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1)

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

文/兔卧荒山

《吕氏春秋·古乐》《世本·作篇》《汉书·古今人表》和《律历志上》均对伶伦造乐有所记载,说伶伦模拟自然之声,选择内腔和腔壁生长匀称的竹管,制作十二律,后伶伦又奉黄帝之命铸造十二钟以合五音。原来伶伦造乐的传说就出自秦岭以南洛水之滨,就在“秦洛”,就在洛河源。

“河图洛书”之洛水,不仅有“神龟负书”和仓颉造字的传说,也有“秦洛造乐”的传说。

“秦洛造乐”:秦,即是秦岭、秦岭东部草链岭;洛,即洛河源、洛水、洛南县。“秦洛造乐”就是伶伦感悟草链岭和洛河源自然之声创造音乐的传说。

在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和炎帝两个部族联合一起,发动了著名的逐鹿之战,一举消灭了蚩尤集团,然后黄帝又借机发动阪泉之战,统一中国,开创了华夏文明。

黄帝建立统一国家政权之后,为了结束“结绳记事”的困境,加强祭祀和庆祝等活动的壮观和华丽,黄帝外出巡查时,总是命令负责造字的仓颉和造乐的伶伦跟随其后,以观察山水自然之形,以倾听山水自然之声,启迪灵感,寻找造字造乐之理,遵循造字造乐之道。

伶伦天生聪慧,辩音识乐能力极强,本在蚩尤部落任职,但涿鹿之战蚩尤败后,面对横尸遍野,伶伦把一支八音孔的骨笛挎在腰间,另一支七音孔的骨笛手持着吹奏悲伤的音乐,黄帝见状收留。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2)

有一年,黄帝安排好黄河流域事宜,又要巡视洛河流域农业生产时,听说在洛河源既有秦岭高地草链岭的秀美奇骏,又有风水鸟兽自然之声,音调昂扬顿挫、悠扬悦耳。所以,从河洛地区出发沿洛河南巡。

一天,黄帝到了洛河源上游一个叫保安的地方,即令仓颉带人登上洛河北岸玄扈山,静待“洛汭之水”处“神龟负书”的浮现,完成造字使命;令伶伦带人按既定方案经洛源镇向“秦洛”前行。黄帝本人则带领一队人马从水寺峪上卫东,经永丰沿县河到洛南县城查访民情。

两天后,伶伦带着他的随行人员从洛源镇到北川,到黑章台,到草链岭脚下,然后转身在龙潭前方的平地安营。

这里北望,数峰相连,东高西低,森林密布,风声长啸于高山之上。山上有第四季冰川形成的石海,三处泉水从中冒出,咚咚的声音传遍远近四野。野猪、羚牛、羚羊、麋鹿、红狼、狐狸、果子狸、獾等动物欢声不绝于耳。常年泉水喷涌,涧溪涓涓,瀑布飞流、孕育了多个神秘龙潭,集成了洛河源之水。

伶伦一行稍作休整,先到龙潭,只见潭水荡漾,飞瀑入潭震起珍珠般的气泡,发出的奇特、美妙、空灵之声在谷间回荡。

领悟潭声之后,伶伦一行继续倾听感悟大自然之声,随着涧溪幽谷登山,绝壁处攀援藤木而上。只见大大小小的瀑布群:有的清流飞瀑急湍甚箭,有的悬挂断崖峭壁之上,有的隐藏树影竹丛之中,有的水声如雷回荡在峡谷之空;有的在山石间淙淙漫流……尤其在牛槽瀑、三连瀑、六叠瀑和黑龙瀑处,伶伦留恋往返,倾听各种水声及相互间交替、链接、过渡之韵律之节奏。

走完幽谷,伶伦几人到了石海。巨石犹如天工打造一般,均匀排列,有的披着黑色石藻,有的披着黄色石藻,美丽如画,层层叠叠的石块如大海掀起的波浪,惊心动魄,一片茂密的竹林紧拥着几棵高大桦树挡住了前方的去径。

这时,伶伦若有所悟,他迅速跑到石海前选取一些竹子,让他人砍下,挑选多根通直圆满,周壁均匀的竹段。他亲自在很多根两个竹节中间截下长短不等的竹管,反复试验。其中一竹管吹出来的音调低沉、悦耳、浑厚、铿锵,经测量其为三寸九分长。他回想刚才各种水声的昂扬顿挫、缓急平舒,最后决定将这根竹管吹出的声音定为基调,作为基本音高,以此确定其它音量。从此黄钟之音名天下,黄钟之调定乐坛。

然后,伶伦又按照一定的长短比例,有规律的制作了十二只竹管,它们各自吹出一种律调,合起来即有十二种律调。

此时,伶伦一行在石海歇息,忽然听到带有某种节奏的松涛、林木之风声不断传来,伶伦喜出望外,又有所感悟,对其它的十一节竹管长短又进行了琢磨和调整,使其声音进一步和谐优美。

伶伦带着这十二根竹管,再来到高山草甸,正在细听、揣摩各种飞鸟鸣叫和动物呼爱之声时,不远处传来一群鸟鸣声,悠扬美妙,悦耳动听,非常诱人。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3)

他抬头翘望,一棵高大的古松上,凤、凰二鸟正在嬉戏歌唱,雄的鸣叫了六声,雌的亦鸣叫了六声。伶伦就将十二支竹管吹出来的声音,再和凤凰这十二声音详作对照分析。功夫不负有心人,恰巧,凤凰十二声与竹管十二声相互通融和谐,完美无缺,无与类比,天人合一。于是,伶伦就把长短不一的十二支竹管再次重新调试组配,确定了十二种律调,即“十二律”。

就这样,伶伦在“秦洛”之处待了数日,接连不断、反反复复的倾听、领悟各种鸟鸣之声,各种动物之声,各种峡谷、峰巅之风声,各种松涛树木之风声,各种山泉、小溪、瀑布、龙潭、河流之声,等等自然之音,不断获得新的启迪、新的感悟,经过无数次试验,最后终于分辨、确定和创造了“十二律”。

然后,伶伦和造字使命已完成的仓颉一起到洛南县城给黄帝汇报。

当黄帝听完仓颉造字汇报以后,准备听伶伦“秦洛造乐”汇报时,天色已晚,开始黄帝想着让城里百姓一起来观赏伶伦音乐节目,但又怕演奏失败而是大家扫兴而归,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不骚扰人们休息,黄帝一行来到城南呼伦山半腰一平缓处,即现在音乐小镇所在地安营扎寨,听取伶伦“秦洛造乐”的汇报和表演。

黄帝听了伶伦昂扬顿挫,起伏宛转、优美动听的乐律之后,对伶伦的工作大加肯定和表扬,从此“十二律”得到确认并在天下传播,宣布伶伦为乐律的创造者。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4)

伶伦在“秦洛造乐”虽然得到黄帝的肯定和嘉奖,但伶伦并没有因此而满足,晚上睡下以后,又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乐”到底是什么?“乐”到底有什么价值?人类为什么需要“乐” ?仅仅是因为悠扬动听而取悦于生命吗?

带着这些问题,伶伦陷入了沉思,转辗反思,夜不成寐。于是,借着月光一个人悄悄出门,从呼伦山的半腰处来到呼伦山的最高峰,即今天“伶伦文化研究院”的坐落处,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光,看着繁华的群星,看着诸峰和森林覆盖着金黄的被服发出香甜的酣睡声,若有所悟,像有所思,似有所想,但始终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就这样伶伦倒在山顶的一块大崖上睡着了。

梦中,他见到昆仑神了。昆仑神来到呼伦山,在金光灿烂的云雾中,给他附耳授意了什么,然后他双手合十,虔诚的跪拜,待第三次跪拜起身时,昆仑神不见了。他正在向昆仑山眺望时,突然眼前一道祥瑞的红光射来,伶伦从睡梦醒了,站起身来,原来万道霞光从东方扑面而来。伶伦看着金色的光芒装束着万里群山,碧绿的松林意气风发,万里之外和眼前的一切浑然一起,天作之合,一体而不可分……

突然思维的闸门顿开,如黄河沸腾不息,如大海广阔无际……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5)

乐是生命的一种行为。生命和山河、和天地、和宇宙不可分离;生命就是山河,就是天地,就是宇宙;乐就是山河、天地和宇宙的一种声之行为。

乐和其它意识形态、精神形态一样,不仅是一种特殊文化,而且是元极文化,是太极文化,它将随着人类生命的演绎而不断演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人类历史的延伸而成为华夏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摇篮。

乐是人们一种特殊的思想感情的表达,是人们高境界大格局的一种精神追求,是一种生命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表达。人们不仅需要安全、需要物质、需要性爱,更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声音领域就是乐。这种精神是对人类安全、物质和性爱追求过程中灵与肉的领悟,是一种渴望和克服艰难险阻的生命力、意志力。

乐是自然之声和社会之声的融合。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宇宙就已经有了声,这个声就是某种程度“乐”的存在。这种存在随着宇宙生命金字塔运动而运动,发展而发展。宇宙生命从第一级别无机物到第二级别有机物、到第三级别植物、到第四级别动物生命体、最后到人类生命体,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的从简约向华丽发展,不断的从元辐射。这种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一种历史存在,是任何人不可改变的,就像生命一样只能是宇宙创造的,是自然创造的,是存在创造的,是客观创造的。人们要做的只是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能代表自己的,为自己服务的,符合自己思想感情的而用之。生命走向那里乐将走向那里,生命在不断发展,乐也在不断发展。乐之道,其实就是自然之道,就是生命之道。

乐是一个统一体,一个集合体。凤六凰六、雄六雌六、阳六阴六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太极,是一个世界,是完美的生命存在。十二音律是一种先来后到的秩序,是一种无与类比的和谐,是宇宙声音的精华和典范,是一种历史之音的浓缩和提炼,是一种宇宙、自然和生命的精神,是生命规律通过乐这个美丽的载体形象、生动的反映,是通过乐系相对与绝对、个性和共性的表达,人们通过耳的接受和分享,然后植入大脑的一种升华。体验一种阴阳、一对凤凰和一双雄雌构成的世界,感觉十二音律构成的体系、循环和完美。

乐是生命行为的延伸,是生命超脱肉体寻找自由的渴望,是灵魂离开居所回归自然、融合宇宙的向往。乐的外在是一种行为现象,是形式和乐的颜色;乐的内在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内容和乐的思想、乐的精神。二者合二为一将随着宇宙生命渊远流长,永存不朽……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6)

伶伦不但找到乐的形式,而且找到了乐的本体。乐在伶伦的脑海里像夜晚点燃的篝火,不断的燃烧,不断的升腾,不断的照亮人们思想深处黑暗的世界……

伶伦造乐之灵魂留在了秦洛,留在了洛河源,留在了呼伦山,留在了5000年之后的“洛南县伶伦文化研究院”。

伶伦关于乐的思想和精神将启迪后人,在乐之道,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将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将不断地使人类生命获得释放、解放和提升!

伶伦开创了华夏音乐文明先河,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贡献,不愧为炎黄子孙的乐神,不愧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始祖!

伶伦之乐永存!伶伦之思想永存!伶伦之精神永存!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7)

2021.06.23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8)

作者简介

伶伦仙子15回合(伶伦秦洛造乐的传说)(9)

作者简介:郑金民,笔名兔卧荒山,陕西商洛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歌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还原道的本相》(《国学研究》专刊)获得2019年--2020年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国学研究论著奖”,另外著有《宇宙人类及其生命》、《生命规律》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