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读博要慎重(博士读博超期被清退)

前段时间,一则《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引发热议。据相关报道,故事的主人公读博8年未能毕业,按规定将于6月办理结业并离校。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士生延期业”话题再次跃入公众视野。

有媒体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计算得出,2019年我国博士生的延期毕业率高达40%,其中接近一半延期的时间为一年,20%的延期时间为两年。

一般来说,博士通常是3-4年毕业。对于延期毕业的时间,各高校标准不同。其中,有的延期3年可能就要被清退,但也有的延期18年才被清退。

按照规定,延期毕业后依旧无法拿到博士学位的,将被学校“清退”。齐鲁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博士生遭清退的现象并不鲜见。

2020年,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清退公告,共有52名博士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清退。无独有偶,沈阳农业大学对236名超期在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博士研究生117名。

2021年,河海大学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同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关于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称,20名研究生被列入拟清退名单,其中博士生14名。


为什么说读博要慎重(博士读博超期被清退)(1)


早在2019年,教育部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同时指出,要狠抓硕博士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按照要求,不少高校完成了超期博士生“清零”。而在被清退的博士研究生中,有的读博时间已长达18年。随着博士生名额的不断提升,我国博士延毕率也从2003年的46.5% 提升到了2019年的63.8%。也就是说,有超过六成的博士研究生无法正常毕业;栓Q了真的是......


为什么说读博要慎重(博士读博超期被清退)(2)


一、到底难在哪里,选择是主因

首先是自己是否需要读博。博士阶段主要是训练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打算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就没有必要非要读博。

其次看自己是否适合读博,一般来说读博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读文献、泡实验室跟写论文,要权衡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沉淀下来,有足够的毅力和能力来渡过至少三年的博士生涯。

当你顺利的成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后,首先要明确读博需要做的两件事:

● 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坚实的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专著,逐渐要多看学术杂志了解前沿,多参加学术会议知道同行们都在做什么。

● 培养科研创新能力。与硕士相比,博士更注重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博士生不但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更要富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二者都是采取全日制攻读的方式,其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 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 培养方式不同。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学术型学位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为什么说读博要慎重(博士读博超期被清退)(3)


二、为何如今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始清理这些超年限的硕士博士

◆教育模式严进严出

1、由于现在高校扩招、高校增加等原因每年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数量都在上涨,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另外每年还有大规模国外留学生回国就业,找工作时甚至出现了一个岗位百人竞争的现象,就业压力增大的同时学历的竞争力反而降低了。

2、有些学校一直把毕业率当作办学指标去追求,同时更追求学生的就业率。学校对于学生的这种“放水式培养”,也使得很多大学的学历和学位的含金量逐渐降低。很多学校才会逐渐改变之前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逐步清理那些超出学习年限的在校学生。

◆避免学生混文凭

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度过了紧张的高中阶段之后,逐渐产生了懈怠的心理,甚至觉得学习是一件无用的事情,不用太过认真的对待,只要最后能够成功地拿到文凭就可以了。凭借着文凭,自己能够在日后进入社会的时候,找到相对不错的工作。

如今,各大高校清理这些超年限的毕业生,就是在逐渐改变有这种学习心理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全力完成学习目标,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只有这样,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含金量才会越来越高,才能避免学历贬值的现象。

◆改变学习环境

1、因为之前很多大学实行严进宽出的政策,很多同学进入学校之后,就觉得不管自己是否努力学习,最后都能拿到毕业证,然后靠学历找一份好工作。高校需要通过自身的改革,让学生意识到,进入大学之后,仍是需要继续努力学习,才能顺利毕业。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的自身能力水平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各大高校实施“严进严出”的政策,不仅对于学生有利,也对教育有利。就如同“翟天临知网事件”之后各大高校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查重有了明确的规定。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检验一个学生在大学生阶段的学习成果,如果连基本的毕业要求都达不到的话也很难想象在工作中会有很出色的表现。


为什么说读博要慎重(博士读博超期被清退)(4)


三、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超期”被清退,一部分是被动的,更多的是主动的

如果原因是“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很大可能是个体主动选择离校。他们或是因为在事业上有了较大的成就,自认为没必要再在学历教育上花时间;或是因为家庭变故、客观条件不允许,主动放弃学业。倘若是因为个体学习能力不足导致“超过最长学习年限”,学校在发布清退公告时就不会强调“所在培养单位经多种途径无法联系上学生本人”。

1、延毕概率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我国各地区高校博士研究生统计数据,我国各地区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延期毕业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0.5以上。(博士生延毕率计算公式为:延毕率=(预计毕业生数-实际毕业生数)/预计毕业生数)。

2、就读时间长。除了直博,一般就读博士的时间范围为3-8年,国内高校大部分是4年,如有延期毕业的情况时间会更长,8年一般为时间上限。博士生就读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长时间无法毕业或无法完成科研成果就很难坚持下来。

3、毕业硬性要求越来越高。一般学校都会有发表论文的毕业要求,尤其是知名度比较高的院校,对发表论文的要求会更高。各大高校发起“论文大战”,导致学校对博士、硕士的压榨越来越大,特别是博士、师资博士后及青年教师。尤其是在“翟天临博士”等学术造假事件发生之后,对论文的查重率等要求越来越高。

4、竞争压力大。来自家庭、事业、科研等多方面的压力很多时候也让一部分博士生无法全面兼顾。读博过程是非常辛苦的,每年也都有大量的博士生因为科研成果没有达标而选择延期毕业,博士研究生延期答辩的现象则更加普遍。

5、导师的不作为和压榨行为。近几年新闻曝光出很多关于导师和博士生关系不和,导师压榨学生,导师侮辱学生而致使学生选择自杀的新闻事件。一些无良的导师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对学生的指导,只有对学生的索取,没有道德底线的压榨学生,有的导师甚至为了多让学生干活而选择压着学生不放导致其延期毕业。

6、逃避就业压力。有的人选择读博是处于热爱想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能有一番成就,而有一部分则是希望能够通过“混日子”的方式来逃避工作所带来的压力,随大流而报考博士,最后面临着清退、延毕、分流的风险。

截止2020年,有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整体延毕率达到了惊人的68%,也就是说,每年有一多半人不能顺利毕业。国内硕士毕业的,仅有不足20%的人最终有机会攻读博士学位,80%的人跟博士学位无缘。

所以,国内博士学历含金量很高,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和可量化的执行标准。


【来源】综合整理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