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你想离职的瞬间是什么(当代职场人的离职)
跟几个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小聚,大家好像都对工作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但让他们离职脱离苦海,又纷纷摆手直言不敢。
是啊,就目前的大环境看来,离职似乎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好像我们身边的职场人也都不敢提离职,不再有换工作的想法了。
但事实却不是如此,猎聘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44.19%的受访者认为今年跳槽的难度比2021年明显增大,但仍有24.95%的人有跳槽的打算。
此时,那些坚定离职的职场人,心里都在想什么呢?
怕失业,但还是想离职@Charlie,地产行业小策划一枚
“受够了996,找好下家就离职!”
年后跳槽进现在这家公司,才干了一个礼拜就后悔了。
面试的时候,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加班,结果入职后每天下班都要8、9点,每个周六都要来公司开会。
如果加班是因为真的有事倒还好,实际上全都是在白白消耗时间。我所在的分公司,任何一点小事都要层层上报到总公司,再层层批复下来,一个签字要走一个礼拜,管理极其混乱。在之前的公司,一个策划案再怎么改,半个月也能定稿了,现在要拖拉一个季度。
我私底下打听了一圈,身边几乎没有入职超过一年的同事,我预计也不会超过一年吧?
跳槽是必然的,只是我不想踩坑了,找到合适的下家就可以离职了。
@菠萝,32岁的焦虑症患者
“职位不上不下,很怕被裁员。”
在行业Top3公司做小部门的leader,说实话工作是挺舒服的,工作内容都熟悉,部门底下就4个人也很好管理,整个公司发展平稳,工作压力也不大。
但这些,还是挡不住我想要换工作的念头。
每次跟老婆说我想辞职的事,她都觉得我就是瞎折腾。而我内心的想法是,我快33岁了,上面的领导算是公司元老,不会轻易换工作。他不动,就等于我没有机会。
现在的职位已经到了瓶颈期,不上不下很尴尬,万一哪天公司效益下滑,像我这样的小领导,被换掉、被裁员不要太容易。
我还是想出去看看,去小一点的公司,甚至考虑过创业,想找一些不那么容易被替代的职位。
@舒小培,国企里的PPT美化师
“为了家庭来养老,为了自己想走。”
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我从之前的私企跳槽到现在的国企。不得不说,这个选择确实对照顾家庭有利,离家近、从不加班,甚至工作时间临时家里有事,打声招呼就能走。
但人就是不知足啊,能照顾好家庭后,我还是想在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前当乙方跟别家比稿,压力大,但是拿下项目之后成就感满满。在现在的单位,设计工作无非是帮领导美化PPT。偶尔的海报设计工作,我想发挥一下,领导就会说:“不用不用,你套模板就行。”
两年了,我的设计水平没有一点点长进。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也尝试过找新的工作,但却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新作品。
现在依然想跳槽,好在家里也都支持我,老公也说喜欢看到我为了工作斗志昂扬的样子。目前我跟着之前的同事接了一些私活儿,有作品傍身后,我就可以和现在的养老工作say goodbye了。
离职原因分类分析
马云曾经说:员工辞职,无非是钱少了和心委屈了。
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比这个复杂。
图:择业价值观名词汇总
面对一份工作时,影响我们幸福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1. 物质及面子等问题
每月到手多少钱、年终奖能拿多少、节假日有没有额外的福利、工作地点是不是在高档写字楼或有独立的园区...这些都是我们找工作是大概率会考察的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这还是一份家人眼里的“体面”工作,再跳槽时也会增加几分筹码。
2. 职场人际关系问题
工作中,除了与事打交道外,与人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打开社交网站的职场版块,不难发现,与同事关系不和谐、和领导的价值观不同、不认同公司文化,都是职场人士吐槽工作的重灾区,甚至是不少人提离职的导火索。
3. 个人发展问题
在倡导“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工作能不能带来成长,也是90后、00后的重要择业因素。
父辈的工作内容数十年如一日,他们却很少抱怨工作单调。而在新生代职场人眼中,除了升职加薪这些外生涯因素,工作中是否有新的挑战、能否接触到刺激成长的项目,都是持续获得价值观和成就感的衡量因素。
一旦成长停滞,就很容易陷入焦虑,产生倦怠情绪。
4.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问题
对于有家有娃的人来说,对工作的权衡又多了一道“平衡问题”。
工作强度大、加班多、通勤时间长、出差频繁……工作占用的时间精力越多,我们能够兼顾家庭生活的可能性就越小。
因此,在家庭生活的几个关键节点(孩子学龄前或面对升学压力、家里有病人要陪护等时期),不少人甚至会选择降薪跳槽到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保证自己在照顾家庭时有充沛的精力。
谨慎跳槽的几点建议
当我们面对职场发展困境时,很多问题绝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解决的,比如走向衰败的行业、管理混乱的企业、内斗严重的人际关系,以及数十年停滞不前的薪资待遇等。
好的职业机会,或许不算一条高速发展的捷径;但差的职业选择,势必会让我们走很多弯路,浪费数年的时间精力,错过难以估量的机会成本。
那么,怎么跳槽才能做到薪资职位越跳越高,发展前景越跳越开阔呢?
1. 首先要梳理清楚,目前的职业困境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什么叫做“自己的问题”?
打个比方:你面前有个泳池,但你不会游泳,这时就算换个泳池也不能解决你不会游泳的问题。
回到职场的情境里,如果你加入还不到半年,就抱怨接触不到关键项目、升职加薪的机会少,我会劝你沉下心来再等等。或者其他同事和领导相处都很融洽,你却觉得沟通困难、处处被针对,我会劝你学一学横向领导力与向上管理。
再好的工作,也不可能像你的父母一样包容你。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职场前3年的人来说,有很多隐性的发展机会,都需要你不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耐力,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2. 分析自身优势,同时明确这些优势在求职市场上的市场价位
找工作时,如果误把自身潜力当做能力,很容易高估自己在求职市场上的价格。反之,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卖点”在哪里,招聘方也没那么多精力去挖掘你的亮点。
自我梳理时,最管用的方法就是挖掘过去一年内的3个职场成就事件,拆解“我做了什么关键动作”、“可以量化的结果是什么”、“领导或客户是如何评价的”。
然后,去猎聘看看岗位信息,对应任职资格锁定求职目标,并找到这一类工作的薪资中位数和上限,以此判断自身的市场价格与短期内的薪资上升空间。
3. 对新的公司、新的职位和新的行业,做真实、充分的了解
目标职位越高,跳槽的风险性越大,失败后的损失也越大。
就像相亲前,我们要从介绍人那里获知对方的家庭背景、工作情况,还要看一看未经P图的照片一样。换工作前,我们也不能仅凭自己脑补把新工作幻想成“白马王子”,然后在入职当天“见光死”。
1)调研行业:多看一些权威机构的分析/评论文章
- 了解影响行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
- 了解这个行业有没有规律的发展周期。
- 了解这个行业在国内的成熟度,以及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
- 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做得怎么样?
- 你所在的城市,有几家这个行业的公司,发展如何。
2)背调公司:全方位取证,360°还原真实情况
- 查询公司的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经营情况、规模等。
- 通过公司官网、公众号上的产品内容与公告资讯,反推业务重心点与企业文化等。
- 通过各大社交平台看看其他求职者、前员工对这个公司的评价与反馈。
- 找从事同行业的朋友,从合作方、或者上下游等不同层面,了解公司的真实运转状况、管理水平等。
- 面试时关注一下办公区内员工的工作状态,是一片肃静、各个垂头丧气,还是欢声笑语、讨论热烈。
3)追问岗位:通过面试官了解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场景
面试时,不仅要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也要借助HR、业务负责人充分了解以下这几点:
- 公司对岗位的定位与期待是什么,以什么关键指标来衡量。
- 公司的业务体系是怎样的,职位所在的小部门有几人、如何分工。
- 该岗位的直属领导者是谁,管理风格是怎样的。
- 以及你关注的其他问题:比如薪资结构,晋升机会,是否出差、加班等。
总而言之,跳槽是个技术活儿。
希望你充分了解自己的现状与期待,调研好有关未来的一切,谨慎出击,前程似锦。
作者 | 婉君
责编 | 多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