立控制,来实现画面明暗、亮度的精细调节,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点。
举个简单的例子,下面这张画面中既有明亮的场景,同时也有暗部细节。想要完美呈现画面细节,就需要用到分区独立控光技术,通过独立控制不同分区的背光开关,让画面更纯净、对比度更高,同时减少色差和漏光,带来更好的观感。
简单来说,分区控光就是独立控制每个灯珠的开关,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难度。理论上,想要达到更精准的控光效果,我们可以增加分区的数量,让每个灯珠控制的区域更小,然而实际应用中,最难的环节并不在此,而是如何精准判断某一分区究竟该不该“关灯”。想要实现更精确的判断,就需要各大电视品牌使出看家本领:算法。处理器就相当于电视的大脑,时刻通过算法判断某一帧画面的各个区域该如何分配灯珠的开关。
毫不夸张地说,分区独立控光已经是中高端电视的标配,但实际体验效果就因品牌而异,最重要的还是背后的“大脑”,不同品牌的产品观感差异也因此而来。当然,有条件的话,还是要到线下市场实际体验下不同品牌对分区控光的理解与呈现效果。
MEMC:配合120Hz高刷屏食用更佳
MEMC,又称为“运动补偿”,同样是电商页面中最常见的名词,也是不少厂商主推的技术。不过MEMC并不是什么黑科技,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算法来预估物体达到更流畅的画面效果。
尽管如今电视的刷新率都达到了120Hz甚至更高,但从胶片时代至今,绝大多数数字电影拍摄的帧率仍以24Hz为主。我们知道,视频中的运动画面实际是由一系列静止的图像组合而成的,依靠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在大脑中形成动态图像。而只要每秒超过24帧静态图像,在人眼看来就是流畅无卡顿的动态画面,这也是目前影视剧拍摄帧率为24Hz的主要依据。
然而,在主流的60Hz或120Hz屏幕上播放24Hz的电影,就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屏幕的刷新率意味着其每秒能够呈现静态图片的数量,60Hz的屏幕每秒能够呈现60张静态图像,然而我们看到的数字电影每秒却只能输出24张画面,强行提升至60Hz就会造成画面拖影、撕裂等问题。
MEMC技术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强大的运算能力和算法的支持,估算出高速运动画面中物体的运动轨迹,一般会采用插入重复帧或黑帧的形式,补偿出源视频中没有的画面,从而实现人眼看来更为流畅的画面效果。
MEMC运动补偿也是中高端电视的标配技术,如今4K/120Hz已经成为电视厂商主推的概念,同理,而在高刷新率的屏幕上,MEMC就显得更为关键。如果没有MEMC技术,120Hz高刷新率屏幕的实际观看体验将大大降低。
写在最后:
其实这两项技术都已经是中高端电视的标配,也是支撑电视画质的最基础技术。然而不同品牌的产品表现却参差不齐,究其原因,还是背后的芯片算力、算法和技术积累的差距。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购时首先要选对品牌,显示技术最直观的体现就是电视的画质,毕竟技术是骗不了人的;其次,我们也要增加知识储备,分辨商家那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语,才能有效避坑,选出真正优秀的电视产品。
当然,如果实在懒得了解技术,也可以直接“抄作业”,这些中高端电视,确实可以闭眼买:
(779652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