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一建建筑实务(一建实务备考干货11-施工进度计划考点及口诀)

#创作挑战赛##一建备考#​

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一建建筑实务(一建实务备考干货11-施工进度计划考点及口诀)(1)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一 、 施工进度计划的分类

施工进度计划按编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 (或专项工程)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四种。(口诀:总单分分编对象)

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是以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建筑群体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整个建设项目或建筑群体施工全过程进度控制的指导性文件。它按照总体施工部署 确定了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在整个项目施工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也是安排各类资源计 划的主要依据和控制性文件。施工总进度计划由于施工的内容较多,施工工期较长,故其 计划项目综合性强,较多关注控制性,很少关注作业性。施工总进度计划一般在总承包企业的总工程师领导下进行编制。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为编制对象,在项目总进度计划控制目标的原 则下,用以指导单位工程施工全过程进度控制的指导性文件。由于它所包含的施工内容比较具体明确,施工期较短,故其作业性较强,是进度控制的直接依据。单位工程开工前, 由项目经理组织,在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下进行编制。

分阶段工程(或专项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工程阶段目标(或专项工程)为编制对象, 用以指导其施工阶段(或专项工程)实施过程的进度控制文件。

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是以分部分项工程为编制对象,用以具体实施操作其施工过程进度控制的专业性文件。由于二者编制对象为阶段性工程目标或分部分项细部目标,目的是为了把进度控制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因此是专业工程具体安排控制的体现。此类进度计划与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类似,且由于比较简单、具体,通常由专业工程师或负责分部分项的工长进行编制。

二、合理施工程序和顺序安排的原则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在时间、空间上前后顺序的体现。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必须遵循施工技术程序的规律、根据施工方案和工程开展程序去进行组织, 这样才能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的紧密衔接和相互促进,起到充分利用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速度,达到最佳工期目标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充分发挥 投资效益的作用。

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随着施工规模、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但仍有可供遵循的共同规律,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过程中,需注意如下基本原则:(口诀:排序先准备;先全场,按顺序,再单位;三通先外后内,先选后近,先干后支,排水先下后上;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

( 1 ) 安排施工程序的同时,首先安排其相应的准备工作。

( 2 ) 首先进行全场性工程的施工,然后按照工程排队的顺序,逐个进行单位工程的施工。

( 3 ) 三通工程应先场外后场内,由远而近,先主干后分支,排水工程要先下游后上游。

( 4 ) 先地下后地上和先深后浅的原则。

( 5 ) 主体结构施工在前,装饰工程施工在后,随着建筑产品生产工厂化程度的提高,它们之间的先后时间间隔的长短也将发生变化。

( 6 ) 既要考虑施工组织要求的空间顺序,又要考虑施工工艺要求的工种顺序;必须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利用工作面,使相邻两个工种在时间上合理且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

三、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1.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1 ) 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及招标投标书。

( 2 ) 工程项目全部设计施工图纸及变更洽商。

(3 ) 工程项目所在地区位置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

( 4 ) 工程项目设计概算和预算资料、劳动定额及机械台班定额等。

( 5 ) 工程项目拟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施工顺序、流水段划分等。

( 6 ) 工程项目需用的主要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状况、机具设备能力、物资供应来源条件等。

(7 ) 建设方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

( 8 ) 现行规范、规程和技术经济指标等有关技术规定。

2.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1 ) 主管部门的批示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

(2 ) 施工图纸及设计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

(3 ) 施工企业年度计划对该工程的安排和规定的有关指标;

(4 ) 施工组织总设计或大纲对该工程的有关部门规定和安排;

( 5 ) 资源配备情况,如:施工中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具和设备、材料、预制构件和加工品的供应能力及来源情况;

(6 ) 建设单位可能提供的条件和水电供应情况;

(7 ) 施工现场条件和勘察资料;

( 8 ) 预算文件和国家及地方规范等资料。

四、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

1.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 ),分 期 (分批)实施工程的开、竣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口诀:编说施总分期开竣工,工期一览资源及供应)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图 )为最主要内容,用来安排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计划开竣 工日期、工期、搭接关系及其实施步骤。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是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 表编制的保证计划,可包括劳动力、材料、预制构件和施工机械等资源的计划。

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编制的依据,假设条件,指标说明,实施重点和难点,风险估 计及应对措施等。由于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建筑结构复杂程度和特点的不同,以及建筑施工场地条件差异和施工复杂程度的不同,其内容也不一样。

2.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内容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繁简程度的不同,其内容和深广度要求的不同,不强求一致,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使其真正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内容一般应包括:

( 1 ) 工程建设概况: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性质、用途、工程投资额,开竣工日期,施工合同要求,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文件和要求以及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等。

( 2 ) 工程施工情况: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层数、层高、总高、总宽、总长、平面形 状和平面组合情况,基础、结构类型,室内外装修情况等。

( 3 )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进度计划,单位工程准备工作计划,劳动力需用量计 划,主要材料、设备及加工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和机具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方案及流水 段划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求等。

(口诀:概情单分单准备,劳材设加机方案,流水各项指标要)

五、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1.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 1 ) 根据独立交工系统的先后顺序,明确划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按照施工部 署要求,合理确定各阶段各个单项工程的开、竣工日期。

( 2 ) 分解单项工程,列出每个单项工程的单位工程和每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

( 3 ) 计算每个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工程量。 ( 4 ) 确定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持续时间。

( 5 ) 编制初始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了使施工总进度计划清楚明了,可分级编制,

例如:按单项工程编制一级计划;按各单项工程中的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编制二级计划; 按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编制三级计划;大的分部工程可编制四级计划,具体到 分项工程。

( 6 ) 进行综合平衡后,绘制正式施工总进度计划图。

2. 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

( 1 ) 收集编制依据;

(2 ) 划分施工过程、施工段和施工层;

( 3 ) 确定施工顺序;

( 4 ) 计算工程量;

( 5 ) 计算劳动量或机械台班需用量;

( 6 ) 确定持续时间;

(7 ) 绘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图;

(8 ) 优化并绘制正式施工进度计划图。

六、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

施工总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宜优先采用网络计划。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一般工程用横道图表示即可,对于工程规模较大、工序比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通过对各类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选择最优方案。

*施工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对进展过程实施动态监测,随时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收集 实际进度数据,并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若出现偏差,找出原因并评估对工期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必要调整,使项目按预定的进度目标进行,这一不断循环的过程称之为进度控制。

项目进度控制的目标就是确保项目按既定工期目标实现,或在实现项目目标的前提下 适当缩短工期。

一 、 施工进度控制程序

施工进度控制是各项目标实现的重要工作,其任务是实现项目的工期或进度目标。主要分为进度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 进度事前控制内容

( 1 ) 编制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确定工期目标;

(2 ) 将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制定相应细部计划;

(3 ) 制定完成计划的相应施工方案和保障措施。

2 . 进度事中控制内容

( 1 ) 检查工程进度,一是审核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差异;二是审核形象进度、实物工程量与工作量指标完成情况的一致性。

( 2 ) 进行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即分析进度差异的原因,提出调整的措施和方案,相应调整施工进度计划、资源供应计划。

3 . 进度事后控制内容

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发生偏差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应采取以下措施:

( 1 ) 制定保证总工期不突破的对策措施;

( 2 ) 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补救措施;

( 3 ) 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并组织协调相应的配套设施和保障措施。

二、进度计划的实施与监测

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应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实施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

目标分解,可按单项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 ;按年、季、月计划分解为时间分目标。

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监测的方法有:横道计划比较法,网络计划法,实际进度前锋线法,S 形曲线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等。

施工进度计划监测的内容:

( 1 ) 随着项目进展,不断观测每一项工作的实际开始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实际持续时间、目前现状等内容,并加以记录。

( 2 ) 定期观测关键工作的进度和关键线路的变化情况,并相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 3 ) 观测检查非关键工作的进度,以便更好地发掘潜力,调整或优化资源,以保证关 键工作按计划实施。

( 4 ) 定期检查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变化情况,以便适时进行调整。

( 5 ) 收集有关项目范围、进度目标、保障措施变更的信息等,并加以记录。

项目进度计划监测后,应形成书面进度报告。项目进度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进度执 行情况的综合描述;实际施工进度;资源供应进度;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进度偏差状况及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措施;计划调整意见。

三、进度计划的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依据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调整的内容包括:施工内容、工程量、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资源供应等。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的原理、方法与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相同。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步骤如下:分析进度计划检查结果;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并确定调整的对象和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整方法;编制调整方案;对调整方案进行评价和决策;调整;确定调整后付诸实施的新施工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的调整,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 1 ) 关键工作的调整—— 本方法是进度计划调整的重点,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2 ) 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此种方法效果明显,但应在允许改变关系的前提之下才能进行。

( 3 ) 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 当采用其他方法不能解决时,应根据工期要求, 将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

( 4 ) 非关键工作调整——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必要时可对非关键工作 的时差作适当调整。

( 5 ) 资源调整—— 若资源供应发生异常,或某些工作只能由某特殊资源来完成时,应 进行资源调整,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优势资源用于关键工作的实施,资源调整的方法实际上也就是进行资源优化。

更多备考干货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