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将访华具体时间(默克尔访华谈笑风生回国后)

默克尔将访华具体时间(默克尔访华谈笑风生回国后)(1)

作者:王德华

中国和德国都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受害者。德国和中国均赞同世贸组织准则,愿意共同增强“多元主义”,需要抱团取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默克尔开启她的第11次访华之旅了。

中国已是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最大贸易伙伴。2017年,德国向中国出口862亿欧元,从中国进口1005亿欧元。当美国把世贸组织当作抹布扔掉的时候,中德合作显得更为必要。

如今,默克尔已返回柏林。但围绕她访华的得与失。德国媒体发表了形形色色的评论。在默克尔访华谈笑风生背后,德国媒体仍充斥着偏见和傲漫。

应该澄清的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威胁对欧洲与伊朗做生意的企业制裁;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最需要中国的支持。。正如“今日俄罗斯”评论称,“厌倦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德国被推了中国的怀抱”。

默克尔将访华具体时间(默克尔访华谈笑风生回国后)(2)

然而,在德国人的眼里,默克尔访华好像是中国有求于德国。《法兰克福汇报》 就毫不掩饰这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它评论称,”如果柏林在贸易问题上与华盛顿站在同一阵线,这对中国而言将是严重的威胁。因此,在面对来自华盛顿的压力时,北京尤其注重与德国的良好关系。”“ 北京正寻求柏林的支持”。

《法兰克福汇报》还对中国的贸易政策指手画脚。它评论称,“尽管中国目前明显降低了进口车及其零件的关税,还宣布未来将不强迫外资有当地合资伙伴,然而中国的自由化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市场,也落后于美国。”但它没有说明的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保护本国企业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世贸规定允许的。

《新奥斯纳布吕克报》评论则显得尖酸刻薄。它评论道,“中国厚颜无耻地推动本国经济”;“北京有关改善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条件的许诺并非真正的突破,因为过去的经验显示,中国只会在不损害本国企业的前提下,才会对外国竞争对手做一点儿让步。”“默克尔访华,经贸争吵上没有取得突破”。

欧洲其实就是各种小国的集合体,一盘散沙大大削弱了其说话的份量。这一点德国之声说了实话:”在华盛顿和北京这两个引力中心站住脚,欧洲必须结束让人痛苦不堪的内争,而是实现新的一致,重新拥有行动和决断的力量。”

默克尔将访华具体时间(默克尔访华谈笑风生回国后)(3)

德国在人权领域对中国发难又是欧盟中最活跃的,充满了西方人的偏见和傲漫,不时用此敲打中国。德国之声评论称,“涉及人权问题,默克尔如今成了敢在北京开口的唯一一位欧洲人。”借人权问题羞辱中国,这似乎成了默克尔访华的唯一亮点。而中国人是否有人权,中国人最清楚。中国每年出国的人数达到1亿多人次。如果中国人权真是像德国人眼里这么糟糕,这些人还会回国吗?

《施瓦本报》在评论中表现了德国的无奈。它评论称: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都有自己的计划。美国要“美国优先”,中国要“中国制造2025”。德国该如何促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呢?德国政府迄今没有答案。但中国人已在有针对性地并购德国的创新和未来企业,美国则在放弃世贸组织准则。在这两个大国之间,德国有被耗损磨伤的危险。

欧洲经济上是巨人,政治上却是侏儒。在美国人面前跪久了,却仍舍不得站起来。《法兰克福汇报》评论称,在国际事务上,德国和中国的统一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强烈过,而德国和美国的分歧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纷繁。在强国的新游戏中,欧洲显得特别孤单。尽管美国在伊朗问题上把欧洲赶入了中国的怀抱,但美国继续是德国的最重要盟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