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黄河十怪之谜(沧州淮镇关帝阁赤兔马与滹沱河神的传说)
滹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太戏之山,滹沱之水出焉。”滹沱,不仅指水名,本义还有河水雨水四处乱流的意思。
话说滹沱河边上一个道观里,住着师徒二人,徒弟道号灵源童子,师傅道号垂钓上人,徒弟和师傅学艺十五载。在道童二十岁那样,师傅垂钓上人不知所踪,他在道观留下一封书信和一杆黑不溜秋的铁棒。师傅信中留下十六个大字“灵源一抹,根在滹沱,铁鞭留徒,破印建功。”灵源童子苦寻师傅半年未得垂钓上人半点消息,只能天天苦练师傅教给的武艺和道术,希望师傅能看到他的刻苦修炼,再次来到他的身边,像以前一样谆谆教导他,几年以后灵源觉得自己功力深厚,就寄情于山水,游猎之中,逐渐荒废了武艺和道术。
这一年,感觉天下无敌的灵源童子,听说深泽县境内的滹沱河里有一条毒龙,经常挟天风海雨巨浪狂涛在半夜出来吞噬良田和村庄。灵源童子嫉恶如仇,和周围村民一样对毒龙深恶痛绝,提着师傅留下的铁棒打上毒龙的巢穴,用黑铁棒勇斗毒龙。
灵源道人骑在毒龙身上,右手执铁棒打掉了毒龙的右犄角,毒龙仍不甘心,就用左犄角往北拱,想把滹沱河水决堤,淹没北岸百姓,让它有时间夹在大水中逃脱。灵源道人见还没有治服毒龙,也无法打开师傅封印的铁棒,就用使用献祭法术去强行破开铁棒的封印,化铁棒为赶山鞭驱赶来南、北两座大山,把滹沱河紧紧夹在中间,并将留存的最后一点法力驱动打神(赶山)鞭砸向毒龙,毒龙至此烟消云散,铁棒变回原形掉落河中。至今深泽民地区谚有“两山夹一河,必定无处挪”之说,从此,滹沱河就再也无法乱滚了,浩浩荡荡,川流不息,孕育着这片太行东麓的鱼米之乡。
因为毒龙的左角往北拱,造成滹沱河北岸根基不稳,灵源道人已经无力修复,所以历史上滹沱河总是往北滚岸。两岸百姓为了纪念灵源道人斩毒龙保百姓的恩德,地方有识之士组织人力和物资,在南中山建立了灵源道人庙,享受百姓香火供奉。在庙宇建成的那一天,突然天降祥瑞,一个白胡子道人,将掉于滹沱河里的铁棒被他一把抓出,化作银光散入灵源雕像之内,灵源雕像瞬间变化成人,跪倒在地,口称师傅。
灵源童子乃是一缕滹沱河灵源所化,被太公姜子牙点化,化作童子修炼,和孙悟空一样的拜师学艺。学艺地点也是姜子牙幻化而成,明着是十五载,其实仙家岁月几千年。
姜子牙敕封灵源道人为滹沱河河神,享受人间香火,保一方百姓平安。元代至正元年(1341),元惠宗封滹沱河河神为“昭佑灵源侯"。滹沱河承载着这个千古流传的神话,蜿蜒曲折,静静地流淌在华北腹地,那两座传说中的大山--南中山、北中山两个村庄犹像谜一样,至今仍雄踞滹沱南北。
沧州乃九河下稍,众河在此地多有汇聚。话说滹沱河到了沧州地界,与滏阳河交汇形成新的水系,史称滹池,后因姜子牙后裔居住在侧,取名子牙河,随着时间流逝,子牙河也产生了一个厉害的河神。子牙河哺育了太公后裔,滹沱河神灵源侯因念太公姜子牙恩情,对子牙河神多有忍让,不想竟然让其做大,而且越发张狂。灵源侯忍无可忍,和子牙河神因水系管理问题打了起来,灵源侯初战失利,他就想起了在此驻扎了武圣关羽的一个别院——关帝阁,就借了武圣关羽的战马,终于战胜了子牙河神,两人在武圣的见证下,签署了水系的划分协议,从此两河再无纠纷。
在战斗中,武圣关羽的赤兔马受了伤,跪卧在关帝阁附近的河边养伤,所以此马昂首挺胸,神态安然,前右腿伸出,左腿蜷跪,两后腿全力蹬地,呈现久卧欲立之势。
目前该马还存在沧州淮镇的桥边,是“沧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声明:本文为龙言路语 原创故事,和史实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